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由广东东莞卢森宝亚永强消防汽 车 有 限 公 司 研 制 开 发 的YQ5245XXY 翼开式消防器材运输车,是运输消防器材、物资的理想工具。该车采用CXA34T(6×4)(或其他同类)底盘,动力强劲;采用先进的翼开式厢体结构,可充分利用厢体空间,方便装卸,获得良好的密封性能,极大地实现集约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进翼开式9.8m厢体结构所存在的较大变形、弯曲及褶皱等缺陷,通过CATIA软件建立了实体模型,并用HyperWorks软件建立了厢体有限元模型,对厢体进行了结构强度计算,验证了现结构存在强度问题,并提出了结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前扩展厢体在各种通讯车、指挥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存在空间使用浪费较大的现象.通常,当扩展厢体展开后,厢体和地板会形成一个平面以增加车内的有效空间,当厢体收缩时必须将地板掀起,否则会和移动的厢体形成机械干涉,而这样的掀起式地板就会造成整个地板空间的浪费;即便厢体展开后可以在地板区域放置一些移动式设备或座椅等,但每次厢体操作必须将移动式设备收起,造成很大不便.为此,笔者通过在厢体内采用整体式地板升降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以上问题.此外,还增加了报警系统,可预警行车时扩展厢为伸出状态或未收缩到位,或厢体舱门未关闭等给行车带来的安全隐患,增加了系统安全性.因采用PLC控制,所以本系统可靠性高,易于操作,在扩展厢体控制系统中能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中旨在探讨在采用表面气膜减阻方法时,不同小孔直径对厢体表面气膜减阻效果的影响。首先,通过CFD仿真定性分析小孔直径对厢体表面气流分布的影响,发现随着小孔直径的增大,厢体表面气流分布的扩散现象愈加明显。然后,在可变风速测阻装置中,以表面无喷气小孔的厢体模型作为对照模型,分别对具有5种不同小孔直径的厢体模型进行风阻测试,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气膜减阻效果随着小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强。为气膜减阻在厢体表面减阻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韩林 《汽车与配件》2013,(47):40-42
当今的城市垃圾运输车一般是与垃圾压缩中转站配套使用的专用车辆,具有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紧凑;装卸垃圾自动化;使用效率高,厢体轻量化设计、运载量大、封闭性能好;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可以机械化自动装卸垃圾,实现垃圾密封化运输,有效地防止垃圾对人和环境的污染,提高汽车的运载效率。城市垃圾运输车向环保密封方面发展是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运输状态下SX2180扩展厢式的车厢体进行了模态分析,计算得到了厢体低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通过对几种改变结构后厢体的分析计算,为解决厢体结构的共振问题和改进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容量UPS电源车在首次设计制作中,发生骨架强度不够、厢体变形的情况,在对厢体骨架进行加固后,厢体再未发现变形情况,针对此次厢体变形整改情况建立加强前和加强后厢体骨架模型,运用ANSYSWorkbench对厢体骨架进行预应力模态分析,通过分析有限元仿真结果,对比厢体骨架在方案改进前后的应力和应变,得出厢体改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王传妹 《专用汽车》2001,(1):16-16,24
针对目前采用钢板、铝板、复合材料板、铝塑复合板和布帘作厢体材料的五种厢式货车产品,分别介绍了其厢体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魏龙 《商用汽车》2013,(2):98-99
2012年11月6日,包头市九原区政府在包头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我国首辆8.6 m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厢体自卸车新闻发布会.该全碳纤维复合材料自卸车的诞生,开创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国内重卡货箱上应用的先河,使我国复合材料技术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应用实现了新的跨越.该车由包头德翼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包头德翼)、北京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方合作、共同研发.  相似文献   

10.
新闻     
《汽车与运动》2009,(1):15-17
斯巴鲁发布2009款Impreza翼豹2008年11月18日,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在广州隆重发布,包括手动版、运动版、运动导航版和Impreza WRX在内的2009款Impreza翼豹三厢版车型。其中Impreza WRX车型配备了斯巴鲁2.5L、16气门、涡轮增压水平对置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达169kW,具有如拉力赛车般的性能表现。4款车型的价格为:2.0R三厢手动版20.98万元、2.0R三厢运动版22.98万元、2.0R三厢运动导航版24.48万元、Impreza WRX车型33.98万元。  相似文献   

11.
陈静  彭博  王登峰  唐傲天  陈书明 《汽车工程》2020,42(2):257-263,277
对某电动汽车的电池箱进行轻量化设计。因上箱体主要作为密封件,故采用结构优化的轻量化方案,而下箱体主要作为承载件,因而采用碳纤维替换原始材料的轻量化方案。在碳纤维结构下箱体的轻量化设计中引入了多目标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轻量化方案在减轻质量的同时,还有效提高了电池箱的刚度和模态频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类分析法中的谱系聚类对厢式车厢内包装箱装载的方案进行了研究,并以聚类结果为四类箱子为例探讨了具体的摆放方案和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最终提出了一种合理的装载方法,对今后厢式车厢内装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于占波 《商用汽车》2012,(19):52-56
走得稳才能走得远.在利用1年多的时间顺利完成市场导入之后,江淮星锐推出了其第2个产品系列星锐5系.9月15日,在星锐5系上市前一天,记者在苏州对这款车型进行了试驾,这也是《商用汽车》杂志在半年内第2次试驾星锐.首次试驾的是一款星锐专用校车,当时我们关注的重点是星锐是否符合校车的各种标准要求,并对这款车型的各种性能进行测试.而此次对星锐5系的试驾,由于省却了各种测试环节,我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驾乘感受方面.  相似文献   

14.
景德镇市白鹭大桥主桥系3跨连续独塔单索面竖琴式无背索斜拉桥,钢塔钢箱梁,塔梁墩固结。跨径组合为45m+120m+45m。白鹭大桥在建筑景观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充分利用桥梁结构自身独特而又富有韵律的特点,将大桥变成从昌江中展翅起飞的白鹭造型,结构和建筑设计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同时,主梁采用顶推施工,主塔采用竖拼竖转施工工艺,国内极为少见。就此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主桥的总体布置、主题结构、建筑景观等方面的设计以及关键技术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电池包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其中下箱体及模组安装板是电池包的主要承载部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代替原不锈钢材料对下箱体及模组安装板进行轻量化设计。上箱体兼顾到制造成本问题,使用原不锈钢材料。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池包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同时,相比于原不锈钢材料,电池包重量指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纯电动汽车因其清洁、无污染的特性,成为各国研发的重点方向。其电池包是整车的核心部件,起承载和保护动力电池组的关键作用,其结构设计的轻量化是汽车轻量化、提升续驶里程的关键途径。电池包服役过程中需承受来自地面的各种冲击载荷,箱体结构的强度、刚度及安全性等均会对电池包性能产生影响。通过总结不同品型电池包在结构设计、材料选用、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4个方面的性能参数,从这 4个方面比较了不同轻量化设计电池包对材料的性能要求,评估了不同材料的轻量化效果,为选用合适的轻量化材料用于电池包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某商用车重量,提升其轻量化性能;对其导流罩使用轻量化材料,进行轻量化设计,在保证性能与标杆产品持平的前提下实现重量降低.标杆产品使用SMC,轻量化材料使用PDCPD.PDCPD材料刚度低于SMC材料,为保证产品刚度,首先以刚度目标为导向,使用仿真优化辅助产品结构设计,实现产品刚度性能达标.产品刚度性能达标后,局...  相似文献   

18.
汽车轻量化已成为当前汽车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降低汽车制造中消耗量最大的钢板质量以及如何使用其它轻质材料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具有轻量化、高强度化、高防锈能力和减振性能等的轻质材料不仅可以保证汽车的各项性能要求,而且能有效地减轻汽车自身的质量。文章介绍了各种金属材料的优点和性能以及其在车身构件中的应用,阐述了当前世界汽车材料技术发展的5个主要特征,指出钢铁材料和轻金属材料向着安全、环保、节能及舒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开裂和铺装层易损的难题,提出钢-ST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方案。此结构方案应用于含有钢箱梁栓接的旧桥桥面维修时,螺栓连接区域由于存在拼接钢板,导致局部接头区域STC层厚度骤减,刚度下降,受力变形趋于不利,易出现早期开裂现象,需进行局部优化设计。针对这一问题,就接头区域局部提出2项强化构造措施(①局部加密剪力钉、②部分纵向钢筋与拼接钢板局部焊接),并进行足尺条带模型试验。以礐石大桥螺栓连接区域为例,对拟同时采取上述2项措施的情况进行验算。研究结果表明:2项措施均在不同程度上阻滞了STC层顶面接头区域内微裂纹宽度的发展,延缓了开裂,尤其当采取第2项措施或同时采取2项措施时,STC层顶面接头区域晚于一般区域开裂,即接头区域不再是设计计算中需要控制的不利区域;STC层顶面可能出现的最大拉应力为11.5 MPa,小于试验开裂荷载对应的名义开裂应力17.7 MPa,满足设计要求,即钢-ST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方案应用于礐石大桥桥面维修可行。  相似文献   

20.
王培祥 《商用汽车》2012,(19):72-73
2012年9月26日,由南京依维柯打造的首款自主研发高端轻卡——"超越",在其南京江宁工厂下线.上汽集团副总裁、南京依维柯公司董事长肖国普,依维柯全球副总裁FabioMingrino,南京依维柯公司总经理周亮,南京依维柯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倪锋等领导出席仪式并致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