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真空断路器是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装置的关键设备。通过对自动过分相系统暂态过程产生机理的分析,提出了研制智能选相真空断路器的理论,研究解决了单稳态永磁操作机构、高压真空灭弧室、断路器同步关合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分析并介绍了智能选相真空断路器成功应用于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技术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3.
智能选相真空断路器是一种全新的电气化铁道用真空断路器,它具有体积小、寿命长、免维护、可以选择相位合闸等特点,在减少运行单位的运行成本的同日寸,可以有效抑制过渡过程对系统的危害,是牵引变电所无人化、小型化的首选设备。ZNT-11-27.5 1250-25型智能选相真空断路器是由陕西省科技厅、郑州铁路局立项,西安铁路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研制.采用长寿命真空灭弧室和单稳态永磁操作控制机构,大大减少了开关的零部件,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现结合该断路器,对永磁机构和智能选相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电气化铁道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系统技术是高速、高坡、重载电气化铁路的关键技术.介绍了组成该技术的6个子系统及自动转换原理;以应用实际对国内采用的自动过分相技术进行了有关评价;通过详实的资料,对目前世界上日本、中国拥有的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技术进行了技术性能的综合比较,提出了在我国推广该技术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验证,对机车自动过分相系统过渡过程的产生机理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引入智能选相技术的解决措施,并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6.
肖培龙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2,9(1):5-8
通过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与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差异性分析,提出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配置、冗余设置、智能复原技术,详细介绍了冗余配置点功能及智能复原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气化铁路高速、重载的发展,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技术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其实早在1978年西安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就已经开始了该项技术的研究,经过近30年的努力,逐步使该技术转化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贴近现场需求、达到工程实用要求的技术装备。该技术涉及牵引变电、接触网、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远动通讯、铁道信号、电力电子、自动控制、高压电器、铁道运输等诸多专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下面就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做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9.
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系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发的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系统技术,可以满足高速、高坡、重载铁路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力机车、动车组的牵引动力,提高综合运输效益。 相似文献
10.
11.
12.
通过对自动真空开关分相装置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和功能的分析,针对其导致失去实用性的主要缺点,可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加以克服,使该方式的半自动相分段装置达到自动化、实用化目的,为此,提出建议性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铁路漏泄同轴电缆直流隔断器设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海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8,(3):144-148
为解决电气化铁路中因漏泄同轴电缆(以下简称为漏缆)直流隔断器设置不当而导致其损坏的问题,开展铁路直流隔断器设置方案的研究。首先计算静电感应电压和电磁感应电压的大小,给出计算示例;分析直流隔断器设置的必要性和作用;最后通过方案比选提出了建议的设置方案。每隔500~750 m在漏缆一端设置直流隔断器,阻断直流和低频电流通过漏缆,防止漏缆上的电磁感应电压超过规范的限定值;漏缆另一端接地,对静电感应进行防护和消除,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14.
电气化铁道关节式电分相过电压抑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电力机车过关节式电分相的全过程,研究造成关节式电分相过电压的原因、产生机理,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探讨了治理过电压的方法,设计出自控式阻容吸收过电压抑制装置.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有效地抑制机车过关节式电分相时产生的过电压.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变配电合建所27.5kv电压互感器高压或低压保险熔断,造成缺相失压使保护装置动作跳闸断电,给安全运输和经济运行以及推广应用带来的影响和制约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完善逻辑功能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山岭隧道智能建造技术是“智能铁路”的有机组成部分,能有效节约人力资源,并更好的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是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建造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提升我国隧道工程建造技术水平,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BIM等技术,结合郑万高速铁路湖北段隧道机械化、信息化施工研究成果,围绕隧道支护参数设计、施工控制执行、施工质量管控及检测,提出了高速铁路山岭隧道智能化建造技术的总体架构,包括:高速铁路山岭隧道围岩智能分级系统、隧道设计参数智能化选择系统、隧道开挖及支护智能化施工系统、隧道质量智能化管控及检测系统、隧道智能化建造协同管理平台,分析了各系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我国隧道智能化建造技术发展的3个阶段。对推动我国隧道智能化建造标准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