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车辆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而在这些碰撞事故中,尾部的碰撞事故又占到了事故总量的28%,仅次于车头的事故(图1)。由于车身尾部没有车头结构复杂,修复的精度要求不像车头那样高,只要外观得到恢复、不影响行驶就可以,从而导致在修复时操作的规范和工艺流程被忽略。  相似文献   

2.
NISSAN GLORIA     
编辑们,你们好: 我曾经有见过这样的车,车头双圆大灯,很像MG7名爵,英伦风浓郁,车尾有Nissan和GRAN TURISMO字样,车尾尼桑标志。车头有一白底金色鹰头标。请问是不是有这样一款车,还是辆改装车。 我们将不胜感激各位神编告知我们答案,祝贵刊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3.
认为C4 Picasso有点大?好,来个小点的,雪铁龙最近就推出了C3 Picasso这是个袖珍的MPV,车长比C4 Picasso短了大约510毫米,更适于城市的穿行。圆润的车身像个绿色大胶囊,宽阔的黑色进气口与黑眼圈的前雾灯显得很有趣。车头的雪铁龙标志不再是延伸的两列平行线,而是单独置于车头前方。前风挡很有特色,一直延伸到了车侧面,A柱被移到车前部的小侧窗后面,和前风挡连了起来。这种构造让驾驶员的前方视野大大拓宽,减轻了A柱对视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如果用手挡住画面中酷熊的车头,它看上去就像那个蓝色的方盒子。在极具个性的外表下,隐藏了一个超大的车内空间。  相似文献   

5.
轿车 MPV     
在这个不足16万元的经济型MPV内,还包括GPS、3屏DVD系统以及8向调节驾驶席——够“经济”了!它显然是一辆MPV,但它却比一般的MPV更像一辆轿车,无论是流畅的车头还是简洁的车身都能说明这一点。奇瑞的新车V5被冠以“酷越”的理念,意即  相似文献   

6.
交安宽频     
《驾驶园》2008,(1)
2007年12月3日上午10时,一辆崭新商品车行驶至车城路东风公司车架厂路段经过一座人行天桥时,突然车厢高举,重重地撞在了人行天桥,导致桥、车受损。交警陈警官在事发现场看到,大卡车车头高高翘起,天桥被卡车撞击变形。肇事大卡车的车厢被撞坏,车厢举升器也被撞弯变形。司机被当时这意外事故吓得不知所措,跃身从车头高高翘起的驾驶室跳到地面,导致司  相似文献   

7.
陈俊  刘杰 《轿车情报》2006,(11):82-87
什么样的车型才能被昵称为“Hot Hatch”?就是一台基于平民化的经济型两厢车体,为其装上较大排量或较高性能的发动机,并强化悬架和制动器,就成了一部小型高性能车。今年大众推出了GTI三十周年纪念版,值此大众决定在国内正式引进第五代GTI,总算等来了一台Hot Hatch,车头那一缕细细的红线就像召唤令,车迷幸甚。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处交通环境复杂,与基本路段的车头时距存在差异。文中以京珠(北京-珠海)高速公路韶关段大宝山隧道为研究对象,在隧道口进行交通量、车头时距、地点车速实地调查,并借助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得出单一车型车头时距,应用爱尔朗分布l值分析高速公路隧道进出口车头时距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交通量情况下,高速公路隧道进口车头时距不小于隧道出口车头时距,隧道口车头时距大于基本路段车头时距,混合车流车头时距介于小型车和大型车之间。  相似文献   

9.
如果没有车头的红色三菱标志,您说它像什么车?没错,威利斯(Willys)!这种越野车我们经常在战争题材的影片中看到,一般都是美军或国民党指挥官的座驾.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跨江大桥的跟驰行为特征以及驾驶模式,在重庆菜园坝大桥展开了30位被试的小客车实车驾驶试验,使用华测航姿测量系统和前视碰撞预警系统Mobileye 630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汽车的连续行驶速度、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等数据。通过筛选得到了725条有效跟驰轨迹数据,对比分析发现跨江大桥与城市一般道路的跟驰行为存在一定差异性,明确了菜园坝大桥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的分布特征,并且对强跟驰(小于1.6 s)、过渡区间(1.6~2.6 s之间)以及弱跟驰(大于2.6 s)3种跟驰状态和驾驶人性别差异下的跟驰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桥梁段车头时距分布集中在1.6 s处,车头间距分布集中在18 m处;超过1/3的跟驰轨迹处于强跟驰状态,此状态下前车驾驶行为对跟驰车辆具有较强制约性;当车辆处于弱跟驰状态时,前车对于后车的约束性会随车头时距的增大而快速降低;过渡区间的设立更好地揭示了强/弱跟驰状态之间的转变并不是只有一个临界值,而是存在一个转换过程,并且其间车辆跟驰特性的变化与驾驶人本身的操作行为存在较大关联;驾驶人的性别差异对跟驰距离几乎没有影响,但男性驾驶人往往会采取更加冒险的驾驶行为,平均车头时距、车头间距以及相对速度均高于女性驾驶人。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驾车者而言,盲区就是视线的死角和意识不到的地方,通常情况下,盲区分为车内盲区和车外盲区。车内盲区有的是车辆结构形成的,有的则是人为造成的。车外盲区是因为固定或移动物体及光线问题造成的,不同车型遇到的盲区大小不同。车内盲区车头车尾的盲区车头正前方的盲区就是车前面被引擎盖遮住而看不见的地方,根据车型的不同会有2-3米的视觉盲区范围。相比轿车来说,SUV车头的盲区  相似文献   

12.
王尚义 《汽车运用》2006,(11):47-47
防止发动机过冷冬季里,发动机启动困难是最常见的故障,并且在旧车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冷启动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发动机温度太低,所以在冬季停车时要注意车头的方向,最好的办法是让车头对着建筑物,避免刺骨的寒风直接吹进发动机舱内,防止发动机被寒风吹袭而过冷。夜间停车时,可将车  相似文献   

13.
当年学驾驶时,听师傅说"超车看车头,会车看车尾",尚不以为然。经过多年印证,才感到这是至理名言。看车头看车尾,并不是要你看哪个车的引擎盖或者后备箱,"看车头"的意思是,除了看前车,还要观察所要超的前车前方的路况,是否允许超车。也就是说,超车的时候要注意被超车辆的前方是否有行人或其他  相似文献   

14.
<正>全新福克斯在外观、动力系统、科技配置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变化,让它不再只是一辆好开的运动车那么简单全新福克斯和曾经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外观方面,车头造型延续了家族式设计语言,六边形大中网和箭鱼式前大灯为车头造型带来了更多时尚感。也有了一副被俗称  相似文献   

15.
城市高架快速路与普通城市道路在车辆通行、车辆构成、管控规则等方面具有差异。其车头时距的研究方法也存在不同之处。文中分析了车头时距的构成。以成都市二环高架快速路为实例,分析饱和车头时距及不同交通状态下的车头时距。结果表明,交通流由畅通、稳定至拥挤过程中,车头时距呈现先下降,保持一定稳定性的波动后再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陈娜 《驾驶园》2010,(11):84-84
9月29日10时40分左右在江苏连云港旗台路段附近,一辆面包车与大货车迎头相撞突发车祸。当时,车祸造成面包车车头被撞严重扭曲变形,司机双腿被卡住,受伤被阔于车内,动弹不得,情况十分危急。  相似文献   

17.
《运输车辆》2010,(8):I0054-I0054
不久前,一辆“双头消防车”出现在上海街头,即使交警也被“吓”了一跳。该车行驶在马路上时,车后驾驶室也坐着2人,从后面看去,就像驾驶员在路上倒车。看到这样“危险”的行为,警车在这辆车后向驾驶室中的人示意停车,驾驶室中的人只是一个劲摆手,却没有把车停下来。看到这辆车还继续“倒车”,警车于是超越过去拦住了它。到前面才发现,原来这辆车前面还有一个车头。  相似文献   

18.
为得到一种反映交通流运行情况,适用于各种交通流状态的车辆换算系数(PCE)计算方法,结合车头时距特性分析结论,基于等效车头时距原理,对车头时距法进行改进.通过分析车头时距数据发现,小型车与大型车跟车状态数量差距较大,路段总流量平均车头时距不能体现路段中与大型车有关车辆的平均车头时距,应分跟车状态统计平均车头时距;同一路段不同交通流状态下,同一跟车状态数量相差较大,应分交通流状态分析路段PC E值.因此,用跟车状态平均车头时距代替路段总流量平均车头时距,对车头时距法进行改进.与经典的容量法对比,所提方法在各交通流状态下计算得出的PC E值与容量法计算得出的PC E值差距最大为6.40%,最小为1.57%,证明所提方法适用于各种交通状态.分析PC E影响因素发现,PC E值与大型车比例呈U型曲线关系;公交专用道路段的PC E值在各个时段均高于未设置公交专用道路段相应时段的PC E值.   相似文献   

19.
应用有限元法,对CA141型汽车车头做了静态分析,并在微机上对该车车头进行建模及后处理.给出了CA141型汽车车头部分零件的变形图,并标明了关键区位置及最大、最小应力值;还以表格形式给出了CA141型汽车车头典型零件关键区位置的5种方案的计算应力值.根据分析计算结果,对CA141型汽车车头提出了改进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0.
快速路交织区车头时距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快速路交织区中车流的频繁交织行为引发车头时距重分布现象,系统研究了快速路交织区车头时距分布的内在规律,得出了城市快速路交织区内车头时距分布随断面流率动态变化的结论。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典型城市的城市快速路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采集的代表性快速路中A类交织区中车头时距数据进行分车道分断面统计分析,拟合分析及x~2检验的结果表明断面流率小于250 veh/h时,车头时距服从负指数分布;当断面流率位于250~750 veh/h时,车头时距服从移位负指数分布,而当断面流率位于750~1500 veh/h时,车头时距则服从Cowan M3分布,为城市快速路交织区的通行能力分析、规划管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