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期导读     
《公路》2005,(3)
做好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为前提,以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勘察设计理念为先导,以提高勘察设计水平为主线,以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完善措施,规范市场,全机提高公路勘察设计质量,努力开创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新局面。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同,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明确了为什么要发展和如何发展这两个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现状进行评析,阐述新时期的发展环境和形势对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影响和要求,对交通运输部在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影响和要求,研判中长期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从规划、建设、资助、信息、评价等方面提出交通运输部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洪基 《时代汽车》2005,(10):44-47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襄樊汽车工业已进入产业发展阶段,培育汽车产业集群对襄樊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采用集群发展理论、发展理念、发展取向和发展措施培育和引导汽车产业的发展,更好的发挥政府的政策机制、服务机制和市场机制作用,创造相关发展条件和环境,优化和提升发展平台,襄樊汽车产业集群可以成为长江和湖北汽车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襄樊城市品牌的重要内涵和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4.
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要服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同时也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交通、能源和通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已经明确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另一方面国家也已经开始重视为满足吃、穿、住、用、行需求的最终产品的工业发展,具体的说即是食品、服装、建筑材料、家用电器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如  相似文献   

5.
计志英  陆海平 《上海汽车》2005,(11):14-16,25
从我国汽车物流业的发展导向、发展基础、基本模式和发展水平出发,分析研究我国汽车物流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加快发展我国汽车物流业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
《经济导报》2007,(B07):12-12
惠阳区发展和改革局前身是惠阳市“计委”,1996年11月更名为惠阳市计划局,2002年5月更名为惠州市惠阳区发展和改革局,是惠阳区政府的组成部门,与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担负着研究提出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提出总量平衡、发展速度和结构调整的调控目标及调控政策,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能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财务信息,对防范财务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的管理,将促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向综合化、细化、边缘化、阶段化、动态化和长期化方向发展。本文就当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提出促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的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际考察和走访咨询,系统地总结了新加坡的城市和交通发展经验。首先介绍了新加坡发展的总体状况,对新加坡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包括整体规划、综合交通、需求管理、智能交通等方面,结合我国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大城市中城市交通的发展提出了发展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辰 《汽车与配件》2011,(17):37-39
近年来,道路运输事业发展迅猛,全国道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不断刷新历史记录。在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快速发展、高效发展、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进程中,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环节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是交通运输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日,经过精心筹划,  相似文献   

10.
《时代汽车》2010,(6):113-114
《中国摩托车行业绿色环保宣言》的发布表明了政府和全国各行业、全国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行绿色新政的理念和实现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坚强决心。  相似文献   

11.
自21世纪以来,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中心城区基本形成网络化、多核心的地下空间发展形态。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进入全新发展阶段。通过全面总结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主要成就和不足,针对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未来发展的目标与策略。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的创新发展近期将聚焦于城市更新和精细化管理,重点在更新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地下交通和市政等基础设施、深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和保护、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上海汽车》1998,(12):1-9
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开为转折点,在此后20年中,上海汽车工业改革开放以业的发展历程、巨大变化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加快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成功实践。本文概要回顾和总结了上海汽车工业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自我、集中力量发展轿车工业,在科技进步、科学管理上进行积极创新,加强强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13.
介绍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的发展简史和现状。根据历史和现状,从发展经济、民生角度和推动轻型电动车发展,提出了促进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共同和谐发展的意见,并对电动轻便摩托车标准和相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探讨分析了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及政策取向。基于发展模式的概念,简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和阶段性特征;总结分析了国外交通发展模式的演变规律和一般特点,凝炼了主要经验与启示。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结合公路水路交通行业特点,分析了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的内涵和主要特征。此外,还分别从加快交通结构调整、提高交通发展质量、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实现交通安全发展、强化交通科技创新和提升行政保障能力等7个方面提出了主要政策。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期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发展将会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在制定有关规划和发展政策时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十二五"期间交通发展环境、发展要求、主要趋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是支撑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编制和发布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是建立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正式发布,从全球视野和历史比较这两个维度,系统地盘点了我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洪小春 《隧道建设》2022,42(12):2036-2047
为探究城市空间集约和土地高效利用背景下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与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的低碳效应,梳理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与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在构成要素、开发生命周期等方面的特征,分析一体化策划、规划、设计、建造和运维等发展阶段对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作用与意义; 构建基于“双碳”目标的包含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城市发展、一体化的低碳效应、城市中心区发展和城市中心区开发5项准则层指标在内的22项指标的一体化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与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评价方法体系。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2005年、2010年、2014年和2019年4个典〖JP2〗型阶段为例进行评价,结果分别为2.349、3.105、3.588和4.222,对应的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别为较差、中、良和良。对照南京新街口中心区渐进式一体化发展历程可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与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对促进区域“双碳”目标实现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苏茜 《汽车与安全》2006,(12):20-23
汽车电子在汽车产业发展中将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完善和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壮大,汽车电子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一片广阔的前景。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在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日益严格的要求,以及人们对车载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需求,为汽车电子提供了发展平台和机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南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南通服务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然而,与兄弟地区相比,南通服务业存在发展规模和层次较低、内部结构不够合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低等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南通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加快其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是新时期、新阶段国家指导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又一重要文件,它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一件大事。总的来看,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了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政策的连贯性、全面性、前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适时、适地、适势和适制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