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品创新是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产品创新模式的选择关系到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的制定方向,并将进一步影响到企业整体战略的成功与否.汽车工业作为我国的"幼稚"产业,其产品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产品质量差、价格高、技术含量低长期困扰着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因此,建立产品创新战略模式的决策模型,来指导我国汽车工业根据环境变化和自身条件,进行产品创新模式的选择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参与了海外市场竞争以及汽车出口量的增加,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海外专利布局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从专利申请的地域、数量、核心专利以及专利引证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我国汽车企业海外专利布局的现状进行研究,指出了我国汽车企业相比跨国汽车企业的差距和不足,并就海外专利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汽车最大市场、最大生产国之一。按照汽车发展总战略,我国还将迈向世界汽车产业强国,而其战略基础则是拥有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中国的各汽车企业,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不断改进其制造技术与装备。  相似文献   

4.
产品创新是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产品创新模式的选择关系到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的制定方向,并将进一步影响到企业整体战略的成功与否。汽车工业作为我国的“幼稚”产业,其产品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产品质量差、价格高、技术含量低长期困扰着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因此,建立产品创新战略模式的决策模型,来指导我国汽车工业根据环境变化和自身条件,进行产品创新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汽车产业将面对更加严峻的转型和升级考验。一系列的外部政策和竞争环境都在发生激变。面对这种从"顺境"到"逆境"的变化,中国汽车业要勇于抓住转型升级的"倒逼机遇",着力解决汽车工业生存环境艰难、结构失衡、市场竞争激烈、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障碍和顽疾,加速产业转型和升级,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汽车纵横》2020,(3):8-16
2020年2月24日,发改委、网信办、工信部等11个国家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通知”。该文件明确了我国发展智能汽车战略的愿景和主要任务,分别从发展态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4大方面阐述了我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整体部署和战略落地。  相似文献   

7.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心。2007年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上,汽车企业的发展模式出现了新变化,创新、协作代替了守旧、单打独斗,而这正拉伸了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在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一系列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奇迹.汽车工业就是奇迹之一.我国的汽车工业坚持改革开放和自主发展相结合,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工业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的汽车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它不仅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成为国际汽车大家庭中举足轻重的成员.  相似文献   

9.
戴姆勒与克莱斯勒两公司合并为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后,成为目前世界三大汽车生产企业,在世纪之交世界汽车市场竞争格局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戴-克集团采取了一种新的以“双线作战,两极增长,要做第一”为核心的竞争战略,即以北美和西欧为核心的两个主要市场为主要增长极和向全球扩张的大本营,全面参与各种车型的国际市场竞争,目标是要在下个世界做世界第一汽车企业,本文全面 评述该战略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汽车工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来自于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的压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是全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大课题,轻量化技术的开发、应用是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战略方向.目前,我国汽车行业轻量化技术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为有效集中行业资源,在新材料应用、轻量化结构设计、先进制造工艺等领域尽快提升,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2007年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成立了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盟自组建以来作为国内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进者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的交流和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政策、政策、还是政策!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以私车普及为代表的乘用车发展逐步进入汽车与社会的相互改造时期,政策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期东方时评将与读者一起回顾2007年中国汽车政策,并对税收、产品、能源战略、市场贸易和出口五方面政策进行了全面解析.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2月24日,发改委、网信办、工信部等11个国家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通知"。通知中的这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对我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方向。在此,小编梳理一下这份文件中的细则,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5年决定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正在萌发,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品及技术的升级,将给汽车及相关产业带来深入变革。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已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战略制高点,我国也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为加速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汽车产业技术水平及核心竞争力,文章在总结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政策、市场、企业及技术四方面深入分析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总体发展现状,并结合我国汽车产业实际情况,提出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在法雷奥的创新战略中,本土创新非常关键。随着中国各类法规标准的日趋严苛,对于创新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高。法雷奥的目标是推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更好地发展中国业务。2014年法雷奥全球销售额增长9%,其中中国市场销售额(主机配套)增长达28%。良好的业绩得益于法雷奥两大核心发展战略:致力于CO_2减排和开发直觉驾驶技术,以及全面提升在亚洲及新兴国家的发展。围绕这两大战略,法雷奥在2015上海车展上展示了一系列创新科技,并宣布将持续加大中国投入。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利润大幅度下降.汽车零部件企业将面临“3道坎”:一是“成本关”.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都在怎样“降成本,增效益”上各显其能.2005年可以说是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本风暴年”.二是“融资关”.目前,对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特别是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都存在“缺血”的危机.三是“核心技术和品牌关”.目前,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有自己“称雄于市场的核心技术”,必须拥有优质产品质量和一流的品牌,也就是核心竞争力.否则,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将会被强劲的国际国内竞争对手一步一步地“吞食”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60年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已经成为汽车大国,但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实践体,高校科研院所是科技文明的载体,在国家的鼓励下,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双方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基金为新的创新模式,分析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发展的情况并给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其产品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剖析了以车身为核心的产品开发战略是我国汽车企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实现顾客价值的重要载体、体现汽车文化的核心形式和具有比较成本优势这4个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我国众多汽车企业采取以车身为核心的产品开发战略的必要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中国出口至澳大利亚的整车从2009年的3983辆增长至8673辆,零部件出口也从2006年的3.38亿美元增长至9.16亿美元,发展迅速、潜力巨大。包括奇瑞、长城、吉利在内,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制定了出口澳洲的战略计划,澳洲将成为我国汽车海外市场的新增长点,并成为中国汽车走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前站。但是我国汽车陆续遭遇澳大利亚新车安全评价(A—NCAP)“碰撞门事件”及相关召回事件,亟需加深对澳大利亚汽车准入制度及技术法规的理解,并结合汽车市场特点和认证要求,对车型进行研发改进和验证匹配,提高品质并完善售后体系,为汽车出口澳洲市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入世保护期后我国汽车维修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我国汽车维修业应采取的对策。对政府相关部门而言,应加快适应市场维修机制的法规建设,并进一步发挥维修行业中介组织作用;对汽车维修企业而言,要保持汽车维修企业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品牌战略、销售战略,树立创新意识,发展企业文化,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世贸入关以来,汽车尤其是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的普通家庭,随着国内外汽车厂商越来越快地将汽车生产基地设立和转移到中国来,中国汽车制造业有着超常规的发展,其中汽车动力总成制造水平的发展也突飞猛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作为汽车业的关键部件,发动机新项目规划的好坏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动机新项目中相对制造和生产而言,规划阶段对最终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及成本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固有的,并且是"不可逆转"的.其中现代发动机新项目规划中刀具的合理应用,已成为满足汽车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要求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