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以5-氨基四唑为原料,经甲基化和硝化反应制得1-甲基-5-硝亚氨基四唑,然后与氨基胍碳酸氧盐反应得到1-甲基-5-硝亚氨基四唑氨基胍盐.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物料摩尔比、碱用量和溶剂用量对甲基化反应的影响,优化后产率达44%;还考察了硝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对1-甲基-5-硝亚氨基四唑合成的影响,优化后最高产率为81%.并通过1HNMR、IR、MS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麦谷蛋白的酶解效率,采用超声波-离子液体预处理麦谷蛋白.在单因素影响试验的基础上,以水解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离子液体辅助麦谷蛋白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最优条件下麦谷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麦谷蛋白水解度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离子液体体积比、超声波功率、料液质量浓度、超声波处理时间.超声波-离子液体辅助麦谷蛋白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87. 7 W、超声时间6. 3 min、水/离子液体体积比值0. 85∶1、料液质量浓度20 g/L,在此条件下,麦谷蛋白水解度实际值为10. 67%±0. 046%,与预测值基本一致.抗氧化试验表明,超声波-离子液体处理后,麦谷蛋白酶解产物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和螯合Fe2+能力分别比处理前提高了28. 45%和14. 52%,其还原力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3.
以二苯胺(DPA)和二异丁烯(DIB)为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液态烷基化二苯胺抗氧剂.采用气相色谱对产物组分进行分析并与国外进口样品比较,探求最佳合成工艺.文中主要探讨了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合成工艺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液态烷基化二苯胺的最佳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4.
2,6-二苯基苯酚中间体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以环己酮为原料进行自缩合反应合成2,6-二苯基苯酚中间体三聚酮。考察了使用不同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移除反应生成水等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试验表明,在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75℃,反应时间2.5h-3h条件下,环己酮转化率达到80%,三聚酮收率达到38.9%,三聚酮选择性达到48.4%。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苯丙酮在手性胺膦配体与[IrHCl2 (COD)]2组成的催化体系下不对称转移氢化合成(S)-(-)-1-苯基-1-丙醇的反应,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n(底物):n(铱催化剂)、n(铱催化剂):n(手性配体)和碱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异丙醇中,利用该体系催化苯丙酮反应6h后,反应转化率可达94.5%,对映选择性(ee)达96.0%.  相似文献   

6.
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生成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某水厂的水为试样,研究了反应时间、水中有机物浓度、反应温度、pH、氨氮浓度和溴离子对三卤甲烷消毒副产物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氨氮对三卤甲烷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外,其它的影响因素都有利于三卤甲烷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以笼形八聚(二甲基硅烷基)倍半硅氧烷(Q8M8H)、烯丙醇、α-溴代异丁酰溴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和酯化反应合成了八聚(2-溴-2-甲基异丁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OBPS)星型引发剂,并通过FTIR、1 HNMR、29SiNMR和GP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溶剂、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结构和产率的影响.酯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四氧呋喃(THF)为溶剂,0℃反应3h,室温反应20h,产率可达85.0%.  相似文献   

8.
通过液相化学法,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硝酸银为氧化剂,通过调节分散剂的种类、分散剂的用量、反应加料方式、反应溶液的pH值等反应参数,可控地制备了超细银粉。进一步通过粒径分析仪、比表面积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了产物的物相、形貌、分散性和分布状态等特征,重点研究了反应过程与产物的相关性,为超细银粉在光伏、微电子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舰船科学技术》2015,(7):10-13
离子液体由于其不挥发、不燃和热稳定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专业领域。近年来,在藻类处理领域,离子液体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性地介绍近5年离子液体在藻类油脂提取、藻类其他物质提取和藻类提取物加工等几方面的应用,具体说明离子液体作为溶剂、萃取剂和催化剂的使用情况。表明了离子液体在藻类处理及相关领域的优势,与传统工艺方法相比较,显示出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最后就离子液体的潜在毒性,提出了离子液体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三甘醇苯并[5,6]香豆素-3-甲酸酯(Ⅳ)并经1HNMR、13CNMR、FTIR、MS及元素分析确证.化合物Ⅳ和三甘醇二苯并[5,6]香豆素-3-甲酸酯(V)发出蓝色荧光,它们的最大发射波长λem受溶剂极性影响较小.甲醇和乙醇能使V的荧光强度增强,二甲亚砜是该类物质的荧光猝灭试剂.在乙腈中,Ca2+能使化合物Ⅳ荧光强度降低30%,而使化合物V荧光强度增大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