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其商业空间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要。大型铁路客运站商业空间的核心是商业空间的有效利用和商业收益的增加。根据成本效益的原则,从缩减投资成本和增加收益两方面来探讨大型铁路客运站商业空间的设计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通过商业空间与客运站空间的一体化设计、立体集约化设计、节能设计达到缩减成本的目的;同时通过充分发挥大型铁路客运站作为"城市综合体"的作用,控制合理的商业空间规模、布局及经营范围来增加大型铁路客运站的收益。只有提高了商业空间的效率,大型铁路客运站商业空间才能发挥出增加铁路收入、吸引顾客、提高服务和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极端降雨天气的频发,对铁路建筑工程的雨水排放设施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确保铁路旅客运输的安全,针对铁路客运站的雨水排放系统设计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出现的排水问题,从影响客运站排水的选址、车站排水系统设计、排水出路设计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提出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3.
铁路客运枢纽物业开发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随着铁路建设由计划性向市场性的转变,传统的铁路客运枢纽建设开始逐步引入物业开发的理念。通过借鉴国内外交通枢纽开发及运营的经验,并分析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铁路客运枢纽物业开发需求与商业策划、交通流线设计、建筑空间设计密切结合,提出将铁路客运站与周边城市空间整体进行物业开发规划设计,成为城市经济的增长引擎。  相似文献   

4.
从上海铁路枢纽客运站的布置、客流量的猛增,论述了上海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规划如何与铁路客运站的相互配合,以达到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铁路客运站信息系统存在的分散管理、多渠道发布等问题,提出构建客运综合指挥控制系统.介绍系统的设计、结构、功能及实现.  相似文献   

6.
城际铁路客运站道岔型号选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际铁路客运站咽喉区可选用12号或18号单开道岔,从接车时间的不同、满足3 min追踪时间间隔要求、动车以相应速度通过的舒适性、对车站站坪长度及车站平面布置的影响、节省工程投资及运营维护成本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对城际铁路客运站道岔型号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铁路客运站房是铁路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具有公共空间大、人流密集、建筑能耗大、舒适性要求高等特征。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建筑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建筑设计中应根据铁路客运站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充分考虑建筑朝向、日照以及与周边建筑的空间关系等因素,通过在铁路客运站房设计中对建筑、结构、设备、电气等专业采用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使之逐步成为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达到建设绿色建筑节能型铁路客运站房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开通了一批高铁线路和新站,但部分高铁线路运量增长低于预期,未能实现盈利。参考国内外铁路客运站选址并结合铁路宁波站选址实例,着重从铁路客运站选址,结合站点布设、运营模式,探讨促进铁路运能效益发挥,并在规划引导、站点布局、科技应用、成本控制等方面对完善铁路客运站选址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铁路客运站不同运输生产车间信息孤岛日渐增多等情况,在站务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技术与安全闭环管理理念,设计了一套以重点事项为中心,适用于铁路客运站重点事项提醒系统,与传统管理流程相比较,重点事项提醒系统具有计划性强、安全标准高、通知时段超前等特点。通过铁路客运站重点事项提醒系统的开发试用,达到减少运输生产车间信息孤岛的预期效果,为铁路客运服务由“数字车站”向“智慧车站”的演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定义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高聚集人数是铁路客运站设计的重要指标,是研究铁路客运站站舍能力与规模要求的核心。现行《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中对于最高聚集人数的定义存在着不符合最高聚集人数产生的背景、对应的计算方法有歧义、数据不易统计以及计算结果不适用等不足。在对现行定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相对于计算公式更为合理的定义,以此避免计算方法的歧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