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乍嘉苏高速公路连接线大桥为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连续桥面简支梁桥,其下部构造采用了柔性墩。在桥梁墩台设计时,桥纵向墩顶水平力的设计计算值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墩身及基础设计的经济合理性。乍嘉苏高速公路连接线大桥柔性墩通过精心设计计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下文着重介绍该桥柔性墩设计中抗推刚度的选取,水平力的分配,滑板支座的处理及偏心距增大系数η的确定等,并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南昆线上两座柔性墩桥的"柔改刚"工程施工中发现的病害,较详细地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为减少或杜绝柔性墩桥病害的发生,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严把施工质量关,养护维修方法妥当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 早在1966年修建成昆铁路时,我国便诞生了第一座铁路柔性墩桥,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公路桥开始采用柔性墩的年代则更远,本世纪四、五十年代,桩柱式柔性墩公路桥已被广泛采用。在25年里,我国共修建了约50座柔性墩铁路桥,这个数字与同期内修建的铁路桥梁总数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在承受重型荷载的铁路桥梁设计中,设计者习惯采用粗壮的实体墩台。而柔性墩则为直坡  相似文献   

4.
结合南昆线子午河大桥的施工实例,介绍柔性墩桥用架桥机架梁过程中的温度伸缩,恒载伸长,梁混凝土收缩徐变,活载伸长,墩顶水平位移等的调整量及调整方向的确定,墩顶调整方案的实施及高速量的修正。  相似文献   

5.
通过现场测试和有关应用研究,研究了铁路群桩基础桥桥墩病害诊断的动力测试和评价方法,提出了群桩基础桥墩状态评价的有关指标.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现行《铁路桥梁检定规范》给定的墩顶横向位移限值和自振频率限值的计算表达式不适用于群桩基础桥墩.  相似文献   

6.
地基柔性效应对铁路连续梁桥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某高速铁路大跨连续梁桥固定墩纵桥向的弹塑性地震反应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地基柔性约束效应的单墩动力计算模型,分析地基柔性效应对桥墩动力特性及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基比例系数m值的改变对桥墩的1阶自振频率影响较明显;随着地基比例系数m值的降低,墩顶位移及基底位移逐渐增加;地基越软,桥墩的弹塑性地震反应有增大的趋势。为了更加合理的描述桥墩的塑性状态,建议对软土场地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延性抗震设计时,优选墩底曲率延性指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新疆果子沟大桥展线桥为采用移动模架施工的40m跨径连续梁。在模架提升过程中,墩身晃动较剧烈。经过非线形时程分析,认为整体提升过程中的墩顶位移主要为风荷载所致,单点提升阶段的墩顶位移主要由风荷载及千斤顶作用共同引起。对模架顶推过程进行了受力分析和优化研究,并最终采用墩顶柔性联结及双墩顶推的组合顶推方案,顺利完成了顶推过程。  相似文献   

8.
阐述既有桥梁检定规范关于墩顶振幅限值条文制订的依据、适用范围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根据既有桥梁检定规范确定轻型墩墩顶位移限值的等刚度法 ,最后对轻型墩设计中的刚度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大准(大同—准格尔)下行线黄河特大桥主桥为(96+132+96)m连续钢桁梁柔性拱结构,该桥自1992年成桥以来经历了4次桥梁检定,历次检定均开展了静载、脉动、行车试验。本文对历次检定试验中桥梁主桁挠度、杆件应力、桥梁自振特性、桥梁运营性能等关键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梳理,对桥梁实际工作状态、安全承载能力的变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经过近30年的服役后,尽管线路运营状态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且4次检定试验时采用的加载列车形式、测试内容都不尽相同,但关键测试指标均表明桥梁受力状态良好,桥梁整体性能和技术状态与成桥时相近。  相似文献   

10.
通过现场测试和有关应用研究,研究了铁路群桩基础桥桥墩病害诊断的动力测试和评价方法,提出了群桩基础桥墩状态评价的有关指标.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现行<铁路桥梁检定规范>给定的墩顶横向位移限值和自振频率限值的计算表达式不适用于群桩基础桥墩.  相似文献   

11.
桥梁平转施工是目前跨越既有线路连续梁桥采用的常用施工方法之一。根据转体位置,桥梁平转可分为墩底转体和墩顶转体两种技术,但是在高墩连续梁桥转体施工中,这两种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大树村龙川江三线大桥是世界上首次采用墩中同步转体方式施工的跨越既有成昆铁路的一座连续梁桥,本文以该桥转体施工实践为背景,介绍了墩中转体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主要阐述了墩中转体系统设计与构造及用于墩中转体的新型托架结构、墩中转体的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施工工艺的控制要点,对今后类似桥梁的建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简要介绍矮墩桥挠曲力的基础上,着重论述高墩桥挠曲力随墩身高度增加、墩顶位移增大而急剧减小的规律,并对桥墩台设计和桥上铺设无缝线路的设计、养护,提出了按墩台高度分段考虑挠曲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结合轻型墩横向刚度合理值研究 ,对某典型的轻型双柱墩桥进行全面综合的动力试验 ,分析研究该桥的动力特性、墩梁体系横向振动、支座对桥梁横向振动的影响及列车通过该桥的抗脱轨安全性 ;综合评估轻型双柱墩桥的横向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刘春 《铁路航测》2012,(2):93-98
结合两座铁路连续梁桥的工程设计,基于反应谱法对连续梁桥下部结构的地震力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得出规范简化算法在连续梁中的适用性。对规范简化算法及有限元全桥模型计算方法的参数取值、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模型误差很小的前提下对比分析了多桥计算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主墩墩高接近的连续梁桥纵向地震力计算可采用规范简化算法,固定墩结果偏保守,活动墩结果略小;横向地震力需采用有限元全桥模型进行计算。(2)主墩墩高差异较大的连续梁桥,规范简化算法误差太大。  相似文献   

15.
永定河分洪枢纽包括芦沟桥拦河闸和小清河拦河闸,桥梁工程包括交通桥和工作桥两部分。通过对桥梁工程缝墩的裂缝、钢筋锈蚀情况、地基承载力、缝墩的工作情况、桥梁外观进行全面检测,对桥梁的主体结构工作情况作出了判断,对维修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惯性力激活减震装置(IFA)的工作原理,建立了不同墩高连续梁桥减震有限元模型,分析续梁桥与非等高连续梁桥利用IFA装置减震均可取得理想效果,且墩高变化对等高连续梁桥中IFA装置减震效果的影响程度大于非等高连续梁桥;行波效应下2类连续梁桥各桥墩地震响应分配的不均匀程度均随墩高的增大逐渐降低;墩高为19~24 m时等高连续梁桥利用IFA装置减震效果较差,须结合地震动频谱特性及连续梁桥振动周期进行分析,调整IFA装置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铁路提速后,大部分轻型墩桥梁横向振幅过大,墩与梁横向刚度不匹配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地影响了行车安全,为研究该类桥梁横向振幅过大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加固方案,特进行轻型墩桥梁横向振动的检测与加固研究。 研究方法:以某轻型墩铁路桥梁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车-桥耦合振动现场检测及分析,进而提出了2种加固方案,并进行了加固效果分析。 研究结果:该桥T梁自身跨中横向振幅基本满足规范要求,但各墩顶横向振幅均严重超限。研究结论:轻型墩横向刚度偏低、墩顶横向振幅过大是导致该类桥梁横向振幅过大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在双柱式墩柱之间增设型钢剪力撑或增设两道横向劲性型钢连接并浇筑微膨胀钢筋混凝土,2种加固方案均能有效地提高轻型墩的横向刚度,控制轻型墩桥梁的横向振幅。  相似文献   

18.
铁路高墩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车桥耦合振动研究的基础上,对货车动力模型中的中央悬挂装置采用变摩擦阻尼,通过与某高墩连续梁桥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说明,理论计算结果是可信的,对高墩连续梁桥动力响应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低墩和高墩的墩顶振幅相对较小,而具有相对较小横向刚度的中等高度桥墩的墩顶振幅却较大,这种情况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9.
铁路连续梁桥一般只设一个固定墩,并由其承担上部结构的全部地震纵向荷载,这极易造成固定墩和伸缩缝破坏,甚至造成引桥落梁。基于连续梁桥活动墩的抗震潜能,提出在各活动墩与梁体之间设置锁死销连接装置。地震时,活动墩和固定墩协同受力,提高连续梁桥的整体抗震性能。以某典型铁路连续梁桥为例,研究锁死销的减震原理及对活动墩的影响,分析跨度、跨数以及温差对锁死销减震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地震作用下锁死销可有效降低固定墩的内力响应和梁端纵向位移响应,明显提高连续梁桥的整体抗震性能;对于常规铁路连续梁桥,锁死销的减震效果受温差的影响较小,可以按年平均温度进行设置。  相似文献   

20.
结合处于高烈度地震地区的某(48+4×80+48)m刚构连续梁桥的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对高烈度区的长联多跨刚构连续梁桥进行常规抗震设计往往无法达到抗震设防目标。应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进行减震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抗震设计控制截面的内力,使结构设计更容易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同时分析了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两个主要参数摩擦系数和球心距对刚构墩减震效果的影响。对于同一个球心距,刚构墩墩底的顺桥向弯矩响应、墩顶的顺桥向位移响应随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减小,横桥向弯矩响应、横桥向位移响应随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同一个摩擦因数,随着球心距的增加,刚构墩墩底的顺桥向、横桥向弯矩响应以及墩顶的横桥向位移响应均呈现减小趋势,而刚构墩墩顶的顺桥向位移响应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