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壳体巨型油船破舱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双壳体压载舱的划分方式和尺度变化对破舱稳性的影响,从破舱稳性看,U型舱最佳,L型舱最差。舷边舱的宽度对破舱稳性影响较大。本文还根据MARPOL公约的船底撕裂0.6L的破损假定进行了系列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双壳体VLCC如能选择合适的压载舱布置形式,就能提高船舶在破舱后的生存能力,满足MARPOL公约有关破舱稳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冯成  尹斌传 《船电技术》2000,20(4):14-16
本文介绍了350MVA冲击发电机组800KW绕线异步拖动电动机的系统要求及双馈调速系统工作原理,对双馈调速系统的实现和主要设备参数计算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船舶轴带双馈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和控制方式进行了详细探讨,研究了船舶轴带双馈发电机的空载并网控制和功率解耦控制两种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两种控制模式下的双馈发电仿真系统,对轴带双馈发电系统的相关动态和静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利分析。结果表明:轴带双馈发电机在空载并网控制模式下具有良好的跟随参考电压特性,在功率解耦控制模式下具有良好的功率解耦特性,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给定能够快速响应,稳态误差被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蔡慧烈 《船舶》1998,(1):17-19
本文在5800DWT双壳体油船结构设计过程中对MARPOL73/78附则I13F条款认识的基础上,着重就船舶主尺度要素对双壳体油船的影响,货舱容设计计算以及船体结构重量估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针对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的双馈异步发电机,构建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结合风力机 输出功率与转速关系,采用速度负反馈控制代替有功功率负反馈控制,简化了调节器参数的工程设计过程.将有功和无功控制上的耦合项通过前馈补偿实现了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功率解耦控制.利用双馈异步电机运行可逆性,通过双馈发电机运行状态的转换实现了风速跟踪控制过程中最大风能捕获的快速跟随性能.基于仿真软件构建仿真模型仿真进行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最大风能捕获控制和功率解耦控制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控制策略和参数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林波  方宁  刘红兵 《船电技术》2009,29(11):43-47
介绍了一种定子磁场定向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给出了双馈电机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利用定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方法将同步坐标系下的双馈电机模型简化后获得了矢量控制系统的模型,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平台,验证了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可以实现双馈风力发电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独立解耦控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现如今应用较多的变速恒频双馈电机发电系统,介绍了其原理,分析了数学模型,研究了控制策略;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对电网侧PWM变换器进行控制;采用定子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对转子侧变换器进行控制,实现了双馈电机有功、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最后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双馈异步轴带发电机的运行特点,设计了网侧三相电压型变流器。在分析了变流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解耦控制和双闭环矢量控制。在PI参数试探初值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分析进一步调整了PI参数,试验了PI各参数变化对变流器动态性能的影响以及负载变化时,变流器的抗扰动能力,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双闭环PI参数调整经验。  相似文献   

9.
双Y移30°永磁同步电机是一个强耦合的六维系统.为了实现转矩的解耦控制,将该系统经坐标变换,得到了两套绕组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双三相永磁电机在双同步旋转坐标下系的电机模型,并基于此模型提出了带电流补偿的双绕组电流控制策略,通过空间矢量PWM技术对转矩和与定子电流进行统一控制.仿真研究表明,该电流控制策略能够减小定子谐波电流,减小电磁转矩脉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船用离网光伏逆变器负载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闭环重复控制的逆变控制技术,即在dq坐标系下对系统进行解耦,并在电感电流内环和电容电压外环基础上附加一个重复控制环。双闭环控制可提高逆变系统的动态特性,重复控制改善了逆变系统的稳态精度。在Matlab环境下建立双闭环重复控制逆变系统模型,研制基于DSP28335的原理样机,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逆变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和较低的谐波畸变率。  相似文献   

11.
袁飞雄  汪伟  龙文枫 《船电技术》2010,30(8):1-3,15
多相电机是一个多维系统,它与传统三相电机有较大差异。目前对多相电机尤其是双三相电机控制策略,只是简单采用了三相电机控制方法,忽略多相电机本身特点,导致谐波电流增加,系统性能较差,没能发挥多相电机优势。本文首先建立了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针对多相电机特点,采用矢量空间解耦控制,并新提出一种新的SPWM调制方法实现多相电机多维电流控制,有效抑制谐波电流。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证明该方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宋德华 《船舶》1998,(2):8-11
本文主要介绍150000DWT双壳体油船的船型开发基本思路、线型设计和货油船与专用压载舱的分隔。本船的设计性能指标均满足MARPOLQ13F和OPA90等最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毕建秀 《造船技术》1997,(7):38-41,46
本文在分析了造船企业CIMS系统中CAD/CAM的基本特点和组成的基础上,阐述了CAD/CAM系统开发与应用的2总是和实现集成CAD/CAM系统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4.
对称六相PMSM双电机串联系统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称六相PMSM双电机串联系统由一台对称六相PMSM串联另一台三相PMSM,在同一台六相电压源逆变器驱动下实现解耦运行.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的提高是该串联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计算出了对称六相PMSM双电机串联系统逆变器工作在线性调制区的临界条件,分析了零序信号注入提高载波PWM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的方法,并通过Mtalab/Simulink仿真对几组工作点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杨芳  王刚 《船舶》1999,(6):42-45
本文首先介绍了FASTLINE船舶线型设计和光顺系统。然后以特殊船型双隧道的“新黄测1号水文测量船”为例,重点对如何应用FASTLINE系统对特殊船型的船舶线型进行光顺设计作了介绍。最后文中比较了FASFLINE系统与其它系统的计算结果,并列出了系统光顺后的线型图。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模糊小脑模型神经网络。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FCMAC的工作流程。并通过仿真实例说明了FCMAC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最后把CMAC和FCMAC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连萍 《世界海运》1997,(6):40-41
介绍了INMARSAT新一代的卫星即INMARSAT第三代卫星及其所采用的新技术---点波束技术。  相似文献   

18.
潜艇指/火控系统TMA现状及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潜艇指/火控系统TMA研究和使用现状的分析,结合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反映,指出了潜艇TMA的研究难点,影响TMA解算效果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目前国内TMA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介绍MICROMAT数控钻床孔位数据的存储、读取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PC机配以专门硬件接口以及相应软件,将计算机CAD钻孔文件转换成磁带机数据文件的方法,间接提高了MICROMAT数控钻床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据《简氏国际海军》2 0 0 0年 5月号报道 ,马特拉BAE动力公司正在独资研究垂直发射MICA导弹 (防空用截击导弹 )的舰载型。MICA导弹是魔术 2和超级 530D空空导弹的后继型号 ,有两种类型 :一种配有主动电磁导引头 (MICAEM ) ,另一种备有被动红外成像导引头 (MICAIR)。作为空空导弹 ,MICA已在法国、卡塔尔和阿联酋投入使用或被订购。装备主动电磁导引头的MICA型导弹已在 1996年投产 ,而装备被动红外成像导引头的MICA型导弹拟在 2 0 0 0年投产。目前研制的垂直发射型MICA导弹是一种发射后不管的近程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