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等级公路是公路路网的基础部分,考虑到低等级公路选线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应用集值统计原理与属性测度原则,建立公路路线方案选择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实例论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得出最优路线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就低等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小、造价低的实际,对低等级公路山前冲积扇区如何做好设计的方案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平原区低等级公路特点、交通特性分析,结合平原区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特性以及事故发生成因分析,从交通安全保障工程措施和安全辅助措施两方面出发,通过对平原区低等级公路3种主要安全隐患类型的研究,给出平原区低等级公路安全解决对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某平原区低等级公路,提出进行安全改善建议措施和优化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4.
路侧安全的保障对于提升低等级公路行车性具有重要作用。对低等级公路的路侧交通事故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路侧安全的因素。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和相关文献,选取了主线车流量、支路车流量、行人流量、路堤高度等7个指标,利用物元分析法建立了路侧安全评价模型。将路侧安全等级划分了四个等级,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建立节域物元矩阵、经典域物元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综合关联隶属度,确定路段单元的安全等级。并将该模型应用到云南某低等级公路,对该公路部分路段划分单元进行了路侧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5.
研究低造价沥青路面技术,是解决低等级公路修筑和解决通乡、通村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提供的一种经济可行的技术途径。文章介绍了用砾石做骨料、利用粘土做胶结材料修筑基层的技术,这对解决低等级公路的材料和铺筑造价低廉的公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林  杨莉 《华东公路》2005,(5):29-31
结合多年来从事公路养护工作的切身体会,针对山区公路等级低,交通事故率高,提出山区示范公路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公路》2005,(4):198-198
江西在加快高速公路网建设的同时,将全面升级国省道公路等级。“十一五”期间,该省国道将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部分城镇密集路段将改造为一级公路;省道以二级公路为基础,至少达到三级以上等级。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等级地方公路在提高交通安全上资金投入少、设施有限和资源不足等问题,借鉴国外低等级公路在改善其交通安全方面的经验,提出适用于中国低等级地方公路的低成本交通安全水平改善措施.结合国外的实践分析低成本交通安全措施的特点、实用性和经济性,为提高中国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水平提供依据,使有限的资金和资源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促进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改扩建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特征的分析,对交通事故路段分布、形态分布、车型、时间分布,以及现状问题的总结,获得低等级公路的安全特征.在安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改扩建低等级公路的改善原则和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事故与路况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山东省4200km公路,近2400起各级事故的调查研究,阐述了各等级公路的交通事故率与路况关系的研究方法,论述了事故模型的影响因素、事故的调查和整理,给出了低等级公路事故率的预测经验公式,对如何建立高等级公路事故模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风险因素构成复杂且相互关联。为了明确事故的内在成因,基于实际事故数据对致因要素进行提炼、分类,构建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致因复杂网络模型。通过分析网络总体结构特征、节点特征和网络全局效率,寻找关键致因要素,探索事故致因要素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低等级公路事故致因要素间耦合作用强,要素状态变化易引起连锁反应;无机非隔离、机动车不按规定让行最容易导致低等级公路系统整体安全性下降,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是风险防控重点。研究结论有助于判别低等级公路系统管理的薄弱环节,预防交通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我国西部地区低等级公路的交通安全状况,规范交通安全设施设置,针对西部地区低等级公路的实际状况,分别对低等级公路的一般路段、长下坡路段和单车道路段交通安全设施的选用和设置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要求和设置推荐表。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对保障西部地区民众的出行安全,推动西部地区交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巍  梅家林  杜志刚  周忠伟 《交通科技》2023,(3):130-133+139
为提高二级及以下低等级公路隧道行车安全,总结低等级公路隧道中照明设施和视线诱导设施存在的问题,并从用路人需求、交通安全管理需求、主体结构建设与养护需求及照明与诱导设施更新需求的层面确定低等级公路隧道光环境优化思路,提出低等级公路隧道视线诱导系统。结果表明,隧道线性视线诱导系统具有优化视距、发光柔和、明确限界等优点,可缓和隧道洞口视觉过渡,提升隧道中部距离感、速度感和方向感,提高应急诱导连续性与可视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区低等级公路因弯道视线不良而频发交通事故的状况,并结合日本公路交通管理经验,提出在山区低等级公路的弯道外侧安装广角镜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并对广角镜的成像原理进行了阐述、对在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工程中应用的优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区低等级公路超高路段边沟情况的分析,归纳整理出相应的加深设计要求,避免了由于处理不当造成边沟积水,影响公路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6.
朱洪  陈君宁 《国外公路》1996,16(5):10-12
由于历史条件等因素,我国过去修建的公路,常常是初期投资较低的低标准公路,但不久就难以满足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维修和改造这些低等级公路。文中分析了导致“先通后善”的原因,提出了公路建设的总成本分析思路,并举例阐述了公路建设的两种模式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列举了微丘区公路测设施工易忽视的7个问题,说明精心设计与精心施工对高质量建设低等级公路同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17,(1)
我国在低等级公路建设、养护中因地制宜应用了一些低造价、非标准的安全防护设施。一种低强度水泥混凝土材质的示警桩即是其中的一种,其在我国低等级公路上广泛设置于路侧用以警示或诱导。示警桩使用的历史至少20年,但其并没有经过应用效果评估。本文结合低等级公路安全改善工程,通过实地观测对比分析了施工前后机动车运行速度和行驶轨迹的变化特征,对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化评价,并提出现有示警桩设置的优化建议,为我国低等级公路安全改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形、地貌复杂,有94%以上的面积是山地,低等级公路及等外公路在全省公路里程中所占比例较大。通过调研云南省内6条低等级公路的拓宽桥梁,掌握山区公路典型桥梁结构形式和特点,并针对不同桥型的拓宽设计原则及要点进行研究,其结果可供桥梁拓宽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量及交通荷载得到快速增长,早期修建的公路出现交通拥挤,路面大面积破损的情况,许多等级公路渐渐进入改扩建阶段。其中低等级公路由于道路初期建设标准较低,道路病害严重,其改扩建设计更为复杂。现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对老路进行平面拟合设计和误差分析,为低等级公路水泥路面的改扩建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