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工具,建立钢梁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施加载荷和边界条件,对给定起吊条件下钢梁起吊点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做了相关理论计算,重点讨论了两种起吊点的受力情况,对于钢梁起吊点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土方量计算方法存在精度不高、效率低等问题,而利用无人机激光点云数据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新近开发的基于无人机激光点云数据,快速、准确地计算土方量的软件——Digital Map,以宜春至井冈山高速公路宜春三阳至新田段新建工程为例,使用无人机获取试验区的三维点云数据,使用Digital Map软件计算土方量。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棱柱法计算得到的结果既高效又与已知的总体土方量信息更接近,即更精确;同时在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的基础上,更准确地描述了自然地形信息。该方法使用设计面的DTM,因此不受场地高差限制,适用于大部分复杂、真实的施工现场;且快速、准确,对于会产生海量数据的无人机激光点云效果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3.
针对室内停车场碰撞事故的伤害问题,提出了停车场防撞带的设计,建立有无防撞带的车辆碰撞模型,并对长方体防撞带与波浪形防撞带进行性能分析比较,运用LS-DYNA软件对车辆、防撞带以及墙体碰撞进行仿真模拟。得到防撞带和车辆翼子板的等效应力分布和能量转化情况,证实了防撞带能有效减少车辆的损害程度,且长方体防撞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拖带船队是京杭运河中的重要船型之一,运河中船桥相撞击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探讨拖带船队对运河桥梁桥墩的撞击作用,以便更好地设计运河桥墩的防撞设施,该文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拖带船队和钢围堰填土防撞墩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计算了拖船与防撞墩之间的撞击作用,得到了撞击力和撞击能量时间历程的合理规律,可供运河桥墩的防撞设施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飞云江大桥工程为依托,根据有限元分析理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及FEA,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防撞钢套箱的变形与受力特性,判断施工各阶段工况的受力是否满足安全要求,确定防撞钢套箱能够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可对桥梁的防撞性能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便进行桥梁防撞的优化设计,为此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点云简化算法在精简散乱点云数据时经常丢失过多特征点的不足,提出了基于K近邻和法向精度的点云精简算法.该算法首先对输入的散乱点云数据建立K近邻索引,并剔除集群点及离群点,从而完成点云数据的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Delaunay三角化,并重构三角网格面,最后依据法向精度进行非特征点剔除.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既能较大程度地精简点云数据,又能较好地保持原有模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利用HyperMesh软件建立辅助变流器风冷系统的热仿真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求解计算,得到流速分布和温度场分布.通过实验研究中的多个测温点数据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热仿真分析方法可为辅助变流器的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获取森林密度信息,利用Mean Shift算法对森林点云进行单木分割提取森林密度信息.首先,以点云三维坐标和法向量作为特征向量,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选择合适带宽及阈值,采用Mean Shift算法对点云进行初始分割;其次,对分割后的点云进行分析,加入灌木、杂草等过滤条件,得到树冠点云;然后,对树冠点云再次进行Mean Shift分割,并对每类树冠点云进行统计,以稳态点为粗略位置标记计算森林密度;最后,与地面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地面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平均计算精度达到90.0%以上,可满足林业应用需求;通过与分水岭法进行对比发现, Mean Shift方法获得的精度为92.5%,比分水岭方法70.0%高出22.5%,且避免了分水岭方法导致的过分割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船桥碰撞中,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SC.DYTRAN对3000吨内河货船和九圩港大桥桥墩的防撞套箱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整个撞击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和计算,研究碰撞过程中船桥出现的结构性损伤、碰撞力以及能量发生的变化,最终对桥墩防撞套箱的设计进行优化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学生在混合式教学课堂上的学习感受,以学生学习感知教学质量为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筛选了具有一致性和代表性的满意度评价指标,并构建了混合式教学质量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利用云模型构建评价模型,通过云算法得到评价云与结果云,根据云图直观地展现了学生的满意度。以《工程制图与CAD》混合式课堂为例,评价了学生对混合式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给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