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60kg/m钢轨42号单开道岔的制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时速350 km客运专线铁路用60 kg/m钢轨42号单开道岔(有砟)主要零件的制造工艺,它是我国目前制造、上道铺设的号码最大的高速道岔。为保证道岔制造精度,对长大轨件加工工艺、垫板平面度、长大轨件吊装变形等制造的难点进行了工艺攻关,对基本轨、尖轨、翼轨、心轨加工工艺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60kg/m钢轨30号改进型可动心轨单开道岔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 kg/m钢轨30号改进型可动心轨单开道岔,采用近几年提速道岔的先进技术,针对提速道岔上道运营后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多项改进和优化。介绍其平面布置和结构特点,并结合其多为长大钢轨件,简要介绍大号码道岔的制造加工特点。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道岔侧向通过速度是影响地铁线路运输能力的重要因素,为探明地铁道岔侧向最大通过速度,以某地铁12号道岔为例,基于迹线法和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结合拉丁超立方随机抽样方法,生成关键动力学参数随机样本,研究标准车轮与标准钢轨和磨耗车轮与实测钢轨匹配的轮轨接触几何特性和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响应,以及长期运营条件下道岔侧向容许速度。研究结论:(1)轮轨关系演变后,轮载过渡延后;(2)实测轮轨匹配下,道岔侧逆向容许通过速度比轮轨为标准设计状态时低2 km/h;(3)结合长期运营条件下轮轨实际状态,考虑车辆动力学参数的随机性,所分析的12号道岔侧向容许通过速度为55 km/h;(4)针对不同的地铁道岔,均可以通过实测轮轨型面,以及考虑车辆动力学参数的随机性的方法,探明既有道岔的侧向最大通过速度,提升地铁线路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4.
阐述侧向容许通过220 km/h的62号道岔的设计参数和平面线型,分析道岔转辙器、辙叉、扣件系统、无砟轨道基础和转换系统结构,对主要部件参数进行计算.利用轮轨动力学分析动车组通过62号道岔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总结其在现场铺设的技术关键.现场动力学测试表明,动车组以385 km/h直向和以220 km/h侧向通过62号试验道岔时安全平稳,道岔关键部件变形和强度等满足设计要求,岔区刚度均匀化,转换设备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道岔广泛应用于国内高速铁路线路上,具有列车通过速度快、结构复杂和制造精度要求高等特点。其中,可动心轨辙叉的钢轨件包括翼轨、长短心轨和槽型护轨,相对于转辙器的基本轨和尖轨,其加工部位多,加工程序较为复杂。对比总结近年来可动心轨辙叉钢轨件的加工工艺的优化探索。持续优化加工工艺,可提升高速道岔制造单位的生产效率,促进高速铁路道岔质量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三开道岔在用地紧张、拆迁困难的地铁特殊要求地段应用优势明显,但同时存在尖轨组装精度低、密贴调试困难、短枕块铺设偏差大、个别尖轨最小轮缘槽偏小等问题。解决措施包括:(1)转辙器采用厂内组装办法,以降低调试难度;(2)采用钢桁架长岔枕,以提高转辙器整体铺设精度;(3)工电联调可执行《天津地铁60 kg/m钢轨9号对称三开道岔制造、铺设和养护维修技术文件》的相关规定;(4)尖轨最小轮缘槽可以通过调整尖轨动程和间隔铁偏差尺寸、尖轨轨底与滑床台间隙值来实现。结构上建议采用直线密贴线形尖轨,以及缩短尖轨活动段长度来提高转辙器部分的组装精度。  相似文献   

7.
<正>杭甬高铁线路使用U71M钢轨其强度等级为880MPa,轨顶面硬度260~300 HB,有较好的韧、塑性,焊接性优良。U71Mn钢轨为高速铁路用钢轨,铺设线路时采用长轨条闪光焊接方法,道岔采用现场铝热焊接技术。开通6年来,部分道岔基本轨、尖轨出现疲劳伤损达到维修周期。道岔维修一般采用更换伤损钢轨的方案,利用现场铝热焊接技术。但是无砟轨道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更换曲线(曲尖轨及导轨)标准钢轨与磨耗轨焊接尤为困  相似文献   

8.
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60kg/m钢轨42号单开道岔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时速350 km客运专线用60 kg/m钢轨42号单开道岔,该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160 km/h,是我国目前为止试制、试铺的号码最大,侧向通过速度最高的道岔,也是我国首次采用双肢弹性可弯心轨技术并获得成功的大号码道岔。结构设计中在转辙器部分为减小尖轨扳动力及尖轨后端不足位移设置了12对辊轮,尖轨亦采用了预顶弯技术;在可动心轨辙叉部分心轨前端采用水平藏尖结构,大大提高了列车通过时的舒适性和平稳性,通过下一步的上道使用和试验,还将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通过遂渝线8组18#无砟道岔现场铺设试验,研究无砟道岔施工工艺和方法,探索影响道岔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1)国产18#无砟道岔一般应以散件运输、现场原位组装为主;(2)影响道岔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道岔、扣件和岔枕的制造精度,运输和吊装过程中轨件的变形、损伤,轨排和扣件安装、调整的精度以及保持精度的能力,道床混凝土施工对轨排的扰动及轨温控制,焊接质量以及锁定轨温,工装设备、检测工具的精度,合理的工艺以及员工的素质等;(3)应加强道岔加工质量的控制,保证道岔加工误差满足规范要求、方便施工操作;道岔的分段考虑施工及运输要求,分段接头不错开布置;加强转辙器基坑处处理,防止道床板开裂;优化道岔前后轨枕类型,尽量采用双块式轨枕;优化道床板分段长度,尽量多设伸缩缝,方便施工及防止道床板开裂;优化扣件及套管设计,减小配合间隙.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提出工线函[2003]19号文规定“凡下道轨经整修后重新铺设上道的必须是经探伤未发现伤损的钢轨(简称整修轨)”,以确保铺设整修轨线路的行车安全(下图左侧是整形机、右图为待探伤整修轨)。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一种用于大功率多级变流器的高绝缘能力的高效冷却大功率高频变压器.该变压器是按350 kW的功率级设计的,并且用无定形铁心材料和同轴绕组制成.为了保证装置有较长的寿命,详细研究了介电损耗和具有陡沿的电压波形的影响,为此特别注重绝缘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合福高铁某隧道进口高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并依此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根据某隧道进口高边坡的特点,选择典型断面,分别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建立分析模型,系统分析高边坡在开挖完成后的稳定性以及支护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为边坡支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赵爱军 《铁道勘察》2006,32(4):53-56
以太中银线各阶段的方案研究为例,对目前提出的“大高差高位铁路选线”理论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高位选线适应的地形、地貌条件。对绥德至靖边段3个限坡方案进行了比较,推荐蚂蚁河6‰方案为贯通方案。  相似文献   

14.
高性能混凝土(HPC)是一种具有高施工性能,高强度及高耐久性的“三高”混凝土,达到高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使用复合超塑化剂和超细矿物质掺合料,实践表明,HPC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15.
Q355GNHD高耐候钢是先进轨道车辆车身的常用材料,其动态条件下的塑性本构模型对车身结构受力数值仿真至关重要.文章采用MTS 647 Hydraulic Wedge Grip和AutoCAE(HRST-I)高速试验机对Q355GNHD高耐候钢开展准静态、动态拉伸力学性能试验,获取了该型材料在0.001~500 s-1...  相似文献   

16.
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包括技术措施、耐久性对策、性能研究及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城市市政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高压、超高压燃气管线需要保护,尤其是在管道上方进行结构吊装作业中,构件坠落对管道及其土体的冲击能量巨大,如不正确认识这一过程并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将可能引发灾难性事故.结合工程实例,对常见的自重百吨以上的公路预制箱梁吊装过程中发生坠落时,对下方埋地高压燃气管道的动力响应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明确的管道保护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配制C80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控制参数及配制技术路线,通过试验配制出了性能能够满足要求的C80高强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C80高强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本研究能为C80高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铁路高墩优质快速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宝兰二线宝天段渭滩渭河特大桥桥墩优质快速施工 ,介绍操作平台施工技术、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和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等技术 ,证明优化施工工艺、必要的投入是桥墩优质快速施工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源十三街隧道下穿龙湖湖区,通过加强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及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防裂控制,有效地控制了有害裂缝的产生,提高了混凝土抗渗能力,为类似高水位地下隧道结构早期裂缝控制和耐久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