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级公路线形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从事高等级公路线形设计的实践,对有关问题,例如高等级公路线形设计要求,平面线形与纵面线形的组合,回旋曲线与圆曲线长度之比值,长直线,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段,断背曲线和直线与曲线比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全是公路设计需考虑的首要因素,其中改进线形设计对于提高行车安全最为有效,优良的线形设计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根本。公路设计一开始就应该重视线形的安全设计。从公路线形方面(直线、平曲线、竖曲线、线形组合等),视距方面及线形组合与道路景观的协调性方面分析了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线形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使公路线形更适合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要求,最大限度的保证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高等级公路测设经常所遇的断背,曲线及立交匝道的线形设计问题,提出了可供实际测量应用的双卵型曲线的计算公式。可适用于允许在特殊地形,地物受到限制的困难线形时所采用的复合型缓和曲线的设计。文中还列举了计算实例,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务民 《公路》1989,(3):19-21
公路线形设计是整个公路设计工作的重要基础,该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公路的使用效果。因此线形设计中的有关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根据笔者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摆出来和大家探讨以期共同提高。一、关于直线和曲线的设置众所周知,公路设置的原则是: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在公路线形设计中,从安全和舒适的角度来讲,所涉及的仅是行驶力学和行驶心理学两个方面的问题。从行驶力学的角度来看,直线线形比曲线线形要优  相似文献   

5.
山区高速公路几何线形与事故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区高速公路几何线形与交通事故数据,对平、纵及其线形组合与事故率的关系开展研究,建立了直线段长度、平曲线半径、平曲线偏角、纵坡坡度、竖曲线半径等单一线形指标与事故率的量化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直线接平曲线路段、纵坡和平曲线组合路段、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路段、断背曲线路段、凹凸竖曲线组合路段的事故率,最后对多重线形组合路段的事故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成果对提高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以及基于交通安全需求优化几何线形设计成果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公路线形方面(直线、平曲线、竖曲线、线形组合等)、视距方面及线形组合与道路景观的协调性方面分析了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线形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使公路线形更适合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证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7.
结合承德山区某公路设计,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线形选择、沿河溪线设计、线形标准选择、圆曲线设计、凹凸曲线设计、环境保护等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路选线与平面线形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山区公路选线与平面线形设计两个问题,提出如何从根本上避免路基高填深挖,使公路区域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并重点分析了目前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采用的直线形设计和曲线形设计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高级公路里程不断增加。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舒适以及适应车速的提高,线形设计已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作为线形设计要素的缓和曲线以及平曲线的超高和加宽,也已提高到了应有的位置。《公路》和《华东公路》等杂志最近发表了一些这方面的论著,提出了  相似文献   

10.
缓和曲线在公路平曲线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缓和曲线是构成公路平曲线的重要线形要素,为了获得较好的平面线形,则要合理应用缓和曲线,文中就公路缓和曲线的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加以叙述,以求得平面线形设计的合理、连续、均衡性。  相似文献   

11.
依照现行公路设计标准,平面与纵面线形通常是在二维(2D)空间分别考虑,文中作者运用其提出的模式,研究了三维(3D)线形对视距设计要求的影响.结论显示考虑了3D的设计要求与2D有明显差别.在一定竖曲线线形和挖方边坡的条件下,基于2D的设计会过低或过高地选用所需的半径.在填方段,当凸形竖曲线与长平曲线组合时,基于2D的设计过高地估计了所需的竖曲线长度.总之,基于2D的设计虽能满足公路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但作为结论,应当发展基于3D的设计标准并应用于公路的几何设计.  相似文献   

12.
从公路线形与景观环境协调配合的角度出发,阐述如何进行公路的平、纵线形设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公路与地形和植被的融合以及公路绿化,使公路线形达到内部协调和外部融合的完美统一,使公路更具安全性、协调性和舒适性。还重点阐述了公路线形设计中应避免的不良布线形式和解决方法,提出公路线形与景观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五次代数式公路缓和曲线是在西安公路学院周楫教授对公路缓和曲线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本文阐述了五次代数式缓和曲线的线型特性,以及它相对于回旋线的改进。并认为:五次代数式缓和曲线替代回旋线,用于高等级公路的线形设计,将会使路线质量有所提高。同时使路幅设计更加合理、简便。  相似文献   

14.
公路线形设计及其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影响,构成了公路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文章从平面线形设计、竖曲线设计及视距原则几个方面介绍了美国的规范与标准。  相似文献   

15.
公路路线测量中,受地形等条件限制,往往会出现相邻反向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不足而达不到线形设计要求的情况。现介绍布设S形缓和曲线及其计算方法,以解决直线长  相似文献   

16.
低等级公路平面交叉转弯车型中小型车比例较高,若采用规范中规定的鞍式列车和载重汽车进行转弯设计或采用规范中推荐的转弯线形和转弯半径,容易诱发小型车以较高速度转弯,既不利于平面交叉安全运行,也不利于土地节约。为选取合适的转弯线形与转弯半径,该文以低等级公路(三、四级)与等外公路平面交叉右转弯交通组成调查确定的主要服务车型作为转弯设计车型,模拟分析了车辆右转弯轨迹特性,并采用单心圆曲线、三心圆曲线、直线渐变段接圆曲线3种线形对转角为70°、90°和110°时的转弯轨迹进行了拟合,比较确定了适用的转弯线形和转弯半径,研究成果可供低等级公路与等外公路平面交叉右转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就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几种主要线形组合的圆曲线半径和以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的长度的拟定及其计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赵喜安 《公路》1995,(3):24-27
公路线形多种多样。从圆弧、直线段、缓和曲线等复杂的组合中抽象出“圆弧”作为基本单元。以此基本单元为线元,可以迅速构造出任意公路线形。这样,这种公路线形用统一的线元格式输入数据求得计算结果,使线形设计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公路平曲线线形协调要求的严谨分析,创造性地提炼出了公路平曲线双指数设计公式,对公路路线设计具有极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样条函数在公路设计纸上定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晓冬 《公路》2002,(2):47-49
目前,在公路设计纸上定线中,对离散点的拟合方法大都采用直线形法和曲线形法,这两种方法是用直线、圆曲线去靠近尽量多的离散点,然后将直线与圆曲线直接相接或利用缓和曲线连接成为连续光滑的平面线形,本文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用样条函数拟合纸上定线中的离散点,并给出公式推导和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