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汇集和综述了第五届国际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修复会议的有关论文,按六个方面:(a)混凝土路面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b)混凝土路面建筑和使用性能;(c)混凝土路面接缝:(d)碾压式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e)连续钢筋混凝土;(f)路面噪音。着重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的新方法。分三期连载,本期刊载(c)(d)两部分。  相似文献   

2.
汇集和综述了第五届国际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修复会议的有关论文,按六个方面:(a)混凝土路面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b)混凝土路面建筑和使用性能;(c)混凝土路面接缝;(d)碾压式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e)连续钢筋混凝土;(f)路面噪音,着重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分三期连载,本期刊载(e)、(f)两部分。  相似文献   

3.
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调查资料,叙述了广东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现状,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原因,包括:(a)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来达到要求,(b)基、垫层强度与刚度值较低,(c)技术队伍的科技素质、管理水平、质量意识不高;(d)不填封接缝。  相似文献   

4.
汇集在综述了第五届国际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修复会议的有关论文,按六个方面:(a)混凝土路面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b)混凝土路面建筑和使用性能;(c)混凝土路面接缝;(d)碾压式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e)连续钢筋混凝土;(f)路面噪音,着重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和方法。分三期连载,本期刊载(e)、(f)两部分。  相似文献   

5.
周直  戴宠丝  方明准 《公路》2007,(2):33-37
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靠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建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风险指标体系,确定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风险预警指标及其阀值和相应的风险预警信号。应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风险预警模型,从而增强了抵抗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红  傅智 《公路》2003,(7):10-24
介绍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编写的路面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包括普通路面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配合比的确定与调整。希望在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时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验与施工质量控制时参照。  相似文献   

7.
汇集和综述了第五届国际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修复会议的有关论文,按六个方面:(a)混凝土路面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b)混凝土躜面建筑和使用性能;(c)混凝土路面接缝;(d)碾压式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e)连续钢筋混凝土;(f)路面噪音。着重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分三期连载,本期刊载(c),(d)两部分。  相似文献   

8.
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具有施工便捷、控制反射裂缝效果明显、减少废弃工程的特点,在目前大量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依托沪青平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改建(白改黑)工程,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总结,为上海公路类似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提供一种新的工艺。  相似文献   

9.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补强设计过程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勇驻 《公路》2005,(7):95-98
以厦门市湖里大道改造工程为例,系统阐述了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过程及方法,着重介绍了路面损坏调查与评定方法、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方法及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水泥混凝土路面动态可靠度,并给出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有着不同的标准与方法,设计过程大都考虑交通荷载、材料特性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中国由于混凝土路面设计起步较晚,设计方法主要依赖于理论计算,未能充分考虑路面实际使用情况,并且一些水泥混凝土路面确实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构性破坏和功能性缺陷。该文拟对中国以力学分析为基础和美国以经验为依据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进行对比,为中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的完善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产生原因分析与处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爱东 《中外公路》2007,27(4):106-108
根据宣(化)-大(同)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检测,对路面病害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处理方案。文中提出了一些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的因素,可为今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病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等级公路服务(停车)区场区道路与一般公路交通流组织不同,路面厚度确定可以采用现行规范理论计算,本文重点分析动荷载影响因素,讨论场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厚度计算;由于场内设施影响,在场区道路设计时,要更加注重研究板块划分、缝的设置及角偶处理原则,减少内应力,避免局部应力集中,产生板面翘曲、破坏,延长场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从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技术指标—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出发 ,探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桥梁与填方路段相连接的部分,是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环节,若处理不当,将出现错台、断裂、剥落等病害,从而影响行车质量,降低道路的正常使用寿命。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日趋广泛,修筑的面积、里程在逐渐增加。所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桥梁连接的处理,是在设计中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新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对三类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欧美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现状综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唐伯明  蒙华  刘志军 《公路》2003,(10):37-39
综述欧美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现状,通过与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实践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冻融破坏的原因,从原材料的选择标准、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控制等方面论述了抗冻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8.
刘静 《交通科技》2008,(3):53-55
在传统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断裂力学原理和方法,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过渡层"的全新概念,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过程,提出了设置隔离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新结构的设计理论,以达到提高路面实际承载力、延长路面实际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廷国  王宪年  段红波 《公路》2002,121(6):72-74
首先对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的主要环境因素做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以气候学和传热学基本理论为基础,数学模型简单,符合实际地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计算模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分析了环境,路面材料特性等因素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的影响,得到了一些用于指导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基层究竟需要多强多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水泥混凝土面板弹性模量与基层顶面的计算模量之比E_c/E_s进行分析,提出增强加厚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的必要性和方法,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