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耀 《铁道建筑》2003,(2):24-25
宝兰线晁峪隧道出口例下穿310国道,隧道拱项距国道路面只有4m,为了在不中断行车的条件下,保征隧道下穿310国道施工安全及行车安全,本着“开挖一段、支护一段,衬砌一段”,尽量减少对围岩扰动的原则,工期和施工安全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根据目前关节式电分相存在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3个绝缘锚段关节双中性段关节式电分相型式,有效地克服了目前双锚段关节单中性段关节式电分相存在的问题,可较好解决关节式电分相对电力机车受电弓多弓运行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死区段”是指轨道电路中2根钢轨间经轮对轧接而无分路效应的一段线路。有绝缘轨道电路“死区段”的产生,受道岔结构、电化区段交叉渡线增加绝缘节等诸多因素影响。由于机车、车辆停留在轨道电路“死区段”内时,得不到分路检查,就有可能造成错误转换道岔或开放信号,甚至构成严重的行车事故。为此,加强对有绝缘轨道电路“死区段”的管理,是确保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路基过渡段是保证客运专线不同特点的结构物(桥、涵、隧、路基)纵向刚度的平顺过渡,确保高速列车平衡和安全的一种特殊结构物。过渡段设计类型主要有:桥路过渡段、涵路过渡段、隧路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以及桥隧之间短路基过渡段等。过渡段材料及过渡段长度主要依据相连结构物的特点和路基长度来确定,材料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AB组填料及C20混凝土。通过采用不同材料不同类型的过渡形式,使轨道刚度逐渐变化,减小沉降差,降低振动,减缓路基变形,以保证列车安全、舒适运行。  相似文献   

5.
沪汉蓉通道(简称通道,下同)是指上海一南京一合肥一武汉一成都快速客货运通道。通道东段利用宁西线东段线路运行,西段从六安站并轨。沿宁西线西段接人合肥枢纽。通道引入合肥枢纽(即宁西线西合段引入合肥枢纽Ⅰ类变更、宁西线合宁段引入合肥枢纽和沪汉蓉通道合武段引入合肥枢纽工程)后,枢纽通过车流量将显著增长,畅通压力越来越大。合理开行枢纽小运转列车。加速枢纽内车辆移动,是确保枢纽畅通的一项重要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铁路“主辅”分离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对铁路材料供应段的“去向”有不同的说法。一是材料供应段应留在铁路运营主业,保持现有的体制不变;二是材料供应段应从运营主业分离,划入多元管理:那么材料供应段到底应何去何从呢?这还要从铁路材料供应段的性质着手去分析。  相似文献   

7.
隧道塌方造成一段坑道内积满塌体,一段已建成的拱圈产生裂缝。文章介绍用小导管注浆法穿越塌体,用套拱加固开裂拱圈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介绍梧桐山隧道下行隧道出口段的塌体处理情况,根据该处有边防公路这一特殊要求,采取塌体限量注浆、管棚支护并设地面锚杆综合整治方法,安全顺利地通过了塌方段。  相似文献   

9.
据《人民铁道报》报道,8月7日,石(家庄)武(汉)铁路客运专线第一长大隧道——黄龙寺隧道胜利贯通,改写了一山分豫楚的历史,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与湖北段连成一线。  相似文献   

10.
南昆线泥炭土地基加固处理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昆铁路七甸段有一段路堤的地基为泥炭土,其承载力之低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未遇到过。为解决地基加固问题,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作了地基加固试验,本文对其试验情况及结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铁路》2014,(10):92-92
2014年9月16日10时16分,随着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公司铺架施工人员将最后一节轨排稳稳放下,泛亚铁路东线国内段最后一段在建铁路——蒙(自)河(口)铁路全线铺通,为年内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蒙河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省桥头堡建设重点工程,是规划建设中的泛亚铁路东线国内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蒙河铁路全长141km,北起蒙自北站,南至中越边境口岸河口北站,速度目标值为120km/h,全线共设12个车站。  相似文献   

12.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格尔木一拉萨段开工建设。青藏铁路格拉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途经纳赤台、昆仑山、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北部高原上的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到达拉萨。全长1142km,其中新建线路1100km,途径海拔4000m以上地段960多km,海拔最高点5072m,连续多年冻土地段550多k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相似文献   

13.
以国内首条双流制市域铁路重庆江跳线为例,分析了双流制列车配合信标通过交直流转换段(中性段)的过程,并计算出列车通过中性段的惰行距离;对于选用关节式中性段或者器件式中性段,根据江跳线的实际工程情况,再结合国外已有中性段的设置经验,决定采用器件式中性段;通过3种器件式中性段接触网供电方案的分析、比较,决定采用4台分相绝缘器绝缘的方案;最后,在双流制列车通过中性段时,还对中性段接触网的状态特征进行了分析;这可为今后双流制市域铁路过中性段的供电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青藏铁路格拉段的建设和青藏两省区经济的发展,青藏线宁格段的运输承载能力越来越紧张。为了缓解这一压力,青藏铁路公司决定在宁格段新开厚日、哈木斯、临山、红铁山、欧龙山及浩鲁沟等6个站。由于这次施工开站数量多、施工工期短,青藏铁道通信事业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克服路途艰难,气候恶劣等困难,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15.
996桥梁是跨越繁忙交通线的跨线桥,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对现有交通的影响,保障施工安全,确定采用转体施工方法,即在高速公路两侧浇注施工转体,然后转体就位,先浇注边跨现浇段,与合拢段连成整体,将合拢段固结,再浇注合拢段,贯通全桥。  相似文献   

16.
因高速铁路隧道区段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比例日益增加,所以要求设计与隧道空间相适应的接触网结构形式。德国Re250接触同采用5跨式锚段关节,不仅长而且所占空间大,在隧道中安装错段关节时需对隧道进行扩挖。最近德国开发出一种对隧道不需扩挖、且获专利权的锚段关节和弧形补偿装置,用于Re330接触网,经试运营和专门行驶试验,证明该项开发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三环路东二段A标段、东一段B标段及牛龙路互通式立交桥底层道路,位于成都市东郊规划龙潭寺开发区附近,道路总长4143.88m,于2000年10月开始建设施工至2002年7月底完工,历时21个月。本文对膨胀土地层三环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节段,双节段和三节段后路椎间融合器置入椎弓根内固定术(PLIF)对融合节段邻近节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单节段(A组),双节段(B组)和三节段(C组)后路椎间融合器置入椎弓根内固定术(PLIF)对融合节段邻近节段稳定性的影响,每组纳入15例病例,测量术前术后腰椎前凸角度、上位邻近节段术前术后活动度。结果 三组术前与患者末次随访比较腰椎活动度均减小,在10°~23°之间,三组术前与患者末次随访比较融合邻近节段活动度减小,在2°~8°之间;且融合邻近节段活动度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邻近节段活动度组间比较A、B组与C组之间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融合节段增加,邻近节段活动度也随之增加。术前根据术前腰椎前凸角度,术中适度恢复腰椎生理前凸角度,是维持邻近节段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合肥客车段联合修车库即垂直库的主要工艺流程及垂直库的特点,并详细论述了转向架间、轮轴间及滚动轴承间的检修工艺及工艺设计,为客车段联合修车库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对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矿山法段地下水限排标准进行研究,考虑海底隧道“V”形反坡排水需要采用机械强制抽排,隧道排放标准合理选择对海底隧道后期运营成本有重大影响,对已建成的7座矿山法海底隧道防排水模式进行调研。根据二次衬砌是否承受水压来进行划分,可分为3种,即完全封堵型隧道、局部排水型隧道和全排水型隧道,并考虑国内海底矿山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胶州湾海底隧道)的防排水设计相关经验,揭示甬舟铁路海底隧道矿山法段的防排水模式;分析已建成的7座海底矿山法隧道陆域段限排标准及甬舟铁路海底隧道陆域段各区域限排标准数据,计算出保证甬舟铁路海底隧道矿山法段的总体水平与挪威埃林索伊一隧道的总排放量接近的最大排放量。最终结合依托工程矿山法隧道段的水文地质特点,提出甬舟铁路海底隧道矿山法段的防排水模式。研究结论:(1)建议甬舟铁路海底隧道矿山法段采用排导(限排或全排)模式;(2)基于统计分析与工程类比,建议甬舟铁路海底隧道矿山法段最大排放量为0.43m3/(m·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