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小桥涵自由出流出口抛石冲刷试验得出:抛石粒径、抛石长度适当,抛石与床沙形成复合冲坑,抛石覆盖坑底,具有良好的减冲效果;提出对其控制条件和有关冲刷防护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八字小桥涵出口设置挑坎较不设置挑坎其垂裙处冲刷深度有所减小;端墙小桥涵出口设置挑坎与不设置挑坎相比较,前者使两侧岸局部易产生较深冲坑,垂裙处冲刷深度剧增;小桥涵自由出流出口在铺砌顶面设置挑坎有增阻减速作用,但减小冲坑最大冲深效果较差.试验分析后提出了改进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实测的漂石,岩石河床桥渡冲刷的资料基础上,总结出漂石、岩石河床桥渡冲刷的一些特征,冲刷深度,防护的计算方法。同时介绍了几种较成功的铁路、公路的漂石、岩石河床桥渡浅基局部防护型式。  相似文献   

4.
根据施工中小桥涵河床铺砌长度的变化规律,经过分析、推导,得出了小桥涵上下游铺砌长度变化的理论计算公式。利用此公式,可大大地简化其计算过程,以准确的数据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桥涵防冲刷设计,包括涵洞进出水口防护原则,河床一般冲刷与局部冲刷的计箅方法,以及防冲乱石、石笼的布设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跨海大桥的数量越来越多,桥墩位于海水中会对海水的运动产生影响,同时海水又会对桥墩造成冲刷。为了研究海水环境下桥墩抗冲刷技术,从桥墩基础局部冲刷机理的研究入手,基于A跨海公路大桥主跨桥墩防冲刷工程,对桥墩的主动和被动综合防冲刷技术及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根据海水运动是否带动机床泥沙运动可将海水对桥墩的冲刷分为清水冲刷和动床冲刷,当海水行近流速很小时,河床几乎不受海水冲刷,当行进流速大于v_0′时,河床受到清水冲刷作用;当行近流速大于v_0时,河床受动床冲刷;桥墩受海水的冲刷与海水行近流速和河床泥沙粒径等均呈正相关性;依据抗冲刷技术的原理不同可将桥梁墩柱的防冲刷技术分为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对A跨海公路大桥河床的监测成果表明,基于主动防护(墩前牺牲桩)和被动防护(抛石)的综合治理方案能非常有效地对桥墩起到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江顺大桥所处河道河床演变及桥墩冲刷,为工程建设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通过原型实测资料来分析江顺大桥附近水域的水沙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河床演变分析,针对江顺大桥工程所处河道的设计水文组合条件,采用《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推荐的公式计算桥墩冲刷深度,并按断面平均流速、墩前行近流速和主槽流速建立动床物理模型进行桥墩的局部冲刷试验,研究桥墩极限冲刷坑的深度和范围。结果表明江顺大桥桥址处河床会缓慢回淤,物模试验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理论计算结果偏安全。上述研究可为江顺大桥基础设计及冲刷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该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把公路桥涵水文计算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桥涵水文计算的内容、基本要求和计算、分析的基本途径.只要是从事桥涵水文有关工作的人员,就应该明白:桥涵水文调查作为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的基础工作是确定合理的桥涵孔径和控制工程规模的主要依据.并且应从设计流量、桥梁形态断面及洪水位、大中桥孔径和河床冲刷深度四个方面,来讨论水文计算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黄河兰州市区段黄家滩、营门滩河堤处河床的自然演变冲刷、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为该段河堤的基础埋深设计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预测小桥涵的整体抗水灾能力,对小桥涵进行了水毁机理分析,结合小桥涵水毁灾害的野外现场调查资料和室内试验资料,运用因素分析法,提出影响小桥涵易损性的主要评价指标及其评定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小桥涵位置、进出口形式、过流能力、水力特性、水位特征、流速特征是决定小桥涵易损性的关键因素,其评价指标及标准为小桥涵的设计、施工与养护提供抗水灾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桥梁浅基是指通过设计流量或历史流量时,桥墩台基础在最大冲刷线以上或虽在最大冲刷线以下但允许安全深度不足。为确保交通运输安全,桥梁浅基都必须进行防护。一座铁路大中桥浅基防护费需要十万至百余万元以上不等。若不进行防护,洪水冲刷,经常威胁墩台安全。严重的,墩台倾倒,中  相似文献   

12.
《公路》1959,(15)
1959年在全国各个省(区)普遍开展了桥涵水文研究工作,于11月17日至24日在北京公路科学研究所召开了公路桥涵水文综合研究成果总结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604—1大规模水利化对桥涵水文的影响”;“604—9径流标准和小桥涵孔径计算规范草案”;“604—2桥墩局部冲刷公式的验证与研究”。关于桥墩局部冲刷公式的验证与研究,交流总结了经验,拟另提出更为完备的验证方法为明年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小桥涵设计的实践,阐述了涵位选择的基本要点、洞口设计,冲刷防护的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两种流速在河床中的垂直分布规律,导出对桥墩的冲击力,为栈桥桁式墩施工设计提供计算依据,并对明挖基础冲刷进行估算,为栈桥安全渡洪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广陕高速公路朝天互通式范围内改河为例,根据河床形态进行流量、流速及冲刷深度的计算,确定改河工程的方案及防护型式,从而确保高速公路建设及后期营运安全。  相似文献   

16.
桥下河槽冲刷是一个复杂问题,它主要包括:河床演变,天然冲刷,桥下一般冲刷与墩台局部冲刷。其中河床演变是指河床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年下降或淤高所引起的河床变形;天然冲刷是指建桥前洪水时期,由于深泓的摆动,水流的集中所产生的河槽冲刷;桥下一般冲刷是指建桥后,由于桥梁压缩水流而引起的河槽冲刷;墩台局部  相似文献   

17.
沈波  艾翠玲 《中外公路》2007,27(3):253-256
对降雨条件下小桥涵养护决策方法研究,建立了小桥涵养护决策专家指标系统及决策方法,详细分析确定了小桥涵环境安全因素影响指标(自然孕灾环境;结构技术安全)、经济因素影响指标(损毁经济价值、防治措施实施能力、防治工程效益)、社会影响因素及各级因素指标评价标准。为养护管理部门迅速对小桥涵管养措施做出决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依据茶家河大桥2017年专项检查结果,分析其桥址河床特性,以混合流况对该桥进行一维水理分析,利用一维水理分析得到的水位、流速及能量坡降等数据与河床质及河床历史冲淤情况,计算了茶家河大桥在遭遇50年重现期距洪水量下,各桥墩最大可能冲刷深度,结果表明,桥在遭遇50年重现期距洪水量下,P3~P14桥墩基础严重裸露。  相似文献   

19.
沿河路基局部冲刷深度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对沿河路基局部冲刷影响因素如水流条件、河床沙条件和河流几何边界条件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野外模型试验,观测了河流各断面的水深、流速、护墙的冲刷深度和冲刷的发展过程及护墙附近的水流形态。针对弯道凹岸沿河路基的冲刷,对比分析了已有的局部冲刷深度计算公式,采用量纲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设置护墙后的沿河路基弯道凹岸局部最大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依托模型试验,对护坦的减冲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试验观测结果,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设置护坦后的路基局部最大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研究成果可供在确定路基冲刷防护工程结构形式和基础埋深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进 《公路》1983,(10)
一、桥址概况本桥于包头东河区西南10公里的黄河上。该河段属平原区游荡型河流。具有河弯多、河床宽而浅、比降平缓及河床摆动大的特点。有的河段经过多年淤淘,最后自然裁弯取直。桥位处北岸淘,主河槽有往北移的趋势。南岸淤,河滩宽而浅。黄河水位及流量,一年内出现两次高峰。据记载27年内历史最大流量5,963米~3/秒。一年内有两次凌期,3月下旬开冻后及11月封冻前。前者流冰严重,最大流冰体积可达450×200×1.5米~3,流速1.27米/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