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测度区域物流系统成长水平,在将物流系统分为物流功能系统、物流网络系统、物流需求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物流企业竞争力、货物周转量等13项指标构成的测度指标体系,并用熵权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区域物流成长水平进行评价,构建区域物流成长水平测算模型.通过计算序参量成长指数推算子系统成长指数,测度物流系统成长水平.模型应用于环渤海地区,其中山东的物流系统成长水平最高,成长水平最低的是河北省,原因在于其区域物流需求子系统得分较低.结果表明,模型能较为客观地测度区域物流系统成长水平,识别物流系统薄弱环节,为物流系统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福州市市区以及市辖2市6县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等相关数据进行计算,通过1990年来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指标分析了福州市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通过各研究单元人均GDP的对比、相对发展率等指标从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及产业结构方面分析了区域经济的空间差异,并分析了空间特征。从自然地理环境、区位和交通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和人才以及政策因素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从优化区域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及强化政府职能作用,加强宏观调控方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区域物流系统动态学模型的建立与合理性检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前,对区域物流系统进行有效研究的方法与手段较少,系统动态学与区域物流系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新的尝试,章结合系统动态学与区域物流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区域物流系统动态学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了合理性检验,证明系统动态学是研究区域物流问题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构建高速公路发展阶段划分指标体系,分别从路网规模、路网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3个角度对中国各省高速公路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提出高速公路面积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综合密度、α指数、β指数等9项指标,以2010年30个区域截面数据为样本,采用钱纳里工业化发展理论、国土系数模型、生长曲线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指标进行计算、调整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高速公路发展阶段可划分为成熟、完善、发展、起步等4类区域,各省高速公路发展水平极不均衡,按照从东部到西部逐级递减.  相似文献   

5.
区域物流若干理论与应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探讨了物流、区域物流等的内涵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从企业物流走向区域物流是物流发展必然趋势的观点,研究了区域物流动作的基本模式,最后,概括总结了运输企业作第三方参与区域物流活动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将系统动力学理论应用于区域综合货运系统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定量分析中,通过分析货运供需系统因果关系,研究货运需求、货运缺口、经济发展、运输投资等系统影响因素之间的反馈环路。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流图,构建货运系统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分析了运输投资比例、产业结构等与货运生成总量及货运缺口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比例的提高,能有效改善货运供给能力的不足,使得货运缺口减小,促进经济的增长;第1、2产业对于货运生成总量的贡献较大,第3产业对货运生成总量的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径向基函数网络的区域物流能力组合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强劲的推动作用,为准确地预测区域物流能力大小及其变化趋势,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预测模型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有效地结合起来,综合了灰色系统贫乏数据建模的优点和神经网络特有的高度非线性映射能力,构建了基于灰色径向基函数网络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然后,以四川省1997-2005年的物流能力量化值为基础,对2006-2008年的四川省物流能力值进行了短期预测,并分析了预测结果的合理性。研究表明,该组合模型优于任何单一灰色预测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区域物流能力的变化规律,在小样本、贫信息的条件下,仍然能得到合理精准的预测结果,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区域经济收敛理论的基本假定,利用统计计量模型,对浙江省1978—2007年11个区域的人均GDP进行收敛性检验。实证表明,1978—2007年,浙江区域人均GDP增长在总体上存在α-收敛和绝对β-收敛,但浙北、浙东北、浙东南和浙西南内部并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区域物流成本的测量与分析是考察一个地区物流水平的关键问题,合理地计算和预测物流成本可以使各级政府对物流发展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本文提出了适合中国地区的物流成本的较合理的测算方法,以吉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采用改进的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对吉林省的物流成本进行预测,取得了满意的预测结果。研究表明控制物流成本仍然是振兴区域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道路作为城市下垫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面积比例、材料组成和路域植被状况对于城市温度场及人体热感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基于ENVI-met构建了包含城市道路场景的微区域模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道路面积占比、路面反射率、路面导热系数、路侧植被覆盖率等对城市微区域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路面温度以及人体生理等效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城市道路面积占比增大20%时,空气温度升高值可达2.42℃;高反射率路面在14:00的空气温度比普通路面低1.38℃,但夜间的降温效果不突出;低导热系数路面能够有效降低夜间的路面温度与空气温度;在路侧增加10%植被覆盖率可使空气温度降低3℃~4℃,生理等效温度降低0.3℃~1.4℃;关联性分析表明导热系数与空气温度的相关系数为0.714;增加路侧植被覆盖率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成本增加为0.218%。总体上,城市道路面积占比越大,城市热岛效应越明显,但这一规律不是线性的;高反射率路面能够有效降低空气温度,但不能提升人体热舒适性;导热系数与空气温度关联性最高,低导热系数路面对城市微区域夜间温度和室外热舒适性较为有利;增加路侧...  相似文献   

11.
孙斌  邹国平  俞礼军 《公路》2011,(4):123-128
区域公路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的课题是交通领域中未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原理与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区域公路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的公路交通投资与GDP总量之间均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相同阶段经济增长与公路交通投资的相互之间推动作用不同.1978...  相似文献   

12.
商业地产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对商业地产的发展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相互影响,从商业地产的开发与经营情况也可看出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建立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12年新疆15个地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南北疆地区之间和内部各地州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建议从国家、自治区和地州层面采取措施促进新疆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区域物流枢纽城市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物流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区域物流发展规划体现出层次性和规划的重点,为此本文提出了物流枢纽城市的概念和以其为中心的区域物流规划思路,再应用增长极理论主要研究了物流枢纽城市的作用机理和规划原则,然后结合灰色聚类法提出了物流枢纽城市的规划方法,最后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外高桥功能区域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大功能区域之一,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主要的集疏运物流中心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外高桥功能区域道路网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目前现状路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高峰时段道路拥堵严重,影响了地区物流经济的发展。该文通过对地区路网规划和现状的调查,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发生的原因,并通过研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从2012年四季度到2013年1~5月份逐步复苏,GDP平均增速回升到8%.迹象显示,201 3年我国经济进入稳态增长周期,基础建设投资迎来机遇期.去年以来,国家的宏观政策开始从防通胀向稳增长转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仍然有效,国家经济软着陆基本成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基建投资仍是实现今年经济弱复苏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尚未完成,投资主导的发展模式没有改变,发改委预期201 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18%,加上换届后各级政府的投资意愿较强,201 3年财政预算赤字达到1 2000亿元,较201 2年增加4000亿元,为政府投资的加码提供了支撑.因此,2013年国家与地方的基建投资将继续发力.  相似文献   

17.
物流业作为经济体系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实现其发展质量提升对物流业自身转型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成本、效率、服务水平、绿色化水平、集中度、标准化水平、区域平衡性7个维度构建了物流业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选用2009—2018年我国物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主客观组合赋权与TOPSIS法结合评价了物流业发展质量水平,再从物流业技术创新资本投入、人力投入、创新产出3个维度,采用TOPSIS法测度了物流业技术创新能力,然后用可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估计了技术创新能力对我国物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质量指数总体呈递增趋势,先稳定在0.2~0.4之间,后显著提升到0.838;物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在小幅波动后稳步递增,由0.072上升到0.79;物流技术创新对物流业发展质量有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指数每增加1,物流质量发展指数平均增加0.77,尤其对物流业效率及区域平衡性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物流技术创新能力指数每增加1,物流业效率平均增加1.598 8,区域平衡性水平平均增加1.176 7。  相似文献   

18.
司康 《汽车与配件》2006,(35):24-27
商用车,尤其重货是世界各国当代主要的物流工具,美国的公路货物运输占货运总量的80%。我国的公路货物运输占货运总量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近年已达70%,但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高达20%以上,比发达国家高  相似文献   

19.
物流中心城市的正确选取对于充分发挥其物流积聚效应,带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应用多级模糊评价方法对其所辖各城市进行综合评判,根据综合指数的大小排序、综合指数拟和曲线选取区域物流系统的中心城市和结点城市。  相似文献   

20.
一个地区物流环境的好坏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其物流发展的整体能力和水平,而区域物流效率和区域物流服务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物流环境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物流效率和物流服务质量对区域物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更具现实性.在方法层面:首先从区域物流环境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DEA-熵权法的集物流企业自身能力因素与区域物流环境因素为一体的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