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运用频谱分析仪和高频电磁场强度频率分析仪对运行中的地铁司机室射频电磁环境进行实测,并采用基于有限元法的高频结构仿真软件对2大系统天线和司机室进行建模仿真。对比分析测量数据与仿真结果,并与国际标准中电场强度的职业暴露限值进行对比,评估地铁司机室射频电磁环境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实测得到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天线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天线各自单独辐射作用下,司机室射频电磁环境中的电场强度分布区间分别为0.006~0.109和0.016~0.127V·m-1,对应的仿真结果分别为0.005~0.12和0.015~0.13V·m-1,验证了HFSS软件评估射频电磁环境电磁暴露安全的可靠性;2大系统天线共同辐射作用下司机室内电场强度分布区间为0.01~0.19V·m-1,说明不同系统天线共同辐射作用形成的射频电磁波并不会使司机室内的电场强度发生较大的变化;与国际标准中电场强度的职业暴露限值对比,表明2种辐射源无论是在单独作用下还是在共同作用下,地铁司机室的射频电磁环境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评估典型地铁站台射频天线对乘客电磁暴露的安全性,设计地铁站台无线通信系统吸顶天线和乘客人体模型,利用基于有限元的电磁仿真软件,构建吸顶天线辐射下的地铁站台乘客候车电磁环境模型,研究候车乘客的公众电磁暴露问题。结果表明:天线分别工作在900和2 440 MHz时,人体组织的平均比吸收率最大值分别为4.441×10-7和1.165×10^-6W·kg^-1,电场强度最大值分别为0.139和0.148V·m^-1,平均比吸收率在人体组织内的衰减均大于电场强度的衰减;2 440MHz时的射频电磁能量在颅内的穿透能力小于900MHz时;所有计算值均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制定的公众电磁暴露限值,说明地铁站台射频天线对乘客的电磁暴露不会构成健康威胁。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空气动力学理论,运用仿真软件,对建立的不同列车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在同等条件下,快速地铁列车不同司机室头型在运行中的动力学特性、气动特性、压力分布及空气阻力,对快速地铁列车司机室头型的研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地铁列车在重载条件下列车的碰撞响应,尤其是司机室前端破坏程度,基于EN 15227对地铁车辆碰撞的相关规定,建立了地铁列车碰撞有限元数值模型,根据列车不同的载荷状态和被动列车是否施加停放制动,给出了3种不同工况,研究地铁列车在超载状态与标准规定状态下的司机室前端损伤程度和车体结构的耐撞性。计算结果表明:当载荷作为唯一变量时,司机室前端在超员载荷下所被压缩的距离是标准条件下的5倍左右;而当初速和载荷为定量时,施加停放制动的被动车碰撞破坏更为严重,碰撞界面的车钩和防爬吸能装置均走完全程,被动车司机室前端的压溃区几乎达到吸能极限,若再次加大速度或载荷即会对司机的生存空间造成威胁,故有必要在碰撞标准中考虑超员工况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印度金奈地铁花费147亿印度卢比(3.168亿美元),选用从阿尔斯通公司购买的42列4辆编组列车。每列车包括司机室身后的头等舱可以容纳共计1 276名乘客。不锈钢车体带有通过台、空调、电子地图、广播系统和闭路电视。这个价值1 460亿卢比的地铁计划,用于建设2  相似文献   

6.
成都地铁车辆司机室侧门结构及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地铁车辆司机室塞拉门的结构,分析了司机室侧门在运用中发生故障的原因,提出并实施了改进方案,通过改造,司机室侧门故障得到了根本解决,列车正点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地铁列车中的司机室侧门是司机通往站台处的通道门。国内部分地铁公司出于对地铁司机人身安全的考虑,将司机室侧门加入车载信号、车辆安全连锁回路中,此时司机室侧门的开关状态成为影响列车运行的条件之一。以青岛地铁2号、3号线的司机室侧门为例,对司机室侧门的安全回路原理进行介绍,对纳入、不纳入安全回路的运营影响进行利弊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无人驾驶地铁列车由地面运营控制中心统一控制,在运营过程中实现没有司机和乘务人员参与的自动控制功能。为了实现上述功能,从车体、司机室、灭火器和客室电气设备柜、转向架、烟雾和火灾检测设备、蓄电池及其他设备、紧急疏散门这些结构及设备配置方面,以及车门、空气制动系统、空调和通风、牵引系统和辅助系统、列车控制系统、乘客信息系统这些功能设置方面,分析无人驾驶与有人驾驶地铁列车的差异,为其他无人驾驶地铁列车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传统地铁列车电暖器设计方案,分析其缺点,提出设计新型地铁列车司机室自动控制电暖器。分别从设计思路、组成和功能3个方面,阐述新型地铁列车司机室自动控制电暖器的设计方案。重点从制热电路与风扇散热、PID电控板2方面论述硬件设计。根据推导发热体制热功率与PWM占空比数学关系,设计程序流程。  相似文献   

10.
对福州地铁一号线车辆司机室电气布置中的司机台、司机室电气柜、司机室和司机台照明、终点站显示器、列车前照灯和开关门按钮板进行了分析,并对安装中的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满足了空间和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轨列车的结构形式,以典型地铁头车车体司机室安装接口为设计约束,设计一种底架薄壁梁司机室结构.首先对城轨列车底架吸能结构进行设计,并基于模型设计,研制实际司机室结构样机,并通过冲击试验对吸能结构进行了耐撞性研究,结构撞击平台力为1450 kN,吸收能量为550 kJ.随后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吸能结构进行数值仿真,最终对有限元与试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构在撞击力、吸能量、变形模式、压缩位移、褶皱形状及位置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和仿真的误差范围控制在10%以内,验证了该有限元模型拥有较高的精度,可通过仿真手段代替试验研究,进一步探究各冲击工况下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2.
以地铁列车司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职业紧张与心理症状测评,采用相关分析与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分析可能引发职业紧张和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心理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与心理症状呈强相关,影响列车司机心理状态的职业紧张因素主要有心理紧张反应、理性处事、躯体紧张反应、休闲娱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地铁列车救援演练过程中,因司机的不恰当操作导致险情及事故时有发生.针对此问题,文章基于Simulink模块建立地铁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确定最不利工况,对列车救援工况下车钩力进行仿真分析,通过研究不同阶段紧急制动时全列车的车钩力分布规律,提出救援演练制动操作方式优化建议,为地铁列车司机救援演练制动操作方式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用计算机三维人机互动设计软件CATIA对地铁列车司机室空间布置进行人机工程学仿真分析,包括司机脚踏板高度分析、司机室控制台下腿部活动空间分析、控制台布置分析、信号灯视野分析、紧急制动杆操作舒适度分析。经试验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满足产品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深圳地铁一期车辆司机室门(以下简称司机室门)为手动开关的内藏式滑动塞拉门,由门机械装置、门页、立柱锁紧装置、门锁、底部导向装置、密封件等组成(图1)。  相似文献   

16.
高速列车司机室是整个列车运行的控制中枢,舒适的热环境可有效保证司机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本文利用Airpak三维软件对某型高速列车司机室内夏季和冬季极端工况下的热环境进行仿真计算,对司机室内的热舒适性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夏季极端工况(室外温度35℃)下,司机头部温度偏高,头部PMV值偏大,人体感觉偏热;冬季极端工况(室外温度-20℃)下,热环境参数指标满足热舒适性要求。在不改变原有送风系统结构设计的前提下,对司机室空调送风口的风量分配以及送风角度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司机室热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列车司机室热舒适性是司机室环境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列车司机室结构十分复杂,如若司机室空调系统气流组织不合理,会造成司机室内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或在某些区域气流速度太快,而在另一些区域出现气流死角,不符合人体对热的体觉特征,对司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工作状态与操作反应。舒适的热环境可有效保证司机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文章利用Airpark三维软件对时速160 km动车组司机室内夏季和冬季极端工况下的热环境进行仿真计算,根据仿真结果对司机室内的热舒适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8.
1概述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简称"列尾装置")主要用于货物列车在取消守车后,司机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列车尾部的风压.列尾装置由安装在尾部的列尾主机和安装在司机室的司机控制单元组成.主要功能有列车尾部风压查询、低风压报警、紧急情况下辅助排风制动、列尾主机低电量报警、兼作列车尾部标识.因为货物列车的编组特性,列尾主机和司机控制单元在每次运行前都要进行唯一确认,建立对应关系,保证列尾主机信息的准确传递.  相似文献   

19.
目前,轨道车辆司机室骨架结构主要有无底架开放式和有底架封闭式两种.开放式司机室结构简单,有利于车辆轻量化,但组焊后外轮廓尺寸不易控制,吊运过程中容易变形;封闭式司机室结构复杂,外轮廓尺寸易于保证,吊运过程中不易变形.杭州地铁1号线、苏州地铁1号线、南京地铁1 0号线与深圳地铁4号线等轨道车辆的司机室结构采用有底架封闭式结构.低地板有轨电车司机室采用有底架封闭式结构,这种结构较复杂,给司机室制造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列车头车司机室吸能装置的行程、界面力及中间车钩缓冲装置的界面力对列车碰撞响应的影响,建立了列车碰撞纵向多体动力学模型,以2列完全相同的8节编组列车碰撞工况为例,对配置不同能量吸收方案的列车碰撞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头车司机室吸能装置的行程存在最优值,在不超过最优值的前提下增加其行程可以减小碰撞后期各车辆的加速度;增加司机室吸能装置的界面力会使中间车辆加速度显著增大;同步减小各中间车钩缓冲装置界面力,会使中间车辆加速度增大;以递减式与向内递减式减小中间车钩缓冲装置界面力可以增加中间车端吸能量;递增式增大中间车钩缓冲装置界面力会增加司机室端部吸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