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海难事故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阻碍海运事业健康发展的难题。海难事故的产生不仅会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还会产生较大的财产损失。同时,对海洋环境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在发生海难事故时,由于海上险情的影响因素较多,救援环境较为复杂,很难在短时间内制订海上搜救措施,致使海上搜救工作的效率受到严重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对海上搜救工作所带来的直观影响。为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应积极构建海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辅助指挥人员确定海难事故信息,并且做好科学合理的搜救指导工作。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为海上搜救智能辅助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确保海运事业的健康发展,应加大对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研究力度,使其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帮助指挥人员快速完善海上搜救方案,确保搜救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旅游业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与此同时,水上风险也随之变大,由客滚船、邮轮等大型客船造成的特大海难事故时有发生。大型客船险情具有突发性强、时效性快、危害性大、救助难、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遇险客船海上搜救"成为社会瞩目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回顾近几年大型客船事故及救助过程,从船体结构、航线设计、人为因素、自然条件等方面分析大型客船险情成因,探析大型客船搜救对策,以期指导海上搜救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海上搜救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6月22日,由交通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海上搜救中心、辽宁海事局和大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06年海上联合搜救演习,在渤海海峡附近海域举行,主题为“打造平安交通,构建和谐社会”。这次海上搜救演习是针对处置渤海湾客滚船事故而举行的,这也是我国首次模拟客滚船发生海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福建省海难事故地点的统计分析,赋予不同救助区域不同权重,并根据现有搜救力量配置情况,提出福建省海上搜救力量配置方案,包括海巡基地巡逻船的配置方案以及救助船舶待命点的布置模型,实现福建省海上搜救力量布置的优化,提高海上救助成功率和有效覆盖范围,减少海难事故伤亡及损失。  相似文献   

5.
建立"海上搜救基金"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4年我国成立搜救安全指挥部至今,我国的海上搜救能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接二连二的海难事故和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使我们不能不对我国目前的海上搜救状况表示担忧。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已显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郑文光 《广东造船》2006,(1):41-44,40
消防船既可承担对港口、海上失火船舶的灭火救助工作.也可对沿江、沿海城市岸边建筑物的失火进行扑灭救助.并可兼有其他一些功能.如潜水支援、对海难事故进行搜救工作等.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进行相关的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7.
海上搜救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承担海上遇险人员救助的义务。本文通过对"7·27"海难搜救的分析和总结,指出了海上搜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海上搜救工作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8.
薛韬 《天津航海》2008,(2):17-19
目前,我国的航运业正在飞速的发展,水上运输量正在逐年增加。然而,频发的水上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命、财产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其中,客轮事故所造成的人命损失尤为让我们痛心疾首。目前,关于客轮安全和海上搜救的国际公约已经相当完善,但是,为何海上客轮事故仍无法避免,且偶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重大海难事故发生,这不能不令我们冷静地思考其原因。文章主要阐述了客轮救生设备现状,分析了海难事故时客轮人员应急撤离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船舶设备、人员组织和环境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岩 《水运管理》1998,(3):18-21
海难救助是海上运输中一种古老的法律制度。为了航海贸易的发展,立法者考虑希望通过制定救助法律,达到鼓励人们去救助危难中的船舶的目的。由于救助行为的环境、方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及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在救助过程中和《1997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的运用上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法律问题,本文试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港监在海难救助中的法律地位及作用 《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要求各缔约国须建立救助协调中心及救助分中心,全国性救助机构须全面协调救助服务,协调所需设施,包括各中心都须有适当通信设施,还须指定国家服务机构作为救助单位。《公约》还规定缔约国搜救机构作出必要的安排,为在其海岸附近的海上遇险人员提供适当的搜救服务并划分搜救区域以利分工。国家之间的合作也由批准国的救助中心协调其工作。《公约》还规定,缔约国在其运用的国家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下所批准其他缔约国的救助单位,为了搜寻发生海难地点和救助遇难人员的目的立即进入或越过其领海或领土,在此情况下,只要可能,搜救工作须由批准国搜救中心协调其工作。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就是我国按《公约》要求建立的海上搜救协调机构,各地的分中心是它的派出机构,负责本  相似文献   

10.
重大海上突发事件需要国家搜救服务机构迅速作出反应,组织大规模搜救行动,救助人命并化解严重危害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险情。引发重大海上突发事件的原因有很多,除海上运输可能造成重大海难事故外,其他行业如民航运输、海洋石油、海洋养殖捕捞都是重大海上突发事件潜在的事故源。  相似文献   

11.
目前,渔业船舶已经成为我国海上搜救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发生海难事故的渔业船舶自身的救助成功率却偏低。文中试结合近几年渔业遇险船舶搜救的大量案例,分析影响渔业船舶救助成功率的几大主要原因,并对如何提高渔业遇险船舶救助成功率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火灾、触礁、沉没等海难时常发生,虽然国家对海上搜救付诸了巨大努力,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及技术限制,海上搜救效率仍不理想。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平台(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System:ECDIS)的运用能显著提高我国海警部队及相关部门海上搜救效率。本文主要通过对ECDIS与海上搜救中常用方法和经验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相关经验,从而使搜救机构可以借助ECDIS能精确完成从接收险情、制定计划、确定方法、以及到现场搜救等一系列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梁小成 《水运管理》2011,33(4):24-27
为提高台湾海峡南部水域的海上搜救水平,通过对该海域2006—2010年海上险情的统计,分析该海域海上险情的发生规律,总结海上搜救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海峡南部港口的发展建设、通航环境和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提出搜救管理策略建议:出台海上搜救法规;健全搜救管理体制;科学配置救助力量;开发海峡搜救辅助决策平台;加强人员培训;构建两岸海上联合搜救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海洋活动的频繁、气候环境的复杂多变,海上事故频发,而海上救援最关键的是要在最短时间到达搜救点。海上搜索最短路径还受到障碍物、地理环境、天气等条件影响,是一个多条件全局最优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蚁群算法的Dijkstra求解方法,寻找多条件约束下的海上搜救最短路径的全局最优解,最后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并与其他路径规划算法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1.海峡两岸合作实施海上救助工作势在必行 1.1 台湾海峡是我国海上运输的重要航道,也是渔业生产的重要水域。海峡水域的船舶活动极为频繁,其数量和密度随着两岸的经济发展和直接通航的实现,必将进一步增加。 1.2 台湾海峡是著名的风浪区,气象和海况条件复杂,且经常遭受台风袭扰,对航行船舶危害较大,是海难事故的多发水域。如何趋利避害,减少和避免海难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保障海峡水域船舶的安全,一直是海峡两岸航运界同仁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船舶定线制概述1.船舶定线制的概念船舶定线制是指由主管机关或技术性组织用法律规定或推荐形式指定船舶在海上某些区域航行时所应遵循或采用的航线、航路或通航分道。旨在减少海难事故的单航路或多航路的定线措施,一般有分道通航制、双向航路、推荐航线、推荐航路、避航区、沿岸通航带、双行道、警戒区和深水航路等9种定线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冯涛 《天津航海》2008,(1):59-61
海上搜救工作的有效开展是确保海上人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笔者从事海上搜救工作多年,并参与多起重大及特重大海上事故的搜救工作,对我国渤海海上搜救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初步了解,通过文章进一步对搜救法规和渤海搜救工作现状的分析来探讨如何加强渤海区域搜救合作,提高海上搜救的效能。  相似文献   

18.
知识天地     
《航海》2007,(1)
[航海技术]船舶定线制舶定线制是指由主管机关或技术性组织用法律规定或推荐形式指定船舶在海上某些区域航行时所应遵循或采用的航线、航路或通航分道。定线制是旨在减少海难事故的单航路或多船航路的定线措施,一般有分道通航制、双向航路、推荐航线、推荐航路、避航区、沿岸通  相似文献   

19.
2006年6月19日,珠海海域两高速客船相撞,其中一船进水下沉,86名旅客和8名船员危在旦夕.事故当时海上下起暴雨,风力达到5级,特大海难随时发生.但是,由于珠海海事局救助反应迅速,指挥有力、组织得当,92名遇险人员全部获救,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创造了客船救助史上的奇迹,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本文通过回顾组织搜救的过程,分析搜救行动的得失,旨在提炼成功救助的精华,为今后的搜救提供借鉴,不断提高搜救水平,最大限度减少海上人命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20.
李鑫 《中国海事》2012,(6):67-68
日前,福建省政府副省长、省海上搜救中心主任王蒙徽对两马直航客轮"金龙"号应急救助工作作出批示:此次两马客船"金龙"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卓有成效!特别是省海上搜救中心反应迅速,组织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