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梁桩基础设计和计算通常按相关规范给定的方法进行,规范算法不仅将空间的群桩基础完全简化成了平面问题,而且对于很多计算中的难点,规范还采用了大量的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近似。在与规范方法假定一致的条件下或在规范的框架下,如何利用有限元方法实现大型桩基础的计算分析是很有必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一个典型的群桩算例,对各种桩基础形式进行了计算和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以ANSYS为计算手段的有限元仿真算法可以使桩基础的计算更加快捷,结果更加合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桩基础的计算难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四级预测模型为基础,提出改进的完全图算法,并推导出该算法计算量的解析式,从理论上证明了改进的完全图算法性能上的提高.四级预测模型来判断两电台之间的兼容性,而改进的完全图算法调用四级预测模型来搜索出多电台间的所有可用频组,进行了小规模电台数目电子信息系统的完整电磁兼容分析,完成了系统内的频率指配.实际工程应用的结果与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3.
主要对城市公路高架桥的结构形式进行探讨,从平面布局设计方面分析了整体及分离式断面的优缺点,通过对施工特点、结构受力特性、工程造价、桥梁景观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对城市公路高架桥上、下部结构形式的选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海事责任的认定是我国海事部门的法定职责之一,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海损事故当事人对由于各自对事故的理解和判断的角度和方式各不相同,如果对海事机关就事故的认定不一致,可能会以诉讼的形式来保护自己的权利。本文试图通过对海事当局具体行政行为的分析,找到一个判断该行为是否具备行政诉讼法上的可诉性的方法,在具体海事认定过程中具有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收购报价的市场操纵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在收购者作出要约收购报价前后噪声交易量的增加以及收购活动量水平对操纵可能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在收购者报价以后是否允许其放弃该报价.当收购活动量水平较高时,唯一的均衡形式是操纵者没有利润,若允许收购者放弃报价则增加了社会盈余。当收购活动量水平较低时,唯一的均衡形式是操纵者获得利润,此时,若允许收购者放弃报价则降低了社会盈余。  相似文献   

6.
无桥台斜腿刚架桥是一种新的结构形式,由于其构造上的固有特点,进而具有力学上的特殊性质.论文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此种桥型能最大限度地限制一般斜桥的平面位移这一主要缺陷,表明这种桥型在斜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平面形式对高层建筑斜交网格结构受力性能及刚度退化的影响,开展了正八边形斜交网格结构模型的水平推覆试验,建立了平面形式为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和二十四边形的斜交网格结构,并与四边形框筒结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了平面形式对斜交网格结构侧向刚度、延性、内力、剪力滞后和屈服顺序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平面形式斜交网格结构模型的延性系数分布范围为4.27~5.22,随着结构平面边数增加,整体抗侧刚度逐渐增加,且延性越好,受力机理越合理;由于斜交网格结构主要通过斜柱传递轴力,剪力滞后效应明显比框筒结构小,随着平面边数增加,斜交网格结构受压翼缘部的剪力滞比由1.32降为0.82,平面形式为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的斜交网格结构均较平面形式为正四边形时更接近于1.00;在斜交网格结构的水平推覆试验过程中,翼缘部与腹部相交区域的斜柱先屈服,塑性变形增大,再向翼缘部与腹部中部延展,随后沿结构底部向上扩展.  相似文献   

8.
对目前工程上常用规范(图集)中的声屏障荷载取值进行对比,提出桥梁结构核算时建议采用的声屏障荷载取值计算方法.城市桥梁常见的上部结构形式有整体式和装配式两种,结合这两种上部结构不同的受力特点,通过简空间梁格模型的计算分析,阐述了不同体系上部结构在声屏障荷载作用下受影响的形式、范围及效应大小,并提出了便于简便计算的平面杆系...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现有《材料力学》平面应力状态分析中剪应力正向与空间单元体的正向不一致问题,提出了调整剪应力正向的建议,介绍了调整剪应力正向后平面应力的计算公式和应力圆的相应画法,提出了在调整剪应力正向后在应力分析教学中引入矩阵计算方法的建议.教学实践证明了改进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现有《材料力学》平面应力状态分析中剪应力正向与空间单元体的正向不一致问题,提出了调整剪应力正向的建议,介绍了调整剪应力正向后平面应力的计算公式和应力圆的相应画法,提出了在调整剪应力正向后在应力分析教学中引入矩阵计算方法的建议.教学实践证明了改进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述评形式简要介绍隧道砌结构试验研究情况,对试验工作中一些主要问题进行讨论.文中将砌试验分为原型结构试验及模型试验两大类,后者又按其目的和方法分为完全模拟试验及不完全模拟试验.原型结构试验部分通过几座试验台架实例来分析原型装配式砌结构试验中存在的问题.砌模型不完全模拟试验部分讲座了试验台架和模型材料的选择等问题,完全模拟试验部分介绍了模拟规律,简要讨论了现有各种模拟试验方式用在地下结构试验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方法对开挖边坡进行了三维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约束效应不明显的开挖边坡,边坡的初始破坏面在边坡的中部,随着折减系数的增大,边坡的破坏由边坡中部向两侧扩展,最终边坡在空间上形成匙状或贝壳状的立体土体破坏;当边坡的纵向长度与开挖深度的比值大于4时,边界约束条件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影响不大,可以近似地按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分析;对于角部约束效应明显的开挖边坡,当边坡中部剖面发生破坏,边坡角部剖面几乎也同时达到破坏,其稳定安全系数是按平面问题分析结果的1.3倍多,类似的实际问题如果按二维平面应变方法进行分析,其计算结果应用于工程设计中是偏于保守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保流线型列车头部结构与外形一致,分析了流线型头部外形与结构特点,在Auto-CAD的ARX、Ⅰ-deas的OpenⅠ-deas平台上,提出了流线型列车头部外形与结构设计制造一体化方法。它包含三个模块:一是应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线曲面造型原理进行外形设计;二是应用NURBS曲面的求交理论和三维几何造型技术进行结构设计;三是采用NURBS曲线的线段拟合理论编制结构平面曲梁数控加工模块。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按照人们的意志自由、快速地设计复杂的流线型列车头部外形,自动生成以平面曲梁构成的网格状头部结构,并针对不同的数控切割设备,生成相应的平面板梁数控加工文件;将过去传统的由设计、工艺、加工等多部门协作耗时的工作,集中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实现了列车头部设计制造一体化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4.
前言在桥梁结构静力计算时,考虑剪切变形后结构的挠度会有所增大,在传统的动力分析计算时,大部分情况下,均忽略了剪切变形的影响。但从理论上分析了剪切变形对结构动力性质的影响,但缺乏工程应用实例,本文从实例计算出发,利用有限元分析程序研究了不同的结构形式中剪切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完全竞争对经济过剩的影响.指出,当家庭在劳动市场上面临数量约束时,将导致对消费品需求减少,从而存在从劳动市场到产品市场的溢出效应;当厂商在产品市场上面临数量约束时,将导致对劳动需求减少,从而又存在从产品市场到劳动市场的溢出效应.文章从两个市场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泛非,泛与/或等基本泛逻辑的运算模型和它们的硬件电路实现方案.根据泛逻辑体系和运算的特点,泛逻辑更接近于模糊逻辑.泛逻辑中与/或运算的连续可控性在数学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并可以用多种形式如指数、多项式和三角函数等形式来实现.提出几种指数形式的泛逻辑运算模型,并通过仿真曲线加以比较,得到较理想的运算模型,从而证明泛逻辑在理论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同时介绍了一种较理想模型的硬件电路,通过测试的数据验证泛逻辑运算用模拟电路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基于平面壳元的分阶段成形结构终状态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包含平面壳元无应力状态量的结构平衡方程.以等参平面壳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单元内任意一点的无应力状态量与单元高斯积分点处无应力状态量的关系;以单元的无应力状态作为零点计算结构的总势能,并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导出了包含平面壳元无应力状态量的结构平衡方程,获得了结构终状态与平面壳元无应力状态量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当结构体系、外荷载和边界条件一定时,如能保证壳元的无应力状态量一定,则结构的终状态是一定的,与分阶段成形过程无关.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平面板尺寸、板厚、面板弹性模量以及层间接触条件等因素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的影响,初步得出了完全连续和完全光滑条件下板平面尺寸和板厚及板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断裂力学的理论,如果面层与基层完全失去粘结就可以完全消除由于基层开裂而对沥青面层的应力集中现象,但是这种方法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施的,而采用低模量的中间夹层却是可以实现的.中间夹层通常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且能承受很大的应变而不被破坏,在路面结构中它能依靠自身的塑性变形来吸收应力,不致把很大的应变传递到面层上.国内外对此类防裂措施开展了不少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完全竞争对经济过剩的影响,指出,当家庭在劳动市场上面临数量约束时,将导致对消费品需求减少,从而存在从劳动市场到产品市场的溢出效应;当厂商在商品市场上面临数量约束时,将导致对劳动需求减少,从而又存在从产品市场到高层到劳动市场的溢出效应,章从而个市场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