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江水运》2011,(20):8-8
8月12日,云南省文明办向云南省航务管理局颁发"澜沧江文明航道"牌匾。多年来,云南致力将澜沧江航道创建成一条连接东盟国家的文明走廊和平安通道。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9月22日至23日,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二期整治工程前期工作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昆明举行。据中老缅泰共同编制的规划,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工程范围为湄公河中缅243号界碑至老挝琅勃拉邦河段631 km航道,整治内容包括航道整治、港口建设和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澜沧江打脑新滩航道整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澜沧江打脑新滩水枯水期弯急,水浅,航道狭窄,船舶航行十分困难,整治试验采用两条斜挑丁坝封弯导流。结合在滩段作局部动床模拟河床演变,并用自航船模配合方案论证,该工程于1992年初施工后经过洪水考验,满足航道设计要求,整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周在友  乔新民 《水道港口》2005,26(Z1):174-176
针对湄公河-澜沧江流域急流险滩的地形地质、水深、流速等特点和国际航道环保等要求,宜采用水下钻孔爆破、挖石清碴手段整治急流滩险.研制性能良好、技术先进的钻机则是关键.文中介绍CHG100B电风动型航道钻机的研制和应用情况,这一研制成果填补了湄公河-澜沧江航道整治史上钻机空白,对山区河流航道整治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沙祖光  陈德应  罗磊 《水道港口》2005,26(Z1):146-150
澜沧江属山区河流,但有其特殊性.文中根据澜沧江的水文、地质、地形以及航道特征,将山区河流的疏浚技术通过应用研究,制定出适应于澜沧江实际工况条件的疏浚技术和设备方案.  相似文献   

6.
艾建伟 《江苏船舶》2001,18(5):19-21
0前言 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海省境内的唐古拉山,全长4880km.从云南省勐腊县244#界桩出境后始称湄公河,它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5个国家,最后在越南的金瓯半岛注入南海,是亚洲唯有的一江连六国的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航道水流湍急,旋涡礁石多,航道弯曲狭窄.特别是境外的湄公河航道,为从未整治过的原始航道,条件更加恶劣,明礁林立,暗礁密布.  相似文献   

7.
梁洪 《中国水运》2005,(8):60-61
在西部大开发的脚步声中,云南省人民政府反澜沧江一湄公河的国际水运通道建设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去年,上湄公河的航道整治工程,通过中老顷泰四国政府的共同努力,331公里航段可常年通行200吨级以上船舶,性通航300吨级船舶。而澜沧江下游思茅港至中顷243号界碑158公里对外开放航道,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发挥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水运通道功能,澜沧江—湄公河航道规划由原来的五级提升为四级,航道等级提升需要一定的水位和流量条件支撑。本文基于景洪以下河段水位和流量观测数据,分析现状条件下景洪以下水位、水位变幅、流量等指标的变化,研究梯级水电站建成运行后的水位、流量条件是否满足四级航道提升需求。结果显示,景洪以下河段水位日变幅小于1m的保证率达到91%、流量大于800m3/s保证率达到99%,说明现状水位、流量变化为航道等级提升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开发,以云南省交通厅航务处为主,会同来自上海、武汉、四川及云南的船舶专家从1991年起,通过实地考察航道水情,广泛听取澜沧江上船员意见的基础上,对澜沧江—湄公河船型进行研究设计,提出了十多个适于该航线的客贷船型,是云南省“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去年,省造船学会召开了澜沧江—湄公河船型研讨会,从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事》2011,(11):65-65
澜沧江航运,目前仅限于下游干流和洱海的开发。其优势的发挥有待于航道整治、梯级电站的建设和与下游湄公河航运的联通。来自云南省航务管理局的数据称,目前从事澜沧江国际航运的船舶达98艘,共473客位,年货运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澜沧江-湄公河五级航道的通航标准,营运组织状况,存在的问题及船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澜沧江景洪水道是交通部批准的澜沧江Ⅴ级航道建设的起点,该水道上、下游均为峡谷,中间河床宽阔,边滩发育,属山区卡口性河段,历史上航槽游荡,是一个典型的中、枯水浅滩水道。2004年底,景洪水电站开工建设,拟在该河段开采沙石料供作大坝建筑物骨料。论述采沙可行性及Ⅴ级航道整治综合试验研究成果,得出了“两者可以兼顾,达到双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梁洪 《珠江水运》2004,(2):51-51
被誉为"东方多瑙河",一江连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经过10年的水上货物运输,航道不断地疏浚整治,开通旅游客运航线时机已经成熟.国内外旅游专家称,21世纪,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将成为亚洲大陆上最能吸引世界目光的精品旅游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星站差分GPS技术的原理,简要阐述了星站差分实际应用的方法,并以澜沧江—湄公河航道项目为例,论证了在RTK电台及网络信号均受限的情况下,使用星站差分技术进行山区长距离航道连续表面流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陈辉 《中国水运》2005,(5):54-55
当前是云南省航运发展所史上最好的阶段。主要表现在: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改善工程由中国总理基金资助于2004年5月初全面完成.国际运量逐年稳步增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澜沧江五级航道建设由部省合资.于2004年初开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大理洱海、宁蒗泸沽湖、丽江金沙江等旅游航运项目建设基本完成,探索出旅游、航运结合发展的新路.也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梁洪 《珠江水运》2002,(11):26-27
澜沧江思茅港至中缅边境243号界碑158公里五级航道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月20日通过交通部及有关专家审查。评审专家一致认为:由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云南省交通厅水运规划设计所共同研究、编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资料翔实、方法得当,研究范围及深度达到国家交通部颁布的相关规范要求;建设标准确定切实、投资估算客观、经济评价正确,建设方案可行;澜沧江下游五级航道建设工程是十分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17.
袁涛峰 《水运工程》2020,(12):123-130
以澜沧江Ⅳ级航道建设工程溪口滩航道整治为依托,针对溪口滩整治过程中需要提升航道等级、维持航槽稳定的问题,从溪口滩水沙运动规律、历史整治情况、来水来石特征等方面分析不同溪口滩险形成原因,提出修建拦石坝、溪口导流坝以及常年维护疏浚等治理措施,以达到提升航道尺度并维持航道稳定的目的。结果表明,在山区河流溪口滩航道整治过程中采用拦、导、疏等工程措施,能够解决溪口滩险碍航成滩的难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佚名 《珠江水运》2014,(23):34-34
12月2日,澜沧江一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规划(2015年-2025年)磋商会在昆明召开,中、老、缅、泰4国代表团对《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规划》进行了讨论和审议。会议明确了澜沧江一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目标:到2025年将建成从中国云南思茅港南得坝至老挝琅勃拉邦890公里,通航500吨级船舶的国际航道,并在沿岸布设一批客运港口和货运港口。  相似文献   

19.
深水软土地基施工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港区的通航,研究港区进港航道深水软土地基安全施工保证措施。分析港区进港航道地基施工工程概况,了解各航道的平面控制点;探究影响航道深水软土地基安全施工因素;并从设置施工安全警戒水域、建立航道相关部门信息平台两方面,分析航道深水软土地基施工安全保障措施。旨在为软土地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梁洪 《珠江水运》2003,(4):14-15
在云南省澜沧江下游的小橄榄坝至南得坝的104.公里基航道线上,2001年年底前水路运输一直处于极度混乱状态,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