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使用高强度钢板可使汽车车身减重25%,节省燃油15%。而且相应的排放也大大降低。美国研究表明:美国的汽车如能减重25%,每天节油可达75~90万桶,一年CO2排放减少1亿~1.2亿M^3.  相似文献   

2.
朱麟 《汽车与配件》2013,(36):32-33
用铝及铝合金制造汽车零部件具有明显的减重节能效果,以铝代替钢铁制造发动机可减重30%,汽车铝车轮可减重30%左右,铝制轿车车身更是比钢制品轻40%以上。汽车每使用1kg铝可降低自重2.25kg,减重效应高达125%,在汽车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可减少废气排放20kg。一辆汽车若减重10%,可相对减少6%~8%的燃油消耗,燃油效率提高5.5%。汽车的轻量化除了降低油耗还有利于改善汽车在行驶、转向、加速、制动等多方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正(接上期)三、汽车轻量化节能技术汽车轻量化是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汽车行驶过程中必须克服多种阻力,包括滚动阻力、爬坡阻力、加速阻力和空气阻力。除了空气阻力外,其他阻力都与整车质量成正比。因此,降低汽车质量可有效降低油耗以及排放。试验结果表明,汽油乘用车每减重100kg,将节油0.3L,汽车质量每降低10%,可降低燃油消耗6%~8%,排放下降4%。同时,汽车轻量化还可以让车辆获得更好的动态响应,包括加速性能、操纵稳定性和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汽车上大量采用带微处理机的零部件,形成有“头脑”的产品,这将成为汽车零部件最重要的技术发展动向。美国当前在汽车上应用电子技术处于领先地位。1981年汽车电子装置总销售额为20亿美元,1985年将达84亿美元,1990年将达144亿美元。1970年平均每辆轿车采用电子装置价值为25美元,1980年为250美元,1990年将达1400美元。预计,1985年有80%的美国轻型车上装有微处理机,1990年将达95%。在汽车  相似文献   

5.
信任     
正据报道,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在美国的原高管奥利·弗施密特因参与汽车尾气排放造假,近日被美国法院判处7年监禁,并处40万美元罚金。2015年,美国环境保护署发现大众汽车在其柴油汽车上安装作弊软件,使汽车能在尾气排放检测时以高标准过关,但在实际道路行驶时,排放则大幅超标。此后大众汽车向美方认罪受罚,各种罚款、赔偿和召回补救措施耗资总计接近300亿美元。据一位美国的汽车环保专家介绍,美国主要采用企业申报、政府抽查的方式监测汽车排放和燃油消耗指标。也就是说政府先信任汽车厂家,由汽车厂家申报  相似文献   

6.
轻量化是实现汽车节能环保的途径之一。车辆每减重10%,可节油5%~8%;每使用1 kg铝,可使轿车寿命期减少20 kg尾气排放。材料轻量化是汽车轻量化技术中最直接有效的。随着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形变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日益增大。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铝合金客车的调查研究,阐述了目前铝合金客车的发展、车身结构方式、车身用铝合金材料牌号及其主要连接方法。  相似文献   

7.
数字     
《时代汽车》2014,(1):10
75%按照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最新预测,2040年全球上路的汽车总量中,75%是无人驾驶汽车。25万元日前,特斯拉(TESLA)中国官方网站正式上线,网站内容包括Model S和Model X的产品介绍以及相关预订信息,两款车型的预定价格都是25万元人民币。13亿美元2013年12月16日,通用汽车宣布向美国五家工厂投资近13亿美元,包括整车组装厂和动力总成生产厂。其中部分资金将用于投产最新开发的10速自动变速箱。  相似文献   

8.
行业动态     
美国政府拟推出更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近期,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Michael REGAN表示,美国政府正在制定1项新的汽车排放法规。该项排放法规将有效限制汽车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该项排放法规限定了轿车和轻型货车的碳排放量,并要求汽车制造商在现有碳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将汽车的碳排放量进一步削减22.6%。  相似文献   

9.
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界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汽车每减重10%,油耗可降低6%~8%,排放降低4%,因此减轻汽车质量是节能和环保的最基本途径之一。车身质量占汽车总质量的40%左右,车身的轻量化对于整车的轻量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铝合金是一种具备多种优良性能的轻质材料,因而成为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本文重点介绍了汽车车身用铝合金零件关键制造技术,包括铝合金汽车板材和管件液压成形工艺、板材温冲压成形技术、型材挤压成形和结构件铸造(铸铝)成形技术。  相似文献   

10.
美国汽车排放技术法规总体情况美国在对汽车产品的市场准入管理上,除了联邦政府这一级管理外,美国州政府也涉及管理,其中在汽车排放的立法和控制方面,主要体现在:美国加州制定并实施比联邦法规更为严格的排放法规,这一点对于开拓美国汽车市场尤其重要。根据美国的相  相似文献   

11.
轻量化汽车材料技术的最新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小汽车自身质量是降低汽车燃油消耗及减少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采用高强度钢、低密度的轻质材料是汽车减重的最重要途径。在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最新资料的基础上,叙述了轻量化汽车材料技术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并分别介绍了国内外高强度钢和铝、镁合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轻量化汽车材料技术的最新动态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减小汽车自身质量是降低汽车燃油消耗及减少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采用高强度钢、低密度的轻质材料是汽车减重的最重要途径。在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最新资料的基础上,叙述了轻量化汽车材料技术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并分别介绍了国内外高强度钢和铝、镁合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减小汽车自身质量是降低汽车燃油消耗及减少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采用高强度钢、低密度的轻质材料是汽车减重的最重要途径。在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最新资料的基础上,叙述了轻量化汽车材料技术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并分别介绍了国内外高强度钢和铝、镁合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新闻     
《汽车与配件》2014,(23):16-21
<正>2021年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需求超过258亿美元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汽车传感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5.9%——从2013年的181亿美元涨至2018年的241亿美元。报告详细介绍了全球市场对安全、节能、清洁汽车的需求推动汽车传感器需求的不断增长。车辆安全、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的提升将推动2021年汽车传感器出货量超57亿台,市场价值超过258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1年9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0亿辆,其中汽车2.97亿辆;前三季度,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2 753万辆,同比增加436.3万辆,增长18.83%。汽车排放已经成为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有效防治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已经成为历史赋予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若妍 《汽车与配件》2010,(47):55-57
<正>机动车保有量构成分析2009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接近1.7亿辆,同比增长9.3%。其中,汽车6209.4万辆,占36.6%。与欧洲情况不同,我国近八成的汽车为汽油载客汽车,达到不同阶段排放标准的汽车比例接近。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汽车排放因子CO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研制汽车排放污染物CO因子试验系统,测试分析夏季植物生长对环境中汽车排放因子CO浓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5℃,6m·s-1的入口风速下,树高为2.4m,树冠直径为1.4m的樟树,背风侧CO的最大浓度值相对于无树木环境的浓度值增高16.1%,迎风侧CO的最大浓度值相对于无树木环境的浓度值增高4.1%,树木对汽车排放污染物CO因子扩散有阻滞作用;结合植物对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净化效能,来实现大气的植物修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美国汽车排放缺陷召回制度的出台背景、运行机制和运行情况.重点分析了美国汽车排放缺陷召回的程序.通过对美国汽车排放缺陷召回制度的研究,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轮胎所造成的燃油消耗约占整个轿车燃油消耗量的20%,在卡车中,这一比例则提高到1/3。而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8.3亿辆,其所排放的CO2占全球CO2总排放量的18%。标签法出台CO2排放的增长加剧了全球气温变暖,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以降低汽车能耗。欧盟CO2排放中,轿车占到12%左右。而在汽车排放中,轮胎的滚动阻力对汽车能耗水平和CO2排放影响重大。与传统轮胎不同,绿色轮胎能够有效降低滚动阻力,使轿车能耗  相似文献   

20.
正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7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其中汽车达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超3.64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2亿人。随着群众驾车出行需求不断提高,汽车市场潜力持续释放,汽车保有量保持快速增长,近5年年均增加1 400万辆机动车,与此同时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也不断攀升。当前,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一是机动车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目前,我国机动车排放各类大气污染物4 607万t,其中,氮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