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多座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的经验,针对其设计过程中容易忽视的一些技术问题,提出一点看法,谈谈我们的体会,以供探讨参考。  相似文献   

2.
3.
由于国内设计规范中并未明确道路互通式立交匝道鼻端纵坡的计算方法,因此,以宜黄公路立交A匝道为例,选取间距1 m和5 m,采用瞬时纵坡法对匝道起点进行纵坡计算,同时结合项目实际,分别对设置路拱和不设路拱两种情况进行匝道起点纵坡计算与分析取值,以便为互通立交匝道纵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单喇叭立交为例,探讨了互通式立交设计中诸如平交口的渠化设计、环形匝道中央分隔带的过渡、匝道的超高、分流鼻处的偏置加宽等细节处理问题,以更好地完善设计,提高互通式立交设计水平,从而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珠江黄埔大桥及引线工程中的草堂互通式立交为例,分析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保证车道数的平衡和渐变,保证超高过渡的平顺,运用交通标线,合理划分路面各组成部分,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立交桥梁是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立交工程有较大影响。结合设计实践,分析立交桥梁的若干技术问题,总结一些设计经验,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汽车行驶的纵横组合方向前轴受力分析出发,介绍了公路合成纵坡的原理及规范的规定值,并说明了超高渐变率的选用对合成纵坡的影响.将工程实例与相关规范结合,分别说明了山区公路与平原区公路超高渐变段长度取值需注意的问题,并分析了超高渐变段外侧合成纵坡与中线合成纵坡的坡差存在情况,对路线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9.
互通式立交设计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单喇叭立交为例,探讨了互通式立交设计中诸如平交口的渠化设计、环形匝道中央分隔带的过渡、匝道的超高、分流鼻处的偏置加宽等细节处理问题,以更好地完善设计,提高互通式立交设计水平,从而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11.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秋江 《公路》2004,(6):18-21
针对已建成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对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优化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互通式立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13.
匝道端部设计是互通式立交设计中的重要部分。本文针对现行设计规范中存在的不足,从安全,顺适,美观的原则出发,对合理选定变速车道形式及超高过滤方式进行了论述,并按“纵坡服从横波”的原则,提出了匝道端部纵坡计算方法,可方便准确地做好匝道端部设计的平,纵,横有机结合,对现行设计规范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4.
匝道是互通式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立交的使用功能、立交规模以及交通安全。本文从自然条件、匝道的基本形式、匝道的设计依据和匝道的照明设计等方面对匝道设计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对互通式立交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笔者通过近几年来参加国内数百处互通式立交设计的审核、咨询.对互通式立交设计经常遇见的一些问题(如概念不清、方法不当、运用标准不灵活等)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与相关技术人员共勉。  相似文献   

16.
凌九忠  徐一岗 《公路》2005,(3):31-38
南京~杭州(宁杭)高速公路是上海~瑞丽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苏省干线公路网规划的“四纵、四横、四联”中之“纵四”的一部分,它的建设对于加强江苏省与浙江省、福建省等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沟通具有重要意义。着重针对宁杭高速公路溧水~宜兴段的互通式立交规划布局、选型以及设计等方面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互通式立交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宏 《华东公路》2000,(1):10-13
对互通式立交设计各阶段中的一些问题结合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对这些问题力求用国内外的一些经验数字来说明,以增加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互通式立交减速车道长度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实践,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及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通过对车辆运行的状态分析,就互通式立交减速车道长度的确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互通式立交设计主要技术问题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中存在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其设计是高速公路设计中技术性强、难点多的项目;二是高速公路在国内还没有一套成熟的规范和设计指南。因此,目前设计所采用的指标及其细节未作详细的分析,使得在立交设计和施工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概念、方法、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主线设计车速120km/h,匝道设计车速40km/h,出口匝道为单车道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张跃志  汪博丽 《东北公路》1997,20(4):15-16,54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作者在互通立交设计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