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在通过巴拿马运河时都需要小心谨慎,特别要注意船舶吃水,尤其是PANMAX型这类船舶更要对船舶吃水慎之又慎。运河当局在船舶通过运河之前和在船舶通过船闸时都会对船舶吃水仔细检查,若吃水超过当局规定吃水,则船舶将被迫在锚地进行驳卸减  相似文献   

2.
船舶纵倾是影响船舶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调整船舶纵倾还能起到减少船舶阻力的作用。由于船舶航行时经常偏离额定工况,通过优化船舶纵倾可以有效提高船舶能效。本文通过分析船舶纵倾优化相关技术,结合船舶动态纵倾优化技术应用现状,提出了优化船舶动态纵倾提升船舶能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是一种闭环控制系统,通过检测船舶的位置、状态信号,控制船舶推进器产生相应的动力,抵消干扰作用力,使船舶能够相对稳定的定位。本文的研究内容是船舶定位系统的控制算法,通过建立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函数模型,结合Backstepping算法,设计一种新型的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港口公共航道船舶通过能力的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研究港口公共航道船舶交通流特征和船舶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船舶航行领域、船舶穿越领域和船舶汇入领域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多源汇入汇出条件下港口公共航道通过能力一般计算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反映航道属性、船舶属性和船舶交通流基本参数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也能反映船舶行为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钟蕾 《江苏船舶》2009,26(1):29-30
通过分析中小型民营船厂普遍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从船舶建造监理职权、船舶建造监理人员的选择、船舶建造监理工作这三方面探讨建立船舶建造监理机制的方法,通过建立船舶建造监理机制,搭建了船舶质量管理平台,从而促进船舶建造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了低质量船舶的危害性,通过低质量船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止生产低质量船舶措施和对现有低质量船舶的正措施。  相似文献   

7.
谭宝殊  王义 《江苏船舶》2015,32(2):42-44
通过在船舶计算软件中建立船舶三维船壳,可以精确计算船舶量吨甲板以下容积。基于船舶吨位丈量对精度要求不高,再加上船舶计算软件成本和三维船壳建模周期较长,尝试用一种简单的数据表格方法计算船舶量吨甲板以下容积。通过型值拆分,将特殊船舶线型转化为常规船舶线型求解船舶量吨甲板以下容积。最后通过一系列算例证明了该方法和计算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仿真技术给船舶航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船舶实体三维仿真中,通过仿真设计建造船舶模型、航行场景。该技术通过计算不同的船舶实体运动参数,建立船舶实体三维仿真模型,通过创建仿真场景,对船舶的航迹进行跟踪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在4组复杂程度不同的仿真场景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控制船舶模型的航线安全。可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适用于船舶的三维仿真工作。  相似文献   

9.
船舶领域这一基本理论是研究船舶通过能力的基础。通过对内河桥区船舶领域的研究可以更好的理解桥区船舶的通过能力。论文对以往交通领域船舶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的比较,分析它们的共性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基于船舶电力系统及陆地电力系统理论,充分研究船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首先,通过研究船舶相关设备的三相模型,建立分析船舶电力系统的潮流算法;其次,通过编程开发软件的方式,研究船舶电力系统短路电流,建立了船舶电力系统的仿真模型。最后,给出增强静态稳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船舶电站的控制是船舶电力控制的核心内容,同时对船舶柴油机的控制能够保证船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分析PID参数控制器的原理,并将其应用于船舶电站柴油机调速系统中,最后通过实验仿真来说明,通过PID控制能够有效的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内河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引入交通流理论与船舶领域概念,将航道中连续行驶的船舶视为船舶交通流,对航道通过能力进行了研究。分别给出了航道理论通过能力、可能通过能力与设计通过能力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对影响航道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航道等级、船舶吨位、畅行速度、船舶领域尺度是决定航道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水文气象条件、夜航条件以及船舶实载系数影响航道可能通过能力。针对船舶到达航道的不平衡性及其日交通量概率分布规律,提出选取设计交通量的原则和方法,论述了根据航道服务水平确定设计通过能力和航道规模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3.
邹静  杨利  南航 《水运工程》2020,(2):31-34
受三峡升船机船厢结构强度的限制以及防止船舶发生触底,通过升船机的船舶排水量不能超过3 000 t,但目前行业内暂无相应的船舶排水量快速校验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船舶三维尺度与排水量的对应关系,以船舶方形系数为关键点,得出快速计算船舶总排水量的经验公式,并通过实例验证,从而提出校验三峡过坝船舶排水量的校验方法。结果表明,船舶排水量计算经验公式精度符合要求,提出的校验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船舶航行的环境十分复杂,动态变化特点显著,导致当前方法无法对船舶轨迹进行精准重构,为了改善船舶航行轨迹重构的精度,提出基于被动式红外传感器的船舶轨迹重构方法。首先建立船舶航行的运动模型,然后通过被动式红外传感器对船舶航行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重构船舶轨迹,保证船舶轨迹跟踪准确性,最后采用具体实验对船舶轨迹重构方法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实时捕捉船舶航行环境的动态变化趋势,可以高精度的重构船舶航行轨迹,船舶轨迹重构误差小,而且船舶轨迹重构速度快,可以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新能源技术,针对船舶日益严重的排放,建造“亲环境”的船舶,以保护海洋环境,减少大气污染.以太阳能作为能源的船舶,利用新型技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方法,保证船舶安全航行,满足人员需求,并提高船舶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船舶减速对单向航道通航能力的影响,分析单向航道船舶交通流的特征,提取船舶减速的影响因素。采用数学语言对船舶减速的边界条件进行描述,通过概率计算构建船舶减速概率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对船舶减速概率模型予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船舶减速概率模型能表征航道在正常通航状态下的船舶减速概率,进一步将理论模型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航道内发生船舶减速连锁效应的临界点,可将船舶到达率和船舶速度标准差控制在临界范围内,从而保障航道的通航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将FSA和船舶引航风险评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重点分析研究船舶引航风险评估当中FSA的实际应用,在结合船舶引航作业的实际特点以及相关数据,提出通过对衡准船舶引航风险因素,在船舶引航事故中存在的引航风险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风险矩阵并衡准风险,从而有效验证FSA对于精准评估船舶引航风险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黄骅港煤炭港区人工长航道通过能力有限的现状,研究LNG船舶等超限船舶严格的通航规则对煤炭船舶通航效率产生的影响。基于通航管理现状,采用多智能体仿真建模方法,构建煤炭港区船舶-航道-泊位作业仿真模型,通过6组工况分析定量评价超限船舶进出港产生的通航效率影响。结果表明,年到港超限船舶达到70艘次时,单船造成的延误船舶超过2.4艘次,延误时间超过1.1 h,且超限船舶管制规则越严格,产生的影响越大。建议煤炭港区严格控制超限船舶数量,保证煤炭船舶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9.
保证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稳定、安全行驶,是研究船舶运动稳定性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研究影响船舶在波浪中非线性横摇运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Floquet理论分析船舶在波浪中运动的稳定性解得分叉、跳跃、混沌。最后通过实例来说明,船舶在非线性横摇过程中,突然的扰动有可能导致船舶倾覆。  相似文献   

20.
通过船舶吃水检测获取到的数据可以有效检测船舶超载以及船舶变形情况,是保证船舶安全行驶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首先设计船舶动态吃水检测系统,划分系统功能,然后对获取的船舶异常数据进行中值滤波,并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多船并行通过检测区域的数据分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