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拱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建筑结构,近年来石拱桥的优越性得以继续发扬,并在现代公路建设中普遍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在我省干线公路上1204座,总长87040米的大、中桥梁中,石拱桥有678座,总长40000米,占46%。在地方支线公路上,石拱桥的比例更大。由于石拱桥具有“就地取材、施工简便、结构耐用、造价低廉”的特点,在地方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特别是50年代和60年代,我国在公路桥梁建设中,曾较多地采用了石拱桥这种桥型,修建了相当数量规模宏伟、结构新颖的大中型桥梁。这些桥梁的建成,不仅对完善公路设拖,保证运输畅通发挥了极大作用,而且在石拱桥建筑的技艺上也有相当创新和发展。进入70年代之后,随着双曲拱、箱形拱等新型桥型的出现,以及施工设备的逐步完善,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始较多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型,相对来说,石拱桥采用的越来越少了。特别是近年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矿山、交通、石油、化工等建设项目的规模也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重型设备需通过公路运行,公路桥梁的超载问题不可避免地提上了议事日程。有时还会遇到超过设计荷载很多的特种车辆(如运载大型变压器的平板车),这时,正确评价桥梁的安全度便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在众多的公路桥梁中,有不少是建国前遗留下来的石拱桥。这些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是跨径小(无论单孔或多孔,跨径大多不超过10m),拱圈为半圆、实腹,而且大多没有原始技术档案。如何判断这样的老式石拱桥通行特重车辆时的承载能力,是摆在桥梁  相似文献   

4.
《公路》1960,(3)
湖南省石(门)清(官渡)公路上的黄虎港桥已于1959年12月20日正式通车了。这是一座主孔跨径60米、全长103米、桥高52米的石拱大桥。从全国范围来说,是目前跨径最大、桥孔最高的石拱桥。石拱桥具有坚固、耐久、美观、载重潜力大、养护费用省等优点,材料到处有,技术工种少,而且这种施工技术早已为我国劳动人民所熟悉,因此具有大量推广的价值。特别在当前钢材、水泥不足的情况下,更加值得我们重视。黄虎港桥从设计到施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出色地完  相似文献   

5.
我国建筑石拱桥历史悠久、为数很多,不论在结构型式上,或在设计技巧上,均有其独特的优点。江南一带的旧石拱桥更以其结构轻巧、造型美观而闻名。近年来,在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中本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修建了大量的圬工拱桥,为国家节约了大批钢材。同时还改造、利用了不少旧石拱桥;在旧桥利用的过程中,发现拱圈单薄的旧拱桥,其安全通过能力大大超过用现行设计方法所求得的吨位。为了探明实腹拱桥承载潜力的所在,以便改进设计方  相似文献   

6.
《公路》1960,(10)
随着我省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我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在学习祖国建筑石拱桥丰富经验的基础上,近年又有一些发展。这就是在新建公路上修建了大量的干砌块石涵洞、石拱桥以及石台墩工程等,其中有跨径为5米、8米(拱矢度1/3.5)及10米(拱矢度1/4)的石拱桥共五座,均经1959年常年洪水的考验,证明质量良好。在修建过程中,随着砌作工艺的提高,建成的桥梁逐渐达到整齐美观,拆除拱架后拱圈的沉落值较之用白灰砂浆砌的拱桥,情况反而良好。  相似文献   

7.
王德柱 《公路》1989,(2):40-41
我国现行的公路养护工资制度是自50年代延用至今的。从70年代开始,通过落实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分配形式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铁饭碗”、“大锅饭”的分配形式,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按劳分配的原则还未能真正实现。因而改革公路养护分配形式,适应公路建设发展需要,调动公路养护职工的积极性,仍然是一个急待解决的新课题。在公路养护工作中,分配形式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分配形式的增长速度应该低于公路养护生产的增长速度,但是分配形式  相似文献   

8.
从公路设计理念的发展出发,结合我国公路设计规范的实际应用,借鉴了欧美关于路线设计理念的优点,提出了从安全协调和灵活运用设计指标的角度来体现“以人为本”的公路设计理念,旨在从公路设计阶段完善道路本身的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各地采用“土牛”代替拱架砌筑石拱桥的施工方法启民下,我们在修建北京市郊怀河公路上,也采用“土牛”就地捣制1孔5米、2孔5米(跨径)两座钢筋混凝土板梁桥面获得良好效果。施工方法:施工前先将河流改道。下部砌体竣工后,即可进行填筑“土牛”,土层填筑时应在台身内外平衡上升,使台身(主要轻型轿台)不致因土压而变形。填筑土牛时,需分层夯实;土壤密度当距板梁下20厘米时应控制为85~90%;50厘米以上应控制90~95%。“土牛”填筑高度距板梁下15厘米时,为保持土层平整,故用1∶5石灰土铺平,并经人工夯实,使形成一个整片硬层。灰土铺筑后,晾晒1~2  相似文献   

10.
太平关大型石拱桥已经修成通车了。这是建桥职工五个月来日夜辛勤劳动的结晶。太平关桥崎立在云南省云县老扎河上,河岸两旁峰峦峥嵘,悬崖相对插入河中,犹如一道万丈深渊。由于地势险峻,人都少到,因此,它以“鬼门关”得名,当地人谓“不到云县坝,先把老婆嫁”。解放后,这里修通了公路,老扎河上建起了钢架桥,党给人民带来了幸福,老乡们把“鬼门关”改成了“太平关”。几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不断的发展,钢架桥已远远不能适应运输的需要了,  相似文献   

11.
顾伟华  王维凤 《公路》2004,(10):109-111
在深入剖析“十一五”期间上海公路发展昕面临的社会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结合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政策到上海实际,论述了“十一五”期间上海公路发展的四大方向:体现科学发展观;支撑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完善路网结构;走科技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长沙至湘潭公路是湖南省的第一条公路,也是我国最早修建的公路之一。这条全长五十公里的公路,从一九一三年开工修建至今,已有近七十年的历史了。回顾她的建路史,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早期公路建设的艰难,也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她的面貌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开湖南公路建筑之先河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之后,湖南成立了“军政府都督府”。都督府之下的民政部设  相似文献   

13.
石拱桥是承载潜力较大的桥型之一,许多早期省道干线公路小跨径石拱桥虽然设计与施工没有严格按基建程序进行,但是经多年使用,其状态较好,在改建工程中如充分利用,可以加快工期,节约成本。通过结合X021线某段改建工程石拱桥利用情况,首先对拟利用小跨径石拱桥进行桥梁状况评价的基础上,然后采用平面杆系有限元对桥梁承载力进行了验算,根据承载力验算结果,对桥梁加固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采用三维有限元考虑拱上建筑的联合作用,对加固措施进行了计算,计算表明加固措施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苏善根 《公路》2000,(3):43-55
4 钢拱桥4.1 概述对于两岸山峰陡壁水深流急的河谷 ,一般岸边基岩露头 ,岩土强度高 ,最宜修建单跨拱桥。我国大跨单孔石拱桥、钢筋混凝土拱桥比比皆是 ,唯钢拱桥微乎其微 ,即便欧美和日本修建钢桥众多的国家 ,钢拱桥也为数不多。我院在 60年代中期为三线建设的需要设计了跨径 1 80 m的钢肋拱桥填补了这一桥型的空白 ,接着又有了交通部第二公路设计院的钢桁拱桥的设计 ,现两桥相继建成在金沙江上。钢肋拱桥的设计总体上与钢筋混凝土肋拱桥大致相同 ,即荷载通过桥面系传给立柱 ,再由立柱作用于拱肋上 ,拱肋为受力主体 ,最后由拱脚传递到桥台…  相似文献   

15.
从安全性、舒适性、动力性和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大中型公路客车的设计特点,介绍与20世纪80-90年代的公路客车底盘在设计上的发展变化,并提出了一些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石拱桥加宽与提高承载力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省道1932线揭西段五经富大桥等四座石拱桥采用大II型极加宽新方法,用该方法不仅在一定宽度范围加宽了桥面,而且可提高旧石拱桥的承载力,省时、省料、省工,经济效益较明显。对山区公路改建扩建工程和公路养护中的桥梁加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涂军莲  何英勇 《公路工程》2010,35(2):92-94,100
石拱桥是承载潜力较大的桥型之一,许多早期省道干线公路小跨径石拱桥虽然设计与施工没有严格按基建程序进行,但是经多年使用,其状态较好,在改建工程中如充分利用,可以加快工期,节约成本。通过结合X021线某段改建工程石拱桥利用情况,首先对拟利用小跨径石拱桥进行桥梁状况评价的基础上,然后采用平面杆系有限元对桥梁承载力进行了验算,根据承载力验算结果,对桥梁加固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采用三维有限元考虑拱上建筑的联合作用,对加固措施进行了计算,计算表明加固措施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车辆荷载是影响公路桥梁结构安全性和使用性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新型公路,目前尚无关于轻型高速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的系统研究,为了解我国轻型车辆荷载的情况,首先确定了在混合交通动态称重数据中选取轻型车辆的筛选标准,并对筛选所得的轻型车辆荷载数据进行了概率统计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公路上行驶的轻型车辆总体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前期研究确定的总重指标符合实际情况;另外,为给轻型高速公路桥梁荷载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还对密集运行状态的轻型车队荷载效应进行了计算,与公路—Ⅰ级进行了比较,并对大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轻型车队荷载效应服从正态分布,可选择0.4倍的公路—Ⅰ级荷载作为轻型高速公路桥梁的荷载标准。  相似文献   

19.
公路工程抗震减灾技术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全面把握当前公路工程抗震减灾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回顾了公路工程抗震减灾技术的发展历程,归纳了计算理论从静力法发展到动力法、设防理念从抗震发展到减隔震、设计方法从强度设计发展到性能设计、设防对象从单体工程发展到整体路网设防及从单一地震灾害防御发展到地震等多灾害综合防御等4大发展特点。结合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实际情况,指出了我国目前路网抗震减灾能力不够强、公路地震灾害信息获取相对困难、次生灾害造成损失严重的现状,提出了公路结构物在地震中总体表现较好的观点。最后,指出了我国公路工程抗震减灾技术应加强路网抗灾能力、公路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技术、震后次生灾害防治技术、新技术研发与既有技术评价、公路结构物应急检评与应急保通技术等5个方面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现行的公路设计标准和《轻型高速公路节地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设计标准,选取长春~双辽高速公路K37~K52路段进行了对比设计。根据对比结果分析研究确定,《轻型高速公路节地关键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合理可行,轻型高速公路在节约土地资源、降低投资、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方面效果显著,是实现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