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目的:近距离穿越既有线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既有隧道的安全运营,同时不破坏既有隧道结构安全性,这就要求施工对既有构筑物的影响减到最小,以保证工程施工和既有线运营的安全。本文结合北京地铁4号线宣武门车站超近距下穿既有2号线宣武门车站暗挖施工,分析开挖支护施工对既有线的影响。研究结论:(1)开挖支护施工对既有车站变形影响的控制效果总体良好,所有变形值未超出下穿既有车站施工目标控制值;(2)严格遵循对称原则,左右线同时、同步、对称进行;(3)型钢拱架能及时快速地对地层产生支护阻力,同时采取跟踪补偿注浆技术可达到主动控制沉降的目的,实践证明非常有效;(4)管棚注浆系统和既有结构底板的支撑作用显著;(5)本研究成果对城市地铁邻近既有线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地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双井站区间暗挖隧道施工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既有线地铁结构的安全度已达临界状态,施工不能中断行车运营。为有效控制新线施工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化对既有结构位移和变形的影响,对既有线采用袖阀管注浆、WSS工法加固的措施,详细介绍新建10号线初支顶部与既有1号线初支仰拱零距离密贴、刚性支护紧贴1号线底板进行下部隧道施工的作业要点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既有地铁的正常运营。实践证明,该工程首次采用密贴既有结构底板的形式穿越既有地铁隧道,对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铁6号线平安里站—北海北站区间采用矿山暗挖法下穿既有地铁4号线,为保证既有4号线运营安全,应用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对既有4号线的隧道结构及线路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施工期间的实时监测,快速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保障了新建6号线的顺利下穿和既有4号线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4.
建设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需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崇文门北京站区间隧道,为保证既有地下铁道正常运营和地下结构的安全,需严格控制车站施工所引起的地层位移。根据崇文门站的暗挖施工的监测资料和既有区间结构的实际情况,计算和分析下穿情况下2号线区间结构的受力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5.
输水暗涵下穿地铁五棵松站工程专项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水北调总干渠暗涵下穿北京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工程,隧道开挖顶部距车站底部仅为3.667 m,工程施工存在较大风险.为确保穿越施工过程中既有线的结构和运营安全,对正在运营的地铁五棵松站的隧道结构、轨道结构进行专项监测.在介绍工程概况和施工进展基础上,对监测内容、监测方法、测点布置及数据处理、监测工作实施情况、信息反馈及报警制度进行全面分析,最后详述监测及分析结果.实践证明,专项监测工作的实施确保了既有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铁6号线海珠广场站换乘通道的施工,是在软弱地层中的近接施工。由于地层软弱,且与上部既有区间隧道距离较近,施工难度大。为保证换乘通道的安全施工及既有线的正常运营,采用FLAC3D对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模拟,从而对换乘通道的施工过程及其对周围位移场和既有结构的影响进行预测,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轨道交通多建设在城市的核心区,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穿越既有运营地铁工程进行换乘。本文以北京地铁17号线东大桥站下穿既有地铁6号线区间隧道为背景,介绍了新建17号车站的周边复杂情况和工程的重难点。针对工程难点进行了方案比选,论证了近距离侧穿既有线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中采用深孔注浆超前加固地层,以减少群洞开挖沉降叠加效应,袖阀管跟踪动态补偿注浆,并采用自动化实时监测技术等多种综合措施进行风险控制,较好地控制了既有地铁6号线区间结构变形,确保了既有地铁区间结构和轨道的稳定及列车运行的安全,对类似工程项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地铁施工过程复杂,涉及的安全因素众多,施工风险极高,尤其是并线、割接、下穿线路等施工作业存在较多安全风险。以南京地铁宁和线油坊桥站换乘通道下穿既有2号线油坊桥站折返线为实例,深入剖析施工作业、行车组织、客流组织及应急处置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地铁运营单位应对类似施工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铁五号线崇文门站下穿既有地铁一号线区间隧道以及众多地下管道,为保证既有线地铁的正常运营和地下结构的安全,需严格控制新建车站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针对新建崇文门车站暗挖施工对地下管线和既有线地铁影响的实际情况,分析和计算穿越既有线地铁段施工地表允许沉降值,提出一种合理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地铁6号线平安里站—北海北站矿山法区间下穿地铁4号线既有盾构区间特级风险源工程为背景,介绍了WSS深孔注浆工法在矿山施工地层超前加固中的应用,实践证明采用WSS工法对隧道土体进行超前加固,有效控制了既有线结构的沉降,保证了既有线结构的安全,同时,该次矿山法区间成功下穿盾构区间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首次,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盾构法隧道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结合盾构下穿北京地铁4号线宣武门车站动态掘进过程,分析了车站底板处板凳-桩托护结构的受力、变形及稳定性情况,以及盾构施工对上层车站结构、地表的竖向沉降和整体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宝山路站综合改造工程是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综合改造工程"两站一区间"改造范围内的节点工程,涉及土建及系统类众多相关专业,工程内容十分复杂,目前在国内外尚无同类工程实施先例。尤其重要及困难的是,在针对高架站实施改造的全过程中需确保轨交3、4号线的安全运营及车站的正常使用。总体设计中,针对宝山路站北侧新增股道创造性地实现了在既有高架站屋内进行新建桥梁设计;针对南侧新增股道,紧邻既有站屋新建桥梁设计了跨越铁路站场股道的异形门式墩。  相似文献   

13.
武汉地铁徐家棚换乘站设计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是武汉远景规划网络中衔接西部新城组群、南部新城组群的一条重要的市域线路,7号线一期工程共设站18座,其中换乘站9座。徐家棚站为7号线长江以南靠江第一个站,该站位于和平大道和团结路交叉路口处,在线网规划中7号线徐家棚站与5号线、8号线换乘,因此徐家棚站为三线换乘车站,如何处理好三线的换乘关系、做好换乘节点的对接规划预留以及处理好与市政工程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及难点。研究结论:本研究根据三条线路的大致规划走向,结合站址周边环境条件提出徐家棚站换乘方式为三线"工"字形换乘,并将过江公路隧道这一市政工程与地铁车站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工期设计、同期实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本文对于正在或者即将进行的三线换乘车站与市政工程的结合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结合广州地铁四号线的仑头~大学城站盾构区间及五号线的杨箕~珠江新城站盾构区间盾构施工实例.系统地介绍了工程地质分析在盾构施工中的重要指导性及如何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和盾构机在特殊地层中掘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铁西直门站是大型换乘站,采用单向换乘模式。根据西直门站的周边条件,从客流量、站内设施布局和标志设置入手,通过分析4号线建成后西直门站换乘流线及换乘客流的现状,指出了西直门站乘客换乘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换乘流线(方案1)及工程改造(方案2)两个优化方案,并对方案2的换乘客流进行了仿真及评价。方案2解决了西直门站3线换乘问题,提高了西直门站的换乘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盖挖顺作法在深圳地铁科学馆站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结合深圳地铁一号线科学馆站的设计 ,介绍盖挖顺作法在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应用。科学馆位于深圳市中心区深南中路上 ,该区环境优美、交通繁忙、商业发达、居民密集 ,地铁车站的施工对该区的影响极大。本站采用盖挖顺作法施工 ,在保证路面交通、施工安全、车站功能、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工期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并且土建投资得到有效地控制。盖挖顺作法施工时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小 ,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盖挖路面系应围绕路面车辆通行能力、施工工序以及临时路面结构受力体系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综合比选仿真软件的基础上,介绍Anylogic软件的仿真建模技术流程,对仿真过程中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北京地铁宣武门站为例,建立车站2D、3D展示模型,利用仿真数据分析、评估地铁4号线换乘2号线的制约瓶颈,提出宣武门站优化建议。验证了Anylogic软件在车站仿真评估应用中的可行性,并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评估优化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深圳市新建轨道交通7号线福民站工程为例,研究采用盖挖逆作法进行新建车站施工对既有4号线福民站结构变形的影响规律。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既有4号线福民站受新建7号线福民站施工全过程影响的动态变形规律,为施工过程中既有车站结构变形发展预测和设计方案实时调整提供理论支撑;结合施工过程中实时动态监测资料,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分析的既有车站沉降与实际监测成果吻合,也验证了盖挖逆作法施工的合理性,并为优化地层加固方案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铁线网往往会在城市中心区规划2条及以上的线路并形成换乘。若换乘站并未能同步实施,先建车站往往通过预留换乘节点的方式以形成今后的换乘条件,使得后建车站的设计、建设难度增大。以南宁地铁先建的1号线与后建的3号线换乘站金湖广场站为例,基于复杂的控制条件,探究出不同的方案并进行比选,引入“0-4评分法”及“权重评分法”进行方案评分,最终得出合理的3号线站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