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原诗》是隶属六字辈马华诗人群体中的林幸谦先生的获奖诗集。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学院知识殿堂的反思,对都市精神人格的追寻。诗集反映出诗人汉语写作从边缘化走向国际化的势态。  相似文献   

2.
语言节奏,是诗歌最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阅读和研究诗歌,我们始终无法回避诗歌节奏问题。但是,诗歌的语言节奏,又是个难解之谜。我国新诗的语言节奏,数十年来始终困扰着诗歌工作者。多少年来,从经典的教科书到通俗的普及读物,说到新诗的语言节奏,都无一例外地用音组(或称顿)来分析和概  相似文献   

3.
托尼·哈里森是英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诗人.他把工人阶级的意识和语言注入诗歌中,并因此而独显其诗歌特色.他创作的<给约翰·济慈一个金橘>却是一首别具一格的诗.在这首诗中明显表露出的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的诗歌给他的影响:诗意的、感官的诗歌语言,诗意的想象,诗歌主题上对生命中矛盾的沉思及其忧郁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4.
当前诗歌发展走入困境,一些形式问题是制约它的重要因素.无论古体诗或新诗,格律是诗的必备形式要素,但格律要与时俱进.格律诗、词必须按当代语音入韵,才可能得到普及发展.新诗必须有格律,要继承新月派的理论与实践传统.  相似文献   

5.
摘要南北宋之际始以"正变"论诗,不同时代、不同批评者对诗歌的正体、变调认识不同,反映人们的诗歌观念随时而变。诗歌发展本是"因时递变"的过程,"变"又分为"正变"和"大变"。"正变"重视表达方式的合乎传统和规律,"大变"者则可能以牺牲形式为代价而追求"意"的自由表达,这种创作往往被视为"非本色",尤以韩愈、苏轼和杨万里为典型。"大变"对诗歌发展进程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却往往不能为当时或后世接受和理解。这也是天才诗人超越时代的写作注定要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作为英国湖畔派诗人的代表,华兹华斯的诗歌主张集中体现在《抒情歌谣集》的序言中:第一,诗歌是情感和理性的综合,理性的沉思能够调整情感的内容和发展方向;第二,诗歌要表现自然人性,而日常生活最能体现自然人性,因此诗人要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题材;第三,诗歌语言应该打破形式上的陈规,和它所表现的自然人性协调一致;第四,肯定想象力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九叶诗派从西方现代派大师那里得到重要的启示,提出“客观对应物”和新诗“戏剧化”作为开展现代诗学理论技术层面的有益探讨。现代诗中的“客观对应物”,在于扩大并复杂化了人类的感觉能力,而引入新诗“戏剧化”,就能有效规避当时诗坛流行的“直接的叙述或说明”诗歌的流弊。在具体的技术操作层面上,有“诗的扩展”和“诗的结晶”两种不同的方式。就新诗“戏剧化”类型而言,有内向式、外向式和诗剧三种。  相似文献   

8.
2 0世纪 90年代诗歌地图色彩斑斓 ,论争不断 ,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青年写作、中年写作、红色写作、白色写作、身体写作……不一而足。文章认为 ,知识分子身份的置疑与认定、“纯诗”主张的反思与重建、叙事性的引入是其三个元色调。  相似文献   

9.
新文学之初,胡怀琛被新文学作家视为“旧派文人”,然其在传统“辨体”思维影响下提出的“新派诗”观点,对于新诗理论建设颇有借鉴意义.在诗歌本质方面,他坚持“情感”和“音节”的密不可分;在诗歌文体方面,他强调诗文之别和诗歌之别;关于中外诗歌文体,他指出二者不仅情感内容有别,形式也各有“民族本性”的不同;而对于诗歌文体的新旧,他坚持情感没有新旧,“体裁没有新旧”,据此他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新诗体“建设的根本计划”.  相似文献   

10.
通过品析唐代诗歌,阐述了唐代诗人有着浓厚的海洋情结,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唐代“海”字文章做得大而强,海水制盐、珍珠采集、季风航海、海外贸易等在唐诗中都有如实反映;另一方面,唐代诗人由海洋激发的诸多人生感悟,无论积极与消极,唐诗也作了真切的记录.唐代诗人对海洋情有所钟,这首先应归功于时代生活的推动,其次是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后20年中国诗歌的新变,表现为由意识形态的淡化所引起的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所推动的语言意识的觉醒。这种语言观由对个体意识的强调到意义的放逐,显示了诗人直面诗歌语言本身的勇气和将语言同存在主体的生命体验更尖锐、更切近地融合起来的渴望,它是一次企图将诗人的感受力从自动的经验世界中解放出来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唐诗评选>是王船山重要的诗学著作.船山生活于明清鼎革之际,明亡后以明廷遗民自任,又集哲学家、史学家、诗人、文论家于一身.非同寻常的经历和学识使其诗歌批评既富有时代色彩,又充满了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私人话语”作为一种新的、流行的文学写作话语,在坚持文学的个性化、排斥宏大的叙事方面,体现了重大的审美转向。然而,“私人话语”又不同于“个人话语”,“私人写作”又不同于“个人写作”,前者由于过分诉求于一种偶在的、琐俗的、完全私有的生活表现,过分“隐私化”,导致文学缺乏普遍性的人类体验,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就难以进入大众的公共审美。这个问题在诗歌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中山,11月25日夜。诗意的夜,诗歌的夜。从春天出发,酝酿数月的"诗意公交"的芳香已从伟人故里中山向大江南北辐射开去。是夜,中山"超人杯"——"全民修身·诗意公交"文化公益活动诗歌大赛颁奖仪式在该市快速公交利和广场站举行,中山市政协主席、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丘树宏,著名评论家谢冕等领导、嘉宾与近百名诗人、乘客出席了这一特殊的仪式。  相似文献   

15.
桃花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常见意象。桃花诗有的巧构形似,诉诸人的感官;有的托物言志,直指人的内心。诗人或比拟,或象征,创造了一个内蕴丰厚的特殊意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鲁迅论诗的重要文章和话语,从诗的本质、功用,诗人的职责与命命,诗的内容与形式,诗的风格等有关诗学问题出发,简要梳理并考察了鲁迅的重要诗学思想,鲁迅的诗论充盈着博大的人文精神和辨证智慧,神传了战斗内容和对艺术特质的精深把握,体现出同鲁迅一生坚持文学为人生和文艺大众化的深刻的内在一致,鲁迅的诗学思想,对于当代新诗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创造者的孤独和沉沦者的孤独有本质的区别.创造者在孤独中拯救自我,在沉思中给自我和世界赋予意义.本文研究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两首著名诗歌<水仙>与<孤独的割麦女>中的孤独,并试图运用存在主义理论视野探讨孤独折射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诗歌在唐诗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因其特殊的背景及经历,使事用典的精切深晦、多义蕴,颇不易读解,常有桎碍难通之处。《夜雨寄北》一诗,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然不易得其深层意蕴。本文考释此诗之创作时间及创作地点,并借以展现李商隐大中二年和五年之行踪,探讨该诗之写作对象,分析此诗蕴含之美以及义山爱情诗歌的深层意蕴,并由此而论及其爱情观和读解李商隐诗歌应该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中山公交     
正创作"流动的诗歌",让市民将诗意带回家第三届诗意公交采风启动30名诗人、作家体验公交为公交写诗、为群众写诗、也是为这座城市写诗。为进一步深化全民修身,丰富公交企业文化,增强公交诗意氛围,擦亮文明城市品牌,充实文化强市内涵,今年7月,由中山市政协委员学堂指导,中山市文明办、市文联、市公交集团、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全国第三届"全民修身·诗意公交"诗歌(散文诗)大赛启动,全国各地诗友响应热烈,踊跃赋诗。9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互文性理论的概念、分类及其与诗歌翻译的关系,探讨了互文性在诗歌音韵和意象传递中的作用。互文性理论对诗歌的翻译和理解起着重要作用,使对诗歌的理解从单一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