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该文分析了企业人本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创新人本管理的对策,并得出结论认为,人本管理是谋求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的管理,是人与企业的一种关系和行为的协调,对现代管理者本身就是对人和物及信息管理的再造。  相似文献   

2.
安华 《经济导报》2010,(13):21-21
来自中国政府网的消息说,4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温家宝总理《关於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的文章。文章说,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这方面工作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3.
共享经济是互联网信息时代,实现快速发展的一种体验型经济,推动共享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创业的支撑,人才是发展的首要资源,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需要通过共享经济实现资源共享。基于此,文章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分析了共享经济和创新创业融合发展的措施,并推动双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潜能素质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的丰富完整,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显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过程,要积极创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它事关群众民生福祉,事关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政权的长治久安。新型社会组织的发展建设在新一轮地方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中日益凸显,由此,笔者从研究新型社会组织的概述入手,进一步探讨新型社会组织在地方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生成意义与现实障碍,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新型社会组织,促进新型社会组织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李连芝 《中国电动车》2014,(10):139-140
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创新,创新已经成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成为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章结合本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企业从坚持综合创新理念,积极构建决策、研发、管理、实施的创新管理体制入手,逐步完善了创新体系建设,营造创新氛围,大力推进实施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等,不断提升技术转化成产品和生产力的能力,带动产业升级。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7.
朱灵 《中国电动车》2010,(10):100-101
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促进政府信息化的实施,是政府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方向。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正视这些问题,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抓住机遇,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是未来的整体发展趋势,发展数字经济优势较大,并且数字经济产业属于轻资产无污染的绿色优质产业,投资回报率高,国外的技术垄断相对较低,更易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基于此,阐述了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性,提出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具体措施,以全面推动整体产业经济结构的绿色优质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行业产业链内,"创新"包括很多方面,如理念、产品、工艺、质量、销量、应用、政策等等,但其中产品、应用和政策之创新,因分别代表了生产企业、用户企业和管理部门的发展、应用和管理水平,而成为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棋子",更体现出社会的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0.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公交企业代表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肩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任,抓好党建工作尤为重要。邹平公交始终坚持把党建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创新运营管理模式,促进公交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1年6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推出了推动物流业发展的8项配套措施.这是继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计划》之后的又一重大政策,也相信它将给我国物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2011年5月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我国物流行业进行了一次暗访调查,乱收费、乱罚款、限制多、高税收等现象已成为物流业的突出问题,并连续7天对此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报道.一时间,如何解决物流行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在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乔布斯的去世引发国人的思考,为什么有了手机的人还要拥有iphone?因为它满足了个性需求,为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手段.专用汽车也是满足整个物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定需求的专业产品. 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革新不是创新,专用车的特点和乔布斯的iphone的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普遍技术与专业技术的结合,从而把汽车的机动性和专用设备的实用性结合起来,实现了新的市场价值,这就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阐述创新的原则之一.由此可见专用汽车是汽车产业创新的产物.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专用车发展良莠不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普遍的担忧.中外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创新才是专用汽车发展做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国家启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以来,再制造产业发展并不顺利,在诸多方面困难和机遇并存.本文从政策法规、市场环境两方面分析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对发展环境的全面系统认识,有利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发挥和利用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克服或转化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进行观念、技术、管理体系和营销等多维度创新,推动再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调整是关系发展和民生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必须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优化升级各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省、投资拉动、开放带动、集群发展、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尚蛟 《汽车纵横》2022,(1):36-38
<正>汽车产业将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汽协会将积极推进行业标准化创新发展,大力组织行业团体标准研究制定工作,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形成补充,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支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尤其需要标准化工作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6.
<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城市公交企业更需继承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启发和激励公交人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群众。"走群众路线,践行一线工作法"如一缕春风,吹遍龙岩公交,让人精神振奋,加快了我们前行的步伐。在这大好环境下,龙岩公交始终坚持科学、创新、和谐的发展思路,以"百姓优先、民生优先,公交出行、方便生活"为宗旨,推进公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耿彦斌  刘影  刘东  陈璟 《公路》2024,(3):251-259
新发展理念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发展的科学指引。雄安新区定位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交通运输是“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雄安新区交通运输应在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当好表率、走在前列。准确把握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交通运输先行全过程的深刻内涵,提出在新的起点上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方面推进交通运输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交通运输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的“开路先锋”、“主体骨架”和“疏解载体”的功能定位,提出交通运输当好先行承载着落实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的重要历史使命。聚焦雄安新区交通运输发展15个主攻方向的远景战略规划与生动实践,系统解构其间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经验、举措和方案,为加快推进雄安新区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交通示范标杆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8.
企业重组巳成为企业参考市场竞争并实现超常规发展的重要战略武器。新世纪初,我国汽车产业是危机与机遇并存,我们迫切需要通过重组来构筑我国汽车产业跨越发展的基础,形成自己的主导企业,并通过制度创新和实施国家汽车创新系统来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能够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和最佳载体,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又驱动和促进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通过深入挖掘、分析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文献,以基于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为基础,从基于人工智能创新驱动的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路径出发,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网联汽车4大系统平台,依托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用中央处理器(CPU),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用关键零部件发展路径,旨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有效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交通事故、城市道路拥堵、化石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问题,并能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生态。  相似文献   

20.
朱虹 《人民公交》2022,(9):55-63
<正>加强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是事关公交企业能否平稳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是进一步做好民生服务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组织保证。如何进一步培养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完善选人用人工作机制,为国有老企业积蓄发展动力,成为乌鲁木齐公交集团党委直面困难、破解难题、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