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接轨站布置图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借鉴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接轨站设计与运营经验基础上,针对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接轨站运营上发生的问题,对城市轨道交通中两线接轨车站布置图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根据不同的运营组织要求,构思数种接轨站图型,分析图型的特点与适用条件。并且剖析已有的上海宝山路站和广州体育西路站布置方案,提出可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在借鉴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接轨站设计与运营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接轨站运营上发生的问题,对城市轨道交通中两线接轨车站布置图型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运营组织要求,构思了数种接轨站图型,分析了图型的特点与适用条件.剖析了已有的上海宝山路站和广州体育西路站布置方案,提出可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客运专线铁路大型客站站型的探讨,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并通过石家庄客站、长沙客站的具体布置形式的实例分析了两种站型的优、缺点,得出在不同的城市及铁路地区所需要选择的站型。  相似文献   

4.
单线铁路会让站布置图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单线铁路会让站的性质、布置图型,分别介绍横列式布置及纵列式布置,重点介绍横列式布置的几种图型,从其站坪长度、站线轨道工程量、车站接发列车的便利情况、增二线或扩能为中间站时改造工程量的大小及对车站运营的影响、列车进入到发线迎面经过道岔的数量等各种情况,比较分析各种布置图型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大运量轨道交通与中低运量系统的互联互通,在一些城市的主城区与副中心衔接区域内逐渐显示出必要性。为此,有必要对既能停靠地铁列车又能停靠有轨电车的复合车站站型及线路布设进行研究。[方法]以不接入出入段线的地铁B型车、100%低地板有轨电车为研究案例,根据地铁和有轨电车间的接驳需求,分析了两种制式间无缝衔接的技术难点。从折返形式上提出了4种复合车站站型方案,分别为方案1(有轨电车站前折返+地铁列车站前折返组合方案)、方案2(有轨电车站后折返+地铁列车站前折返组合方案)、方案3(有轨电车站前折返+地铁列车站后折返组合方案)、方案4(有轨电车站后折返+地铁列车站后折返组合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岛式站台、侧式站台的布置要求,进一步细分了各方案的组合方式,并对各种组合方式的车站布置型式、配线设置、折返方式、换乘距离等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复合站台站型及线路布置形式可为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与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衔接提供参考,为乘客同站台换乘两种制式轨道交通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方案,也为有轨电车和地铁间跨线运行及场段资源共享等提供了线路条件。  相似文献   

6.
王志民 《铁道建筑》2001,(11):30-32
论述电厂铁路联轨站站场合一布置的优越性,着重阐述站场合一布置的关键--卸车系统的平面布置,提出五种适应不同情况的总布置图方案。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越行站是快慢车运行模式中需重点研究的技术问题。从国内外常用的越行站站型出发,分析各种站型的优劣,并通过定性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越行站设计时需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①高架越行站站型宜优先选择双岛四线站型,地下越行站站型需结合功能需求及工程投资进行选择;②越行线远离站台的站型,快车可不限速越站;③越行线紧邻站台时,若设置站台门,建议过站速度按80 km/h考虑,否则按100 km/h考虑;④为保证运输效率及运营安全,建议越行站选用大号码道岔。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工业站、港湾站布置图型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按照能够充分反映工业站、港湾站作业特点的交接方式 ,对工业站、港湾站所采用的布置图型进行了归纳和分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铁路煤炭装卸站不同站型布置的特点和影响布置方案的因素进行论述,并结合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配煤中心站的工程实例进行说明,以期为铁路煤炭装卸站的设计及规划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罗毅 《铁道货运》2013,(10):20-25
在分析翻车机和卸煤坑2种主要的煤炭卸车方式特点的基础上,对二者的主要优缺点进行比较。根据相关设计经验,通过分析翻车机和卸煤坑2种卸煤方式下的不同站型布置形式及特点,提出2种情况下车站作业能力的计算方法。以神华宁煤工程项目为实例,经过方案比选推荐采用相应的站型布置方案,为铁路煤炭卸车站的设计及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折返能力已经成为限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的主要瓶颈,其原因是在车站设计时,对折返站在运营过程的运输调整的灵活性和远期能力的适应性考虑不足。以柏林、巴黎、伦敦、莫斯科和上海等5个城市、共62条线路、100多个终端折返站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终端折返站的常见折返站型和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不同城市折返站的选型规律和特点;然后从建设成本、能力适应性、运营灵活性和发展适应性方面对不同折返模式的站线布置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并选取了两个在能力适应性和发展适应性上具有参考意义的混合折返站型;最后提出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站型选择和配线设计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配煤站各种站型布置形式、作业流程、配煤设备效率、适应性的分析,指出在设计配煤站时,要结合运量、地形及配煤中心工艺综合确定站型,做到站内股道规模与翻车设备、装车设备的合理配置.配煤站站型研究结论对今后配煤站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海上铁路轮渡站的设备组成、作业内容的基础上,着重讨论海上铁路轮渡站的站型和待渡场场型设计问题。轮渡站站型研究主要针对混合式、纵列式、横列式和半纵列式4种站型的设计原则、平面布置以及站型选择方法进行阐述。轮渡站待渡场场型研究主要针对梭形、平行四边形、双线加渡线形以及腰岔纵列式等四大类场型的平面设计和场型选择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贺州市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中心城市,贺州区段站位于洛湛线与贵广线交汇处,由于两线牵引方式不同且贺州站作为贵广线补机点,如何解决好两线之间的交流,合理设置机待线,是贺州区段站平面布置的关键。研究结论:新建快速铁路引入在建区段站时,需要明确在建线路技术标准、在建工程实施情况、在建站作业需求,在充分利用已完成线下工程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废弃工程及设计变更。当区段站衔接不止一个线路方向时,车站优先考虑按线路分别分场布置,如果各方向之间存在交流,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必要的联络线。如果在建线路为单线铁路,还需考虑预留复线条件。  相似文献   

15.
“四网融合”发展背景下,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成为重要发展趋势,而跨线站则是实现不同轨道交通线路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因此有必要对跨线站设计进行探究。从优化车站运输组织出发,对跨线站配线方案进行研究,为实际配线布设提供参考。首先,以跨线运营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跨线前后信号制式异同,将跨线分为同信号制式跨线和跨信号制式跨线,分析两种跨线模式列车作业种类及流程,并研究两种模式下行车组织、承载客流形式、应急管理等因素对于车站配线设置的相关需求。之后,结合配线需求,针对同信号制式和跨信号制式跨线站,分别提出了配线布置原则。最后,基于布置原则,在进一步分析两种跨线站列车作业特征基础上,研究并提出适用于不同车站构型、不同客流特征的典型配线设置方法,并进一步考虑运输组织适应性、建筑规模、工程量等因素提出适应不同实际运营场景的建议方案。通过研究,对于同信号制式跨线站,建议以在发车端设单渡线、交叉渡线等配线为主;对于跨信号制式跨线站,结合当前技术条件建议增设到发线,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折返线等其他配线。  相似文献   

16.
旅客站台面的横坡设计济南铁路局基建处吴旭华1旅客站台旅客站台是铁路客运站的主要站场设备之一,是为旅客方便和安全乘降列车专门设置的。旅客站台按其位置可分为:基本站台;中间站台;尽端站台。按平面形状可分为:直线站台或弧形站台。按站台高度可分为:低站台;一...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引入枢纽及站型布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全路枢纽最新规划成果,对高速铁路客运站的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哈大客运专线引入长春、哈尔滨枢纽,兰新第二双线引入哈密、乌鲁木齐枢纽的工程实践,探讨高速铁路引入枢纽的形式及站型布置方案,总结高速铁路引入枢纽的规律及客运站布置站型。  相似文献   

18.
重点介绍区段站图型的发展,到发线数量计算方法的改进,到发线双进路设计范围,长交路中途区段站机车乘务组换班而不进行列检的列车到发线布置,以及正线上采用12号提速道岔的站坪长度等。  相似文献   

19.
根据重庆枢纽客运系统布局,研究了重庆西站在枢纽客运系统中的功能定位,通过对该站规划衔接线路运输特点和各线之间客车交流的分析,厘清车站所衔接的客运通道.在此基础上,统筹考虑运输、近远期工程衔接和实施条件、工程投资等诸多因素合理确定车站站型布局和联络线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20.
向红 《科学技术通讯》2000,(1):27-29,26
本文对重庆市较场口至新山村快速轨道交通工程2号线的折返站布置形式作了介绍,并对长短交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折返站设置形式对最小行车间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