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营岩溶隧道涌水涌泥地质灾害是岩溶地区隧道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首先对场区进行详细的勘察,查明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涌水涌泥基本特征;然后进行成因工程地质分析。结果表明:岩溶隧道在强降雨、地质、隧道结构等诸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涌水涌泥。  相似文献   

2.
通过阐述山区岩溶区域的地质和水文复杂性,总结了我国现在常用的隧道涌水量集中计算方法,指出了它们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并通过工程实例,对隧道涌水量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在现行运用的各种隧道涌水计算方法和理论中,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条件,在进行隧道涌水预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使用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支坪隧道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隧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於开炳  黄琨 《中国水运》2009,(3):161-162
通过大支坪隧道区多阶段的地质勘察成果,以及隧道施工揭示的地质和涌水情况,对隧道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重新分析和总结,全面阐述了隧道区地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隧道的影响,为隧道的施工动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舒彪 《珠江水运》2016,(4):76-77
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涌水塌方问题对隧道的工期和工程质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准确分析涌水塌方原因是制定有效防治措施的前提。文章以某隧道涌水塌方的实际工程为依托,分析了涌水塌方的成因,提出了处治坍塌和涌水的综合处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确保了后期工程的顺利进行,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岩溶地区隧道涌水量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隧道涌水预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重点结合岩溶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对有关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隧道主要涌水段位于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第一段(T_1d~1)和第二段(T_1d~2)中厚层状灰岩地层中,地层存在岩溶,隧道开挖揭露溶洞,内有含砂黏土充填,易产生涌水、突泥危害。针对现状情况进行分析、计算隧道涌水量,进而对隧道给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通过处理,避免隧道积水、二衬开裂等影响车行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岩溶地区洞湾隧道营运期间发生的渗漏水及涌水等病害,根据该隧道所处的地质环境,分析了隧道产生该类水病害的原因,除介绍了常见的渗漏水处裂缝处理措施外,重点对交通影响最为严重的涌水病害从两个不同处理思路提出了打设泄水洞和扩建边水沟等措施,以期为类似营运隧道病害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隧道开挖段周边围岩存在本身强度差异较大、抗风化能力弱,且伴随原生裂隙+风化裂隙、空腔的软弱岩层,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周边围岩极易被扰动,且易造成裂隙涌水和空腔周边水、土涌向空腔,导致地表缓慢不均匀沉降或突然塌陷。因此,有必要分析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及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达陕高速公路狮子寨隧道施工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达陕高速公路狮子寨隧道工程实例,采用径流模数法、降水入渗法、、实际测流法三种方法对该隧道涌水量进行了初步预测,计算得到该隧道正常涌水量约为10062m3/d,最大涌水量约为19371m3/d,由此计算结果可知该隧道不存在大的水患问题,但在雨季或产生突发性涌水条件下也应做好较大涌水量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以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松江生态园站—进乡街站区间为背景,基于非饱和土体渗流及强度理论,着重研究了渗流对隧道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深入分析了渗流作用下的隧道塌方机理,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塌方处置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渗漏引起的非饱和土体强度衰减,隧道上方土体塑性区发育,是导致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针对地表渗流引起的塌方,通过...  相似文献   

11.
运营的大宝山隧道山体岩性为泥质灰岩、灰岩、炭质灰岩夹炭质页岩、灰岩及劣质煤层,为非典型岩溶隧道,隧道山体无常年性地表水体但洞顶地表存在3个塌陷;雨季隧道常发生涌水、涌泥灾害,因而隧道水害水源主要是降雨,涌水通道为地表塌陷、溶隙、裂隙;计算发现雨强为7.84、8.44、9.18、10.17时,隧道涌水量超出排水沟排水能力的降雨时间分别为2.5、2.2、2.0、1.8h。隧道水害导致路面大量积水、流泥、流砂,危害行车安全,严重时无法通行。  相似文献   

12.
双重管无收缩双液WSS工法注浆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土层,注浆加固止水效果好。结合马家坡隧道掌子面涌水涌砂处理,介绍WSS工法注浆在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岩隧道中掌子面加固止水的应用,分析研究WSS工法浆液材料选择、无收缩浆液特性、注浆材料配比选择、喷入率、注浆参数设计及注浆加固要求等控制要点。通过工程实践,采用WSS工法注浆加固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岩,固结效果好,能快速封堵涌水涌砂,能有效提高掌子面自稳能力,在隧道涌水涌砂处理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地处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山峦起伏,风光秀丽,雨水充沛,在地貌特征上属于高原山地,境内岩溶发育,隧道施工时极易引起涌水涌泥。本文介绍了贵州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罗甸至望谟段第LWSJ-3标段纳庆隧道左洞ZK24+405~ZK324+348段穿越溶洞及地下暗河,提出了通过该暗河时采用释能降压、排水横洞等方法,最终处理了该溶洞及地下暗河,为隧道工程中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隧道地质复杂多样,在施工中很容易发生涌水、断层、塌方等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造成直接影响。所以,隧道地质灾害进行系统的分析,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有重要的意义。某引水隧洞具有复杂的地质环境,隧址区的不良地质带有岩爆洞段、断层破碎带、涌水洞段、高地应力带等。想要使隧洞修建顺利以及安全运营得以保障,就需要合理的选择施工技术,本文以该引水隧洞工程为例,分析了其岩爆洞段和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伍琪琳  焦淑贤 《水运工程》2018,(10):189-193
渗漏问题的难点在于渗漏点位于地下,无法直接观测,既难以直接断定是否渗漏,又难以确定渗漏的具体范围及评价堵漏措施的治理效果。某大型干施工挖入式港池项目,根据监测异常现象(位移速率过大、累计变形大、气泡、涌水等)并结合监测数据发现了围堰渗漏隐患;通过堰体各区段实测水位相互对比及与理论计算水位对比,确定渗漏范围;通过堵漏前后的日水平位移、堰体水位、渗流量的对比,评判堵漏措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青藏线某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涌泥病害为例,在对涌泥状况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安全、有效地对大量涌水突泥问题解决进行了方案设计,保证了整个隧道施工和后续运营期间的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介绍江西省武吉高速公路九岭山隧道进口方向2173m的围岩特征及塌方处理措施,以变质岩长大隧道富水、围岩破碎段施工实例为依据,围绕处理涌水及大塌方实用的施工措施进行探讨,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凡  李爽 《河港工程》2002,(1):66-70
本文分析了影响孤山隧道开挖超欠挖的几种因素;包括钻孔,爆破及围岩条件等,以及超欠挖对隧道施工成本的影响关系,通过实测资料,说明孤山隧道中超欠挖现象是比较严重的,对增加施工成本产生了较大影响,应引起现场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隧道工程中地下水与隧道有着复杂的联系。建设施工时期隧道开挖将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大量的涌水会影响隧道施工,甚至出现突水突泥事故。隧道运营阶段地下水的涌入将影响隧道服务水平和隧道安全稳定。隧道受地下水影响的同时地下水环境也因隧道而受到影响,由于隧道的存在造成了地下水环境的改变,随着隧道大量疏干地下水,形成了一系列自然环境的恶化。本文结合我国隧道建设中所遇到的水害实例情况,分析了隧道与地下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水害的原因。通过水害成因分析对处理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隧道工程除了岩土的可挖性外,地下水是影响和决定隧道工程造价、工期、施工风险的主要因素,也是长期困扰隧道主要因素之一。狮子洋隧道全长10800m,穿越珠江出海口狮子洋,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水下隧道;本隧道相当长度穿越第四系砂层,基岩段地层为珠三角常见的红层,本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在珠三角交通建设中的过江(海)隧道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就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作全面的分析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