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也不断发展和提高,为使混凝土具有高性能、高耐久性、高流动性,又不出现离析泌水,能够在自重作用下自由流淌填充施工中的漏振、过振等人为因素,又能解决钢筋密度大难以振捣,而又不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经我们反复试验,采用混凝土双掺技术(活性掺合料和外加剂)制备了C30免振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1 高性能混凝土1.1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形的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的。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混凝土强度…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应用掺加HPCA的办法配制高性能免振捣自密混凝土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选出施工配合比,还介绍了这种混凝土的实用效果及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密实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以一定量的超细粉煤灰代替水泥,并经过配比优化可得到力学性能优异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还对优化配比后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构件受弯、受剪力学性能和工厂生产实体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该方法成型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构件无蜂窝麻面、密实性好,具有更优越的抗裂性能和延性,构件和实梁的受弯、剪性能均与振捣成型的混凝土构件相近;试验还表明,振捣将导致自密实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劣化。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强度高、和易性好、体积稳定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在日常施工过程中我们经常将工作重点放在混凝土的振捣、成型和养护等方面,其实这是一个片面的认识,真正的质量控制应该是混凝土的生产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本文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特点以及京沈客专京冀有限公司对搅拌站质量管理的相关要求,详细阐述了搅拌站主要设施的配置与优化、自动计量系统的精度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以及生产高性能混凝土其它注意事项;通过优化组织和不断总结全面提升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为今后高铁搅拌站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中等强度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变形性能以及耐久性能。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抗压强度、干缩以及耐久性等性能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研究表明,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工程、大体积工程以及房建工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京雄城际雄安站房造型柱同时具备异形截面、大体积尺寸与清水外观的特点,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与施工实践,利用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减少水化温升,并实时监测墩柱里表温差与保温养护措施降低墩柱开裂风险;优选聚羧酸减水剂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采用关键位点循环输送布料方式与精细化定点式振捣缓解混凝土落距高、振捣难的困境,提升墩柱复杂造型棱角处的成型质量。此外,提出钢筋、模板表面处理与表层保护防护等清水混凝土质量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客运专线桩基混凝土的特殊要求,通过实验分析浆体体积、聚羧酸盐外加剂和粉煤灰等活性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过程控制的实践经验,提出客运专线桩基混凝土施工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维  王献军 《铁道建筑》2008,(5):109-112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抗压强度、干缩、抗渗性和抗冻性等性能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研究表明,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大体积工程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金融中心为高150 m的高层建筑,其框架柱为600 mm×600 mm箱形钢柱,腔内浇筑C60混凝土。文章介绍了C60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现场验收标准等,并对内插钢管、泵送浇筑的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铁路客运专线施工中,采用泵送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桥梁预制或现浇,已成为施工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泵送高性能混凝土与泵送普通混凝土,在施工工艺技术上有较大不同,现场施工中常常会因一些小的细节问题未能提前考虑和处理妥当,而造成施工不能正常进行,甚至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或缺陷.结合客运专线现场制梁施工实际,通过对原材料、配合比、泵送方法、人员机械、浇筑振捣等方面系统地探索研究,总结并形成了一套适宜于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的措施方法,供参考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