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改进目前普遍采用的简单的铁路接触网检测评价方法,提出接触网健康状态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利用模糊数学对接触网的检测数据进行处理,采用隶属度函数评价各指标属于评判集的隶属程度;通过熵权理论挖掘检测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确定各检测指标的评价权重,对接触网的健康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并对评判集的秩进行加权综合实现接触网健康值的量化。对某铁路区段实际接触网状态的评估表明:该方法可行,且评价结果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对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各类病害及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同时结合长期变形及专项维保监测相关工程实践资料,对地铁隧道结构的综合安全性态评判技术及对应评判模型建设开展研究,并结合某地铁区间工程实例,从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成果、病害检测成果、结构形变理论极限指标、病害综合评估等多个维度,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的地铁隧道结构安全评判指标体系及评判模型,可为进一步开展相关隧道病害综合治理及其整体安全管控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兴良 《铁道建筑技术》2012,(Z1):193-194,197
以大跨钢结构桁架为研究对象,考虑杆件锈蚀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比,分析锈蚀对结构变形的影响,研究中假定结构在大气环境下均匀腐蚀。结果表明,锈蚀不断地改变着结构的变形状态,对结构造成累计损伤。因此在此类结构设计中考虑难以避免的锈蚀损伤,在正常使用、耐久性、安全性等方面均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量学者关于桥梁结构状态评估的研究成果,建立既有铁路桥梁结构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在总结国内外桥梁状况评估分级和评定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既有铁路桥梁状态评估标准。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计算出评估体系的综合集成权值,并结合模糊理论,定义结构平均损伤度,从而形成一套新的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既有铁路桥梁状态评估方法。最后,给出一个既有铁路桥梁状态评估实例说明所提出方法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瓷绝缘子运行状态一直缺少有效的评估手段。本文以某电气化铁路不同运行年份的瓷绝缘子为例,提出了运行状态评估试验方案,建立了综合模糊评判模型,研究了采用模糊数学进行模糊评判的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综合评估方法直观有效、可靠度高,可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瓷绝缘子的运行状态评估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CRH3型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模糊灰色聚类和组合赋权法相结合的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利用组合赋权法计算牵引传动系统各元件指标的组合权重;由各元件聚类系数创建元件层的健康状态模糊评判矩阵;然后由该矩阵,采用组合赋权法计算牵引传动系统元件层的组合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估牵引传动系统整体的健康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结合牵引传动系统的分层分析模型,并直观地得到各指标、各元件以及牵引传动系统整体的健康状态信息,有效完成了CRH3型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健康状态评估。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隧道近距下穿既有铁路路基或隧道段时,常采用洞内超前大管棚支护,而目前多采用工程类比法确定其支护参数,因此有必要对大管棚支护变形规律及设计参数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管棚结构变形由管棚弯曲变形和支承结构压缩变形组成,变形计算公式为s=αql(2)除未支护段外,其余段长度变化对管棚变形影响相对较小,未支护段增长,变形显著增大,且刚度越小增加幅度越大;管棚变形随着荷载的增加呈线性增长;管棚变形随着刚度增大而减小,且未支护段越长减小幅度越大,当管棚刚度较小时,刚度增大则变形显著减小,当刚度达到临界值后,增大刚度则变形减小不明显;(3)应综合考虑穿越段变形控制要求、工程投资、施工难度,合理选择管棚直径和长度;(4)本研究成果可为隧道超前管棚变形规律分析、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空腹钢管桁架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非常普遍,T型相贯节点的平面内抗弯刚度对结构的受力性能有很大影响。以空腹桁架中的平面T型节点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抗弯刚度和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得到各无量纲参数与T型节点平面内抗弯刚度之间的关系。通过与国内外现有计算公式的对比,给出T型钢管节点刚度判别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
综合考虑转辙机的历史与现状、电气与非电气因素以及运行状况等,对转辙机进行健康状态评估。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转辙机健康评估方法。针对转辙机受自身质量、检修维护情况和运行环境等诸多不确定随机因素影响的问题,引入模糊理论,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转辙机健康评估模型。根据不同因素对转辙机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经验,确定健康影响因素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实现对转辙机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估。该评估方法能较好地适应转辙机健康影响因素的模糊性和复杂性。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实施转辙机的状态检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针对大吨位提梁机表面锈蚀、焊缝或板材裂纹等结构损伤不易检测识别,极易引发安全事故这一问题,结合提梁机结构特点,本文利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不同结构部位、不同损伤程度的仿真分析,研究结构损伤对结构动力特性和主梁挠度的影响规律,以探求提梁机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结论:(1)利用动力特性的变化可以识别结构损伤的发生,但不能确定损伤位置;(2)提梁机结构型式的不同导致其振动模态发生变化,针对不同结构型式的提梁机,结构损伤引起的频率变化敏感阶次不同;(3)通过观察主梁挠度变化曲线可以识别主梁结构损伤,且能够确定单点损伤或多点损伤的损伤位置;(4)该研究成果可为既有提梁机的结构检测和状态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