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1月16日,《太原日报》在头版头条以“冰雪中的公交人”为题报道了太原公交集团员工抗冰雪保交通的事迹。就该文的发表,太原公交集团公司董事长高潮和总经理周齐,于当日共同向抗冰雪保交通的员工书面致谢(与“冰雪中的公交人”一文配发在11月30日《太原公交》上)。(“冰雪中的公交人”作者为太原日报记者梁新民)。  相似文献   

2.
这是历史永远记住的非常事件,2008年南粤的春运。 1月23日,计划要运送1.4亿人次的广东春运刚刚拉开帷幕。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暴风雪天气从1月24日开始.连续十多天大面积袭击南粤大地。罕见的冰雪“冻瘫”了正忙着运送喜气洋洋返乡过节乘客的列车、汽车和飞机航班,将数以十万计的旅客“冻”在了风雪归程的京珠北、广州火车站等一个个节点上。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救灾、疏交通、护旅客的战斗便在南粤大地全面打响。 在这场严峻的考验面前,我们看到了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群众,都以满腔的激情、惊人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措施投入救灾抗灾。将天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令世人瞩目和惊叹的满意答卷。 下面记录的是这场难忘战斗中一些感人肺腑的镜头。  相似文献   

3.
自1月上旬“京珠北”出现冰冻起,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京珠北”分公司经理杜军已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立刻成立“恶劣天气应急指挥小组”,紧急启动浓雾、冰雪天气和交通分流应急预案,取消“京珠北”分公司一线员工的休假,及时组织除冰保畅工作,并提醒相关部门备足方便食品、应急药品、除雪剂、防寒用品及维修工具等,  相似文献   

4.
结合乌鲁木齐市独特的地形和气候特点,采用人工观测技术,分析了冰雪条件下中心城区信号控制交叉口机动车交通量、车头时距、运行速度及平均停车延误等交通特性参数,并与正常天气下的交通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冰雪条件影响,机动车交通特性的各项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一研究结果为我市冬季交通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我国寒冷地区冬季冰雪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被动、消极,部门间协调性差,紧急救援效率低的局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寒冷地区冰雪天气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特征,通过总结国内外冰雪天气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处理策略,得出了三类有效降低冰雪天气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的管理措施——信息提供、交通控制、冰雪处理,并从道路维护管理者、紧急事件管理者、道路交通管理者和道路交通参与者四个方面就三种管理措施所能取得的安全效果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对我国寒冷地区的冰雪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关于加快浙江省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2020年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交通作为基础产业、先行产业,为保障全省目标的实现,省厅提出要在2015年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实现交通现代化的“两个率先”。经省政府批准,本届政府实施交通“六大工程”。交通信息化是交通现代化的标志,是交通“六大工程”的技术保障和有力支撑,是“三高”精神的有效载体和直接表现,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交通中心工作,促进交通中心工作,实现浙江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3年6月23日,赵詹奇厅长在“实现浙江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座谈会上,代表厅党组提出要弘扬全省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培育的交通精神——“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精神,并对上述精神的主要内涵作了精辟的理论阐述。我们认为这是交通事业发展的殷切期盼和必然结果,标志着交通系统自我认识的自觉性和自我激励的主动性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全省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必须不断用这一精神武装头脑,使之成为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自觉追求,成为浙江交通在全国交通系统和省内各行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巨大精神动力。本文就“交通精神”的现实价值.对“交通精神”内涵的理解、如何弘扬“交通精神”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自1995年发起并承办了“第一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时任海协会会长江道涵和副市长夏克强出席了研讨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之后一年一届,大陆两届台湾一届轮流召开,现已成为海峡两岸民间团体组织的规模最大、学术层次最高、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最广的系列交通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冰雪条件下交通流的饱和流率、平均车头时距和平均行程车速等交通参数的调查,分析了冰雪条件对路段交通流特性的定量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分析法,选取平均行程速度和饱和度等指标,建立了冰雪条件下路段交通拥堵状态识别模型。并结合正常条件下的交通参数拥堵阈值和冰雪对交通流的定量影响,给出了确定冰雪条件下各状态指标的拥堵阈值的方法。最后利用哈尔滨市红旗大街实际调查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十五”时期,中国的交通运输产业取得了重大发展,其建设经验和成果是未来五年交通输规划的重要依据和基本起点。本文回顾了“十五”期间中国的交通运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能运量的增长情况,据此分析了当前的交通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交通运输需求的角度阐明了“十一五”交通规划的特征;进一步提出了“十一五”交通规划的目标,描述了“十一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的重点,初步阐述了制定相关保障措施的原则和政策倾向。  相似文献   

11.
《上海城市交通白皮书》(2002版)是一部具有首创意义的综合性交通政策文本。它以构筑国际大都市一体化交通为主线,以“集约化、信息化、人性化和生态化”的交通体系为基本特征,提出了“畅达、安全、舒适、清洁”的交通发展目标,提出了“公共交通优先、交通区域差别、道路车辆协调”三大核心战略。因此,它既是政府推进城市交通发展的纲领,也是政府对广大市民的承诺。  相似文献   

12.
冰雪无情 金龙有心 2008年春运期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了50年不遇的低温降雪冰冻灾害,广大客车运营企业蒙受巨大损失。2月26日,大金龙率先在行业内启动了“春暖行动”,第一时间内对今年春运期间由于严重的冰雪灾害而遭受重大损失的客户进行慰问,为客户送去免费检查、车辆故障分析处理等服务,受到了广大客户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3.
一、交通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我国交通工程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求是堂艺局”。从1866年到1949年的80多年间,旧中国的交通工程教育随国运时兴时衰。先后创办的9所水运学校仅培养了1000余人,其中2所属于专科性质,其余为中等学校。造船人才的培养尽管在1866年“求是堂艺局”创办时就已开始,  相似文献   

14.
《交通标准化》2009,(4):110-111
日前,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武汉长江隧道通车。该工程于2004年11月破土动工,是我国最先贯通的长江公路隧道,其建成是长江过江交通建设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长江过江交通迎来了“江上架桥、水面行船、江底通隧”的“三维”时代。据悉,武汉长江隧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之间,全长3.6km,双线4车道。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市政重大工程好戏连台,地铁一号线北延伸段年内投入运营,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年内通车等等。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交通排堵保畅任务,一批市政道路交通重大工程项目相继在年内开工建设,为完成“十五”计划目标和“十一五”计划的启动创造条件。现将部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概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城市的拥堵严重情况已经成了社会问题。点击两会热点话题,北京、上海的交通问题已经连续几年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2006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新车市场,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接近2200万辆。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如何确保奥运会期间的交通畅通成为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今年两会,人大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建议,应该用软投资改善交通环境,认为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解决之道不仅在于“建”,更在于“管”和“控”。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交通基础数据元”,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不太了解。当打开交通运输部网站,在左下角“综合信息”窗口点开“交通基础数据元信息”,就可以看到从2007年至今交通运输部已经颁布实施了13项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标准,  相似文献   

18.
《交通标准化》2010,(4):79-79
展览时间:2010年4月13日-2010年4月15日 会展场馆: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会展描述:“西部交通展”搭建信息交流和设备采购平台,服务交通行业企业,服务专业买家;“西部交通展”拥有高质量的专业观众数据库,采用多种途径邀请参观;“西部交通展”与全国130余家专业媒体和20余家综合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展会宣传丰富、及时。  相似文献   

19.
1发展历程 1)初级阶段宁波交通模型雏形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和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对宁波市进行了机动车OD调查、居民OD调查以及道路交通量调查。1997年,同济大学和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了《宁波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该项目以1992年调查数据为基础,参考日本做法,采用“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分配”三阶段交通需求分析法,通过EMME/2交通规划软件首次建立了宁波交通模型。  相似文献   

20.
热烈支持“2005北京。中国交通论坛”会议的召开,对论坛采取互动方式非常满意,他首先谈了交通的含义,认为交通就是人和物的位移,“门到门”和“人到人”加起来就是交通.其次介绍了信息化问题,交通信息化包括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信息化的建设.第三分析了交通行业的政策走向,提出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打破行业垄断,构造的体制和机制应具有中国的特色,要持续提高创新能力,并提出未来的交通一定要实现网络化、综合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软道、交通和绿色交通在今后一段时期将成为交通科技的创新源头;分析了如何改善交通法制环境和交通领域亚待研究的五个问题,即:交通运输体系、交通体制改革、交通安全、交通路权和交通文明,邓寿鹤教授最后说“今天北京有了中国交通论坛,这是很好的交流平台,可以聚集海内外有关人士纵论中国与北京交通,寻求破解困扰各大城市的‘交通之道”,此外还回答了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提出的有关交通体制以及北京成立交通委实践、试点的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