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现代汽车前轮定位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现代汽车的高速化,前轮驱动化,超低压子午线扁平轮胎的使用,双回路制动系制动管路的对角布置及汽车急起步,急加速,急制动,急转向等工况的出现,相应地对汽车前轮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汽车前轮定位将随之发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徐进  万垂红  邵毅明  周均 《北京汽车》2005,(6):16-21,43
在ADAMS/View中建立了样车的多体仿真模型,并根据汽车中各部件之间的实际运动情况及研究需要,在部件之间加上理想的束副和必要的作用力。通过改变模型的主要结构参数,研究其与前轮定位参数,左右转向轮附加转角变化之间的关系。仿真分析的结果说明了在汽车设计的过程中。一些设计因素对汽车在制动转向时转向轮附加转角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car对某低速自卸车的前悬架进行详细的模型建立,并且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利用后处理模块得出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曲线,通过观察分析悬架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趋势,给出了造成试验车过多转向、直行失稳等问题的原因,为进一步对悬架定位参数进行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汽车主销后倾角,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前轮前束等汽车前轮定位的作用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汽车前轮定位新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汽车前轮定位的空间性和汽车技术的发展,对前轮定位的定义、作用、数值范围和检查调整提出一些较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9.
综合考虑轮胎磨损及车辆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某型汽车烛式悬架-整体式转向系统的定位参数进行了设计研究。建立了基于2阶响应面的前轮定位参数设计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前轮定位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与经验公式设计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11.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前轮摆振的非线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丽娟  林逸 《汽车工程》2007,29(5):389-392
以某轿车为例,建立3自由度整车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和数值仿真计算,详细研究整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和系统失稳后的前轮摆振特性。阐明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与前轮摆振特性同属汽车整车稳定性问题,前者是负刚度系统,后者是负阻尼系统。在一定的参数组合下,具有不同转向特性的汽车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摆振现象,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建议适当增加转向系阻尼和刚度以减小甚至消除摆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解放CA10型载货汽车前轮摆振的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欣业  贺丽娟  董正身  武一民 《汽车工程》2004,26(5):585-587,529
以解放CA10型载货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转向系统的3自由度数学模型,分别研究了轮胎特性参数、转向系统参数、悬架参数等对摆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前轮定位角对汽车转向回正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薛立军 《汽车工程》2003,25(2):198-200
利用数学方法,通过将前悬挂系统简化为相关杆系,论述了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和后倾角以及转向轮转角改变时对汽车转向回正作用的影响,并求出了使汽车具有转向回正作用时,上述有关角度之间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14.
前轮定位参数对前轮摆振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影响了前轮的几何特性,并且对摆振系统的运动,约束与受力状况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建立了包括全部前轮定位参数的前轮摆振数学模型;并在轮胎试验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前轮定位参数对前轮摆振的影响规律。本文还研究了轮胎蛇形运动频率对汽车动力学摆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方便地分析装载机工作装置性能设计的好坏,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中建立了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刚柔耦合仿真模型和性能分析所需要的测量函数。分别对其平移性、自动放平性、连杆机构的动力性、举升机构的举升性、卸料性以及传动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机构的性能优劣进行了判断。仿真结果与实际工作情况基本一致,建模及分析方法对其他类似机构的仿真研究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星齿轮机构是轮边减速器的关键部件。本文以某公司新开发的轮边减速器为模型,在SolidWorks中建立其三维模型,运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接触应力分析,查找其薄弱环节。仿真分析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为轮边减速器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轿车前梁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轿车前梁的CATIA模型建立其有限元模型。通过前悬架的ADAMS模型确定前梁的受力。应用这些方法将CAD、CAE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有限元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了检验模型的精确程度,对前梁进行了静态加载试验。结果表明计算和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轿车车轮冲击试验方法要求,建立复合材料车轮的冲击试验有限元模型,然后使用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对复合材料车轮冲击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获得了车轮上某些测量区域冲击应变的时间历程,并与结构相同的铝合金汽车车轮相同部位的应变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车轮应变比铝合金车轮小30%-40%,说明其抗冲击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