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日本在道路进行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道路所在地区的情况,明确道路应该重视的功能。在确定道路构造时,设置道路的多功能交通体系。在保证汽车交通功能的基础上,也考虑儿童、老人等所有道路使用者的通行、进出和停留等交通功能,以及市区形成、防灾空间、环境空间和容纳空间等空间功能。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7,(7)
将郊区道路两侧一定距离内的人口密度值作为城市化水平判定道路沿线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划分出未城市化、半城市化、城市化、高度城市化等4档水平,并给出了相应的人口密度阙值区间,提出道路所需实际承担的道路功能分别对应为公路、近期公路远期城市道路、城市道路等3种。提出了整合道路规划定位和实际功能的道路性质判定步骤,以及设计标准择高取用、最小合理长度、道路性质基本连续等整合原则。提出了公路与城市道路功能叠加时的横断面、平面等设计方法,并结合上海近郊区嘉定新城道路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3.
《运输车辆》2012,(2):3-3
交通运输部《道理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道路运输完成的客货运量、周转量及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持续增加。道路运输不仅成为综合运输体系中最能体现普遍服务、最具基础保障功能的运输方式,而且在春运、黄金周、煤电油运等关键时期和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在抗震救灾、抗击冰冻雨雪灾害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据查,道路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等。  相似文献   

4.
当前城市地下道路建设越来越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水淹、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因未及时管控地下道路车辆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地下道路的运行安全面临挑战。通过对地下道路入口控制方法、总体方案、设备要求等开展研究,提出地下道路关闭多级预警、建立物理拦截需求和安全高效的控制系统等建议。通过文献、需求调研、技术比选验证,提出了包含物理控制设施、车道信号灯、交通感知设施、信息发布设施、声光警示设施的地下道路入口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流程及其主要的技术要求等方案,并结合广州南沙横沥岛尖地下环路的实例开展了方案设计和工程应用。研究提出的地下道路入口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提升紧急工况下地下道路入口的交通控制效率,提升地下道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路  张健 《汽车运用》2014,(1):20-20
一、贴近保障任务,立足“缺什么补什么” 一要针对边海防道路特点,突出边境道路、山地道路、复杂道路、狭窄道路、蹋方道路、泥泞道路、涉水道路等具有边海防特点的道路驾驶训练,锤炼驾驶员复杂路况的驾驶技能。  相似文献   

6.
非结构化道路识别在无人驾驶中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涉及到道路本身类型不固定、形状不规则、表面不平整和边界模糊等复杂性。为了全面了解基于视觉的非结构化道路识别方法和研究现状,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3种主要的道路识别方法,分别是基于道路特征、基于道路模型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同时,整理了当前常用的非结构化道路开源数据集。结果表明基于道路特征和基于道路模型的方法计算复杂度高且识别精度较低,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识别精度,但也存在数据需求量大、训练时间长和可解释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俞明健  游克思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1):130-132,158,14
为规范我国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统一设计标准,通过国内外相关地下道路的规范及研究成果归纳、已有成熟设计经验总结以及专题研究等多种途径,研究编制了《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就其设计原则、几何线形、出入口、交通设施、附属设施及防灾等与地面道路存在差异的方面作了规定。从总体技术路线、规范框架体系、规范特点及新颖性三方面阐述了该规范的研究框架。该规范的编制将填补我国当前城市地下道路工程领域规范的空白,对未来提高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质量,保障运营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路属于国家公共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道路养护可以保证道路经常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是交通系统中重要的工作之一。一般来说,道路养护工作主要包括养护任务确立、养护工作计划、养护计划实施、道路状况巡查更新、养护结果评价分析以及道路养护决策等。本文将围绕道路养护的整个过程,运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对道路养护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架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实现道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提高道路养护的效率以及提升道路养护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道路对城市环境的不良影响,提出建设生态道路的必要性和建设理念,从规划、设计、建设过程等方面研究了怎样建设生态道路,生态道路对改善城市环境起到的作用。为本地区生态道路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拼宽道路的路线、等级、结构形式受原道路制约较大,工程建设环境受原道路通行影响严重。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也是以道路拼宽为基础进行。拼宽道路的设计、投标、施工中涉及了许多新建道路中没有的内容。如交通组织、交通安全、道路拆除等。各单位对新建道路的设计、施工、管理较为熟悉;而目前国内拼宽道路较少,其中有许多建设内容与新建道路有所区别。因此,拼宽道路与新建道路在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较多差异。  相似文献   

11.
新型多功能路面的铺装方法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晨  张金喜  苗英豪 《公路工程》2008,33(5):13-18,23
随着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快速建设,我国道路里程快速增长,与此同时,道路使用者对道路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需要,道路不仅应具有交通通行功能,还应在提高道路使用品质、减少交通事故、促进道路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对近几年国内外发展起来的几种多功能路面的铺装方法和特点进行介绍,对多功能路面的作用机理、设计和施工方法、优缺点和使用前景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1过去:机动车维修实行经营许可制度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证、出租车运输经营许可证、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许可证等统称为《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是交通运输部统一制发的经营道路运输的合法凭证。凡在我国境内经营道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车辆维修、道路货物搬运装卸和道路运输服务(含物流服务,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快速建设,我国道路里程快速增长,与此同时,道路使用者对道路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需要,道路不仅应具有交通通行功能,还应在提高道路使用品质、减少交通事故、促进道路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对近几年国内外发展起来的几种多功能路面的铺装方法和特点进行介绍,对多功能路面的作用机理、设计和施工方法、优缺点和使用前景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发展,深刻影响并改变着各个行业,传统的道路交通也不例外。试图以新的视角总结梳理传统道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国际前沿,重在捕捉当前的研究热点,绘制学科发展地貌,思考道路工程从汽车发展的促进因素成为制约因素面临的挑战和任务。在此基础上,从道路加物质、资源、环境、能源、安全和光能等角度,描绘了适应新要求的未来道路应具备的典型特征,进而提出了道路工程基础设施的代际划分方法。针对新一代道路,梳理了超级道路的创新至零、工业化生产、免干扰维护、路-车协同、智慧运营和弹性管理等核心内涵,并就类人系统、能源场景、微生态化和速度不限等可能外延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管理平台从信息化角度全面对接新形势下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的相关业务,全面整合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资源,充分融合道路运输行政执法、道路运输信用管理、超限违章、运政许可等涉及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的多方面数据,实现数据实时交换、实时更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信息反馈迅速、监督保障有力的目标。本文结合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的业务流程具体研究了省级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管理平台的数据流程,并建立起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管理平台的整体功能架构。  相似文献   

16.
道路上的车辆是导致道路两侧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在这些污染物中,以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受到人们最为广泛的关注。车辆的排放物是导致道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积累的重要原因,这些排放物包括:汽油中铅的化合物、润滑油的燃烧、汽车轮胎与道路的磨擦产生的微尘、刹车里衬的机械磨损等。同时,道路所处的自然环境,如地形地貌、降水量、日照量、季风等也决定了这些重金属在道路两侧的累积程度和分布格局。此外,道路上车辆的主要类型、车流量的大小也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有较大的影响。总的来说,道路两侧土壤中的重金属呈带状分布于道路两侧,且含量随距离的增加呈指数形式下降。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实际交通事故,运用道路安全调查与分析、因果分析图法、道路安全评价等方法,对交通事故进行剖析。通过对交通事故的驾驶员、车载道具、道路线形、道路环境、安全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针对各项影响因素做出评价,提出相应的预防性对策,为交通事故的减少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街区道路"的概念和功能。介绍了"窄路幅、密路网"在街区道路规划中的应用。从设计车速、道路横断面及交叉口的布置、公交站台设计等方面,介绍了街区道路的设计要点。最后阐述了稳静化、海绵化等新技术在街区道路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1、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高等级道路的建设方兴未艾。有学者预计21世纪高等级道路的功能将趋向多样化,尤其是道路本身以外的附属设施、休息设施、环境保护及管理设施等将有很大的改进。此外,沿高等级道路设置共用电缆沟、敷设光缆等举措,将使高等级道路走廊的功  相似文献   

20.
以兰州市城区道路塌陷为例,通过对道路塌陷的统计和分布规律的分析,认为兰州市城区道路塌陷产生的原因与特殊的地质环境、人类工程活动、雨水下渗及管理等综合因素有关.针对道路塌陷原因,提出预防道路塌陷的相关处理措施和建议;同时,对道路精细化工程建设提出在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精细化处理具体措施,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提高精细化设计施工和管理意识,从而提升道路综合服务功能和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