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主要介绍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燃料电池技术、发动机系统及蓄电池组,并对各主要组成部件燃料电池、驱动机、辅助动力源进行选型,根据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的要求,形成以燃料电池为主,蓄电池组为辅的动力搭配方式。借助运动仿真软件ADVISOR对车辆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进行运动仿真研究,比较仿真结果,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匹配方式。  相似文献   

2.
周宏湖 《轿车情报》2005,(12):107-113
汽车自发明以来.基本上都是以内燃机为动力.其驱动原理变化甚微。与此相反.燃料电池车没有内燃机,它靠燃料电池电堆供电给驱动车辆的电动机.而燃料电池则从氢气中获得能量。  相似文献   

3.
《叉车技术》2007,(4):25-25
永恒力Jungheinrich生产部经理称由其德国慕尼黑工厂生产的EKX513—515型叉车已将RF(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作为标准配置。RF发射机与接收器被安置在叉车和一部胶囊大小的转发器之下,并被埋置在仓库地板下。每当叉车通过该转发器时,转发器就会根据程序要求发出相关指令。  相似文献   

4.
燃料电池城市客车(FCBUS)驱动系统参数的选择主要考虑整车动力性要求,同时要兼顾其效率和整车经济性。通过整车动力性指标对应的车辆功率需求分析和对典型循环工况对应的车辆功率谱分析,给出了驱动电机峰值功率、额定功率、额定转矩和额定转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并通过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燃料电池轿车驱动电机的电磁噪声,在调查了燃料电池轿车驱动电机的类型、功率和转矩等参数的基础上,选择感应电机为对象,测得了电机不同输入电压和转速下的电磁噪声频谱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定频率范围内,输入电压和转速对电机电磁噪声的均值和峰值均有影响,为采取降低燃料电池轿车驱动电机电磁噪声的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四轮独立驱动汽车进行的动力学分析,提出通过调节驱动电机的电流来控制各轮纵向力以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的策略.建立了驱动系统的动态响应模型,并将其变换为驱动系统控制模型.提出整车控制方案和控制器参考输入的调整方法,并运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驱动系统反馈控制器.最后采用等转矩和等功率驱动力分配策略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氢燃料电池整车设计参数和性能要求,文章对车辆的动力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进行设计,对氢燃料电池、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变速器和主减速器、车载储氢等系统进行参数设计、匹配选型,基于AVL Cruise对车辆性能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匹配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提供氢燃料电池车动力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的研究方法,并提供了氢燃料电池车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对车辆电驱动系统现有构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各种电驱动系统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单电机集中驱动系统结构简单,技术成熟,目前应用广泛,而车轮独立驱动系统由于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将是未来电动车辆驱动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混合驱动汽车是一种采用混合电力驱动系统(简称混合驱动系统)的汽车。该系统由一台普通内燃机(柴油机)或燃料电池、一台发电机、一个电池组及若干电动机组成。发电机在内燃机驱动下向电池组充电,电池组则将电能供给电动机,由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与用普通内燃机及全电动车辆相比,混合驱动车辆具有以下优点:车辆燃油消耗量减少,效率提高;有害气体排放量减少;车辆动力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摩托车技术》2011,(10):57-57
近日,日本九州大学研究人员宣布开发出了利用镍和钌作催化剂的新型燃料蓄电池,这一成果将有助于降低燃料蓄电池的成本,从而推动利用燃料电池的电动车的普及。新型燃料蓄电池依靠氢和大气中的氧发生反应,产生电能驱动车辆,理论上只排放水,而且该燃料蓄电池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转。  相似文献   

11.
文中研究了双电机双轴驱动纯电动车的驱动和制动控制策略,以达到提高车辆动力性、延长续驶里程和保证车辆制动性能的目的。当车辆行驶阻力小时,采用轴荷大的车轴作为驱动轴进行单轴驱动。当车辆行驶阻力大时,前后轴电机按前后轴轴荷比例输出相应转矩分别驱动前后轴,驱动系统以前后轴驱动力合成方式进行双轴驱动。制动时,合理分配和控制前后轴电机再生制动和前后轮制动器机械制动,以实现前后轮同时抱死。  相似文献   

12.
目前,福特汽车公司展示了其第一辆插电式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该车结合了车载氢燃料电池发电机和锂离子蓄电池,每100km燃用5.74L燃料而排放为0。它以一种灵活的动力系统结构为基础,只需对燃料和驱动技术稍加更新而不必重新设计车辆及其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车辆应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燃料电池混合驱动汽车的结构与其能量流的控制管理策略。文中还对燃料电池的发展趋势与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多教的燃料电池汽车采用的是"燃料电池 蓄电池(FC B)"的驱动型式,而超级电容相比较蓄电池有更强大的用途.基于汽车动力学仿真软件PAST建立了超级电容和燃料电池的正向仿真模型,对参数匹配和能量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初步探讨以"燃料电池 超级电容(FC C)"作为一般轿车动力驱动系统的特点及性能参数,在构建其动力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对整车参数进行了匹配,并通过仿真软件PsAT对整车的动力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显示该"FC C"动力系统基本能够满足整车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根据重型商用车动力系统高性能、长续航里程、低成本的开发需求,本文提出了分布式驱动液氢燃料电池重型商用车技术方案,探索性地应用了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大容量车载液氢储供系统和分布式电动轮驱动系统等多项创新技术。基于燃料电池系统设计与匹配技术,开发了国内首套上公告的百千瓦级燃料电池系统(109 kW);.基于车载液氢储罐设计、液氢汽化器设计和车载液氢BOG处理与全系统安全监控等关键技术突破,研制了国内首套车载大容量液氢储供系统(60 kg/110 kg);基于轮毂电机磁热设计、构型设计和集成设计创新,研制了适用于重型车辆双胎并装车轮的电动轮,所开发的电动轮单轮峰值转矩16 000 N·m,短时峰值转矩超过18 000 N·m,电动轮峰值转矩密度可达60 N·m/kg。基于上述关键部件技术,完成了全球首辆分布式驱动液氢燃料电池重型商用车开发,设计续驶里程超过1 000 km,所研制的35 t级与49 t级重型商用车分别进行了道路试验,验证了液氢储氢、动力系统与分布式电驱动系统的技术可行性,为重型商用车的电动化探索了可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多域车辆的陆地行驶,设计了轮边电机驱动系统,构建了基于轮边驱动系统的车辆模型,并对驱动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在转向动力学理论分析基础上,在ADAMS中建立了多体动力学模型;提出了车辆驱动与转向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环境建立了控制模型,运用联合仿真方法对车辆在直线加速、转向和制动等典型工况下的行驶性能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车辆的主要性能符合预期目标,驱动控制策略有效.  相似文献   

17.
《天津汽车》2008,(4):10
永恒力即将携“Concept 08”亮相全球领先的企业内部物流展——2008汉诺威物流展。 永恒力将在本次物流展(2008年5月27日~31日)上重点展示能效及驱动技术。一款体现新型能源存储及驱动概念的产品“Concept 08”将作为永恒力主打展品与世人见面。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的体积将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8.
由于纯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储能有限,所以,燃料电池以高效率、无污染、高可靠性的特点成为电动汽车增程器的研究热点。文章以市场上某款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将甲醇燃料电池增程器布置在车辆前舱内,对不同车速下燃料电池增程器三维模型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车辆静止时,甲醇燃料电池以额定功率工作会影响前舱部件正常工作,当车辆以超过30 km/h的速度行驶,可以忽略燃料电池增程器对前舱部件的影响。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实车燃料电池增程器的布置和控制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轮边驱动系统对车辆垂向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引入轮毂电机,使得轮边驱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质量显著增加,引起整车非簧载质量相对过大,恶化了车辆垂向性能。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对轮边驱动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具体分析了非簧载质量过大对车辆垂向性能的影响以及国内外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效果,最后对轮边驱动系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液压驱动车辆的反拖制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液压驱动车辆长下坡制动的性能进行了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泵排量对发动机和液压系统在下坡制动中的影响。对提高液压驱动车辆下坡安全性,为液压驱动车辆合理安排发动机和液压系统制动能力,提高反拖制动性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