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贾波  杨弘 《铁道车辆》2002,40(8):27-28
介绍了国内外内燃动车组的发展概况,并着重阐述了动力分散式内燃动车组的使用范围及特点,得出在我国支线铁路上内燃动车组将有广阔市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实践,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动车组经济合理的功率配置宜在5-5.6kw/t范围内。我厂现有动车组的改进宜先将辅助柴油发电机组放到车底架下部去。而动力分散式动车组将成为主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混合动力动车组突破传统的内燃动车组和电动车组模式,采用混合动力模式,是一种可以实现跨线运行的新型动车组产品。混合动力技术是混合动力动车组的核心技术之一,参数匹配技术是混合动力技术中的重要内容。现基于列车牵引力、牵引功率、牵引电机转矩以及牵引系统各电气部件容量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车辆动力性能要求,给出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的匹配计算方法,并由此得到一套混合动力系统参数配置方案。通过仿真实验得出,由该匹配计算方法得到的混合动力系统参数配置可以满足目标车辆动力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技术现状,提出了我国20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系统设计目标,分析研究了制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及作用原理。20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比既有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的制动技术性能有较大提升,提高了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功能的可靠性,同时考虑了连挂回送及混编需要。  相似文献   

5.
和谐号动车组运行速度高,对于制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和谐号动车组设置了常用制动、紧急制动、备用制动3种模式.介绍分析上述3个制动模式下电制动力和空气制动力的匹配关系,以及各种情况下制动系统的响应.  相似文献   

6.
根据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转向架的技术要求,梳理顶层指标差异。并据此开展转向架方案设计,对转向架总体以及构架、轮对、基础制动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改进设计。结合简统化要求,研发满足动车组运用要求和统型要求的转向架。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台架试验、线路试验、运用考核,经设计验证,转向架满足动车组使用要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CR200J动力集中动车组拖车和控制车。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混合动力动车组的市场需求,分析了混合动力动车组的结构原理,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混合动力动车组在国内的发展前景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动力集中动车组整备和检修作业需求,新建动力集中动车组检修设施和既有客整所升级改造工程项目日益增多。结合动力集中型动车组车辆技术参数和运营特点,对比分析与高速动车组和普速客车的异同点,针对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的动力车、拖车和控制车的技术特性,类比既有成熟的电力机车和客车车辆的修程修制,提出适用于动力集中动车组的车辆运用模式和D1~D6级的修程修制;研究新建或改造动力集中动车组的检修设施设计要求,指导有关上海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动力集中动车组检修设施新建工程和改造工程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9.
针对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动力车列车通信可靠性的设计需要,文章对既有车型的网关配置和冗余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分析了双网关配置模式下列车级通信瘫痪与激活的安全性,阐述了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动力车采用双网关冗余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ДT1型动车组是内燃-电力双动力源动车组,文内介绍这种动车组的结构设计、编组情况以及两种不同供电情况下的动力电路图。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辆的车体调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地铁车辆车体部分的调簧工艺,该工艺保证车体重量在轮载上的均匀分布,同时保证车体和转向架的互换性,为提高地铁车辆质量提供一个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体结构垂向总载荷和纵向力取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地铁车辆车体强度载荷值不统一的现状 ,通过与国内外地铁强度规范的比较及计算分析 ,并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 ,提出我国地铁车体的垂向载荷和纵向力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3.
南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城轨车辆、动车组、铁路机车、客车、货车等方面具备自主研发、规模制造、规范服务的完整体系。概述其城轨车辆的制造和核心技术的引进过程,重点介绍城轨车辆的自主研发,包括系统集成、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试验验证、工艺体系等,并展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轨车辆。最后指出车辆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耐冲击地铁车辆设计及整车碰撞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地铁车辆自身特点进行耐冲击地铁车辆吸能结构设计,提出了耐冲击地铁车辆设计理念,将该地铁头车在撞击过程中的能量吸收过程设计为4级:第1级为车钩缓冲装置缓冲器,第2级为缓冲装置中的压渍变形管,第3级为车钩剪切螺栓,第4级为位于头车前端底架的吸能结构和防爬器等可变形结构.并对地铁中耐冲击车体进行了研究,在车体结构中于指定部位设计大塑性变形结构,即设置专用吸能结构;建立了该地铁头车的车体碰撞模型,进行了各碰撞工况的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撞击过程中吸能结构从预期部位开始发生稳定有序的塑性变形,车体客室仅发生弹性变形,大部分冲击动能(超过80%)转化为吸能结构的塑性变形,表明该车具有很好的耐冲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不锈钢制车体激光焊接区的强度评价法、复动式车钩缓冲器、减轻车体挠曲振动方法、带轴减振器的车体减振系统以及不锈钢车体的碰撞安全性等5个专题,介绍了车辆结构技术研究部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技术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南京地铁一号线车辆铝合金车体的组成部件、车体六大部件的制作工艺和车体的组装铆接工艺,以及铝合金车体铆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国内地铁车辆客室内藏门门槛典型结构,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车辆车体的实际结构,在对多种门槛进行分析后,从设计上对门槛进行结构改进,很好地满足了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车辆客室内藏门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地铁车辆玻璃钢头罩与铝合金车体粘接工艺方法,以及制造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实践证明,该套粘接工艺方法应用在地铁车辆玻璃钢头罩与铝合金车体粘接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新一代客货车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俄罗斯铁路新一代客货车辆的研发理念、某些车辆及其重要部件的技术特点,以及Tnp限界敞车、轴重27t敞车和双层客车的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垂向振动舒适性,文章以某快速地铁车辆的中间车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弹性车体模型,再采用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考虑车体弹性的车辆-轨道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转向架悬挂参数和设备悬挂参数为优化对象,对车辆垂向振动特性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优化后的一组悬挂参数,车辆垂向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