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程建设领域内正在兴起的3D打印技术,在成本节约和加快工期上都有着巨大的优势,并在当前水运工程建设中有较多的切入点。本文结合3D打印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特点,以沉箱为例进行了3D打印技术在水运工程中的探索,并希望能够及早地推进该技术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水运工程关乎我国水运行业的发展,其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在水运工程建设中,预制混凝土构件属于常用的施工材料,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安全的展开,加强混凝土工程实体检测以及提高其构件生产质量显得尤为关键,与此同时加强施工期间的技术管理是确保整个工程有条不紊展开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水运工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施工与技术管理做出简要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水运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荣 《珠江水运》2022,(9):61-6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运工程在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爆破工程进程用于的复杂地质环境下的船闸工程施工中,万安二线船闸工程下闸首和导墙范围内,遇到石方阻碍工程施工,采用钻爆法进行开挖施工。本文以项目实例对爆破中的施工技术及安全环境评价进行研究,以提高在复杂水运工程施工环境下进行石方爆破作业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堆石混凝土技术以其低水化热、施工工艺简便、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高等优势广泛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但在水运工程存在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部位(如胸墙)中却很少得到应用。文中以黄骅港围堰二期工程为例,从施工方案设计、综合评定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堆石混凝土技术在该工程中的成功运用,优势明显。本工程也为堆石混凝土技术应用在水运工程敲开了大门,前景宽广。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水运工程建设中,BIM技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价值。在BIM技术的支持下,水运工程勘察设计的整体效果得到有效改善,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也得到保障。当然,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中对BIM技术的运用依然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我们对此展开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水运工程勘察设计为例,对BIM技术在其中各个环节的应用进行阐述与分析,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上支持我国BIM技术在水运工程建设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亦瑞 《珠江水运》2023,(17):13-15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是,由于水运工程项目是一项综合性的项目,它所牵涉到的内容和过程都比较复杂,因此,在对水运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时,时常会有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发生。BIM技术具有比较强的先进性,在水运工程建设中的运用,将会对水运工程的项目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将从BIM技术的构成开始,综合分析以前水运工程施工管理中使用BIM协同平台的具体情况,结合水运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应用情况,展开了有关讨论,以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码头施工中,预制工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制工程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点主要体现为施工方便、保证工程施工进度、降低施工难度等。本文就预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相关技术及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水运工程的施工措施及技术管理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P3软件的特点及其应用现状,以水运工程建设中典型的重力式码头施工项目为例,提出了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利用P3软件以进度计划为核心,进行工程计划管理、资源管理和费用管理的应用过程,建立了在水运工程建设管理中P3软件"两个阶段,八个步骤"的应用模式,对工程建设管理人员更好地运用P3软件进行项目管理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在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带动下,使得我国水运工程建设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水运建设工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相关的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工作管理模式方面都在进行着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对于水运工程自身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在整个水运工程建设的工作过程当中,灌注桩施工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也是基础性较强的施工作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灌注桩施工工艺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水平,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承载力,在我国目前水运建设工作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灌注桩进行应用之时,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而使得整个工程的施工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本文将对水运工程灌注桩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并且对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略介绍中海长兴岛修船基地码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的情况,重点阐述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模式应用在大型水运工程中的优势,并且提出了在大型水运工程中推行设计-施工总承包的观点,供同行借鉴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BIM技术运用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理念,首次提出BIM+理论进行船闸工程的建设。通过BIM技术与3D打印、三维水流数值模拟、互联网等技术的有机结合,进行船闸工程的规划分析、设计优化、施工组织及运维管理等工作,实现了基于BIM+理论的船闸工程建设新模式。工程实践表明,该模式简单高效,破解了船闸工程复杂结构建设的难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利用BIM技术,解决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项目西船闸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探讨水运工程船闸建设不同阶段BIM技术的具体应用点: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可拆卸式3D打印实体模型、复杂异性多曲面输水系统施工模板设计安装技术及预埋件、预留孔洞验收管理系统(PPIM系统)等.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今社会,水运工程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项目,承担着重大的物流转运和人员运输任务。在水运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对相关水域及其附近的地形、地貌等相关数据进行测量,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准确性,从而为水运工程建设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业内人士将无人机测量与RTK技术应用于施工当中。本文从两项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应用方法展开阐述,提出了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途径,以供专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海上后勤保障及远洋供应链负担,分析3D打印技术装船进行再制造与实时维修以减少携带备品备件的可行性。对3D打印在增材制造领域的优势、国内外3D打印装船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瓶颈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以现有3D打印技术在船舶上进行再制造和实时维修的7个可能应用场景,可为3D打印技术装船应用提供指引,以推动船舶向现代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在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项目西船闸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其空间结构复杂、异形结构多、建设工期短、安装精度和管理协调要求高的特点,采用3D打印技术研制船闸实体比例模型,并深入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为同类工程应用3D打印技术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提供了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水利水电工程可视化仿真是以动画方式将整个工程施工过程动态地、真实地演示出来,并能采集仿真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信息和数据,以图形方法直观呈现出来。施工单位借此可正确理解工程的设计意图,实时了解各类施工数据和信息,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极大帮助。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可视化仿真技术在许多大规模建设项目和难度较高的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文章首先对BIM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总结,然后主要对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可视化仿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了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水运、水利工程中常用的现浇混凝土挡墙形式越来越难以满足行业高节能性、环保性、经济性的要求,装配式护岸结构逐渐被关注,但在水运、水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经验尚不足。结合某护岸工程装配式L形挡墙实施实例,归纳总结了装配式护岸在工程应用中的重难点,并从工程建设条件、护岸结构选型、构件拆分与连接、构件制作、吊运安装等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装配式L形护岸设计施工技术要点,为装配式护岸在类似工程的推广应用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水运作为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了我国一部分的运输任务。因此,水运工程项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影响水运工程效益实现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中必须严格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加以控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运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发挥水运工程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保持水运工程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9.
当下BIM技术在工程领域发展迅速,为水运工程建设领域的变革带来了一次全新机会。针对目前水运工程BIM应用实例较少、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程度较低等问题,文中对高桩码头设计施工一体化BIM技术应用进行了探索和总结。通过多专业集成应用、各参与方协同应用、跨阶段的综合应用,以及针对性的平台开发和工具开发,实现了高桩码头建造各专业的协同、信息模型的可视化和优化,为水运工程管理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路桥工程施工是不可或缺的工程,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城市道路也会越来越高,交通运输压力在不断加大,我国交通部门越来越重视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本文首先分析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问题,其次介绍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施工技术和路桥工程过渡段的施工技术,最后提出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