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正>故障现象:一辆依维柯汽车,发动机大修后,其功率比原来明显增大,并出现排气管冒黑烟现象。故障检查:开始判定为喷油提前角过大所致,但调整喷油提前角后故障现象并没有消失。又怀疑系  相似文献   

2.
薛友  李鹏 《汽车运用》2012,(8):49-49
故障现象:一辆依维柯A40.10型汽车,发动机大修后功率比原来增大,但是排气管有冒黑烟现象。故障检查:开始判定为喷油提前角过大,但调整喷油提前角后故障并没有消失。又怀疑喷油泵的喷油量过大,按规定重新调试油泵后故障仍未排除。最后拆  相似文献   

3.
陆刚 《汽车运用》2013,(4):44-44
柴油机在运转时.汽缸内发出有节奏的清脆敲击声,并伴随有排气管冒黑烟现象,或汽缸内发出低沉而不清晰的敲击声,并伴随有排气管冒白烟现象,则说明柴油机喷油时间过早或过迟。故障排除时,松开高压泵联接盘螺钉,调整喷油提前角。  相似文献   

4.
故障现象1997年2.4L改舵佳美,大修后急加速时,发生“回火”、“放炮”等现象。故障排除造成发动机出现“回火”、“放炮”可能是混合气过稀、点火系统有问题或点火提前角过大。造成混合气过稀情况有两种:①进气系统正常,喷油器喷油过少②油路正常,而进气系统有问题。先用正时枪  相似文献   

5.
UCF20底盘,装备1MZ发动机,行驶里程180000km。故障现象:客户说,在别的汽修厂清洗油、电路,并换过正时皮带后,便出现不加速和发动机故障灯常亮的现象。故障诊断:首先接上诊断仪读取故障码为41号故障码,含义是节气门传感器不良。清除故障码,可41号故障码根本清不掉。询问得知,节气门传感器已经换过。在怠速时,点火提前角1O°,节气门开度0°,空气流量传感器信号1.0 V,怠速开关状态为闭合。发动机加速到2000r/min时,点火提前角变化不大,空气流量传感器信号、喷油脉宽、节气门开度这几  相似文献   

6.
对对置活塞二冲程缸内直喷汽油机缸内流动、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研究喷油定时和点火定时对混合气的形成、燃烧过程和整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增大,火焰发展期缩短,快速燃烧期先减小后增大,而在喷油提前角为100°CA时达到最小值;随着点火提前角的增大,火焰发展期延长,快速燃烧期先减小后增大且在点火提前角为20°CA时达到最小值。因此,喷油提前角100°CA、点火提前角20°CA为最佳匹配。此时,可实现点火时刻的均匀混合;同时具有较短的火焰发展期和快速燃烧期,所对应的缸内平均指示压力较高,指示燃油消耗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NO_x,HC,CO和烟度排放模型,研究燃料替代率和喷油提前角对发动机可靠性和排放的影响。以发动机可靠性作为优化约束条件,兼顾动力性和排放,对各工况的替代率和喷油提前角进行优化。把优化后的替代率和喷油提前角脉谱图嵌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中,通过台架试验对替代率和喷油提前角进一步优化,最终得到满足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的最优替代率和喷油提前角。  相似文献   

8.
在一台由柴油机加装天然气供给系统改装而成的双燃料发动机上进行试验,分别研究了EGR率和过量空气系数(a)随喷油提前角变化对双燃料发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GR率为0时,a过大导致热效率降低。增大喷油提前角使着火提前,燃烧得以改善,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高燃烧压力提高,热值折合燃料消耗率降低。喷油提前角一定时,最大压力升高率、最高燃烧压力随EGR率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热值折合燃料消耗率先降低后升高,EGR率为20%时热值折合燃料消耗率达到最低值。采用EGR技术能有效降低NOx排放,但HC,CO,CH4和炭烟排放随着EGR率的增大而增大;增大喷油提前角使缸内柴油预混燃烧比例增加,HC,CO,CH4和炭烟排放降低。因此,采用EGR时应适当增加喷油提前角。  相似文献   

9.
故障现象:一辆奔驰300E直列六缸柴油机轿车,大修后无法顺利启动着车。但用化油器清洗剂喷进气管内,可启动着车,但踏下加速踏板加速无力、排气管冒黑烟,怠速时容易熄火。故障诊断:此现象很明显是柴油机喷油正时滞后,一般柴油机的喷油正时应该比汽油机点火正时要提前  相似文献   

10.
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的性能诸如功率、热效率、油耗、废气排、噪声等)影响很大,因此,为保发动机有良好的性能,喷油提前必须调整至最佳位置。喷油提前实际上是由喷油泵的供油提前来保证的。喷油提前角需要适时调整为保证柴油机具有最佳的工状态,就要确定一个最佳喷油提角。对任何  相似文献   

11.
二级可调增压器旁通阀与喷油参数调节规律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巍  赵永  樊丰  刘福水 《车用发动机》2013,(1):66-69,74
利用Wave仿真软件建立了某二级可调增压V型8缸电控单体泵柴油机的仿真分析模型,应用台架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标定,以最佳燃油经济性为目标,计算了外特性条件下排气旁通阀开度与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两者的优化匹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旁通阀阀门开度及喷油参数直接影响二级可调高增压柴油机系统的燃烧和换气过程;高转速高负荷工况时需要打开排气旁通阀,并适当增加喷油提前角以降低过高的排气背压,减少泵气损失,且转速越高放气阀开度越大、喷油提前角越大;中低转速高负荷工况时,排气背压低于进气压力,泵气损失功小,不需要打开排气旁通阀,并且应适当减小喷油提前角。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日产柴油机电控喷油定时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喷油提前角控制原理,介绍了基本喷油提前角的检查与调整方法,给出了电控喷油定时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及传感器、执行器的检修与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某4缸、增压直喷柴油机为样机,利用专业试验台架,对样机的喷油提前角和EGR阀开度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标定,使样机的排放指标达到欧Ⅳ排放标准.验证了喷油提前角和EGR系统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找到了使发动机排放达到最理想状态时的最佳喷油提前角和EGR阀开度.  相似文献   

14.
EGR对车用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某废气涡轮增压和高压共轨小型4缸柴油机国Ⅳ排放达标工作,进行了计算机在线实时控制EGR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EGR对NOx、烟度、排气温度、燃油消耗率的影响规律,并对EGR率与喷油提前角的匹配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为降低柴油机NOx排放,不同工况应采取不同的EGR率;烟度、排气温度、燃油消耗率均随着EGR率的增加而增大;EGR率和喷油提前角应实现良好的匹配,才能保证NOx排放和燃油消耗率都能达到要求,其中小EGR率匹配小喷油提前角,大EGR率匹配大喷油提前角。  相似文献   

15.
<正>车型:配置4G69S4M发动机、自动变速器。VIN:LGWEF4A51EF××××××。行驶里程:470km。故障现象:仪表上发动机故障灯常亮,并伴有发动机间歇性抖动现象。故障诊断:使用诊断仪读故障码为P0300,发动机随机/多缸失火。此故障可能有以下故障原因:(1)喷油器故障导致喷油过多或过少。(2)喷油器到发动机ECU的线路或插接件故障导致喷油不正常。(3)发动机ECU控制喷油部分  相似文献   

16.
柴油发动机工作时,经常发现机体温度升高,排气管冒黑烟或白烟,耗油量增大,动力不足,易熄火,熄火后起动困难,甚至无法起动.造成这种故障现象的原因往往是供油提前角过小.柴油发动机工作时出现供油提前角减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一辆2003款、发动机型号为465Q5的长安之星,行驶里程为4.8万km,更换活塞环后出现怠速不稳的现象。故障诊断与排除首先,检测发动机的真空度:在110~131kPa之间游动,有时还出现大幅下跌的现象;同时发动机转速也随之波动。用正时灯观察点火正时,点火提前角在上止点前20°左右。从检测数据上看,进气管的真空度偏低,点火提前角过大。用检测仪读取故障码,显示00518、00533、00519三个故障码。清除后,显示系统正常无故障码。熄火后再启动,故障码没有再次出现,说明原来的故障码是历史故障码,与现有故障无关。数据流见表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主喷射提前角和后喷射提前角对Ricardo Hydra单缸柴油机动力性能及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该柴油机主喷射提前角为11°、后喷射提前角为3°时,柴油机最高爆发压力与采用单喷射时最高爆发压力相差不大,但平均有效压力却提高明显;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后移,烟度排放增加,NOx排放减少,HC排放增加.分析了主喷射和后喷射时该柴油机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一台四缸涡轮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不同喷油提前角时燃用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与柴油混合燃料和柴油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和排放特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于BDO和BDG25混合燃料,喷油提前角提前2°时动力性最好;对于BD100燃料,原机的喷油正时动力性最好;随喷油正时提前,3种燃料比能耗减小、碳烟排放减少、NOx排放增大;在高转速时HC和CO排放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0.
故障现象:一辆东风EQ1118G型汽车,出现发动机功率不足、行驶无力现象。故障检查:经检查,油箱柴油数质量正常,低压油路无阻堵,气门间隙与供油提前角均符合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