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关涛 《港口科技》2010,(9):41-44
概述了比利时主要港口的情况。详细介绍了比利时港口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了港口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和港口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我国港口的发展规划和产业集群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对我国港口产业集群建设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港口产业集群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所在,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拉动着当地城市交通、宾馆、展览、商业等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许多地区还构成了独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构架。为此,做好产业集群规划,对港口经济的健康发展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3.
临港产业集群的经济特征与国际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南  刘嘉娜 《水运工程》2007,(5):35-38,53
临港产业集群的构建和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经验和国内沿海地区的主导选择。临港产业集群具有港口指向、规模经济、区域依托、阶段发展、国际导向等经济特征。各国临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表现出不同的路径,对鹿特丹、横滨等临港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可以提供丰富的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4.
从阐述产业集群理论出发,分析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探讨港口产业集群与港口物流园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港口物流园区发展阶段,以期对我国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指出:外部经济规模、港口业务专门化、地区禀赋、集聚经济及非市场因素等构成的竞争优势在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将基于港口产业集群形成机理,逐步推进,可分为以港建区--港口物流起步、以区促港--港口物流快速发展、三区联动--港口产业集群成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中港口物流园区的功能有所侧重.论文相应地给出了案例.  相似文献   

5.
<正>江浙沪三省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其发展港口经济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基础条件,但三省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港口经济集群效应失衡现象逐步显现,升级迫在眉睫港口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凭借其独特的基础资源加快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以其集散功能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对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港口为中心,腹地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6.
港口集群的内部竞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玲 《中国航海》2005,(3):62-64
港口集群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它是研究港口竞争力问题的一种新的理论方法,而集群内部竞争对于提高一个港口的整体竞争力非常有利,它们是加强港口集群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将产业集群的概念应用到港口中来界定港口集群和内部竞争,提出了实施路径来鼓励内部竞争,探讨了如何提高港口集群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通过构建港口产业集群,提升舟山港口竞争力,在阐述港口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用SWOT法分析舟山港口产业集群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策略建议:选择货物集散作业区作为集群中心;确定以临港工业为主的供应链产业;确定相关支撑产业。  相似文献   

8.
杨燕 《世界海运》2012,(9):1-5,44
为贯彻《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精神,实现将江苏沿海建设成为南融长三角、北连渤海、沟通中西部的重要经济带和江苏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宏伟目标,在研究江苏省沿海港口建设和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其问题的基础上,从港口建设、产业发展道路、生产要素流动、规模经济的形成等四个方面提出促进江苏省沿海港口建设和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及战略设计。  相似文献   

9.
文中通过对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作用机理的分析,根据问卷统计,得到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量化评价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并以宁波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量化评价为实证案例,说明了BP神经网络算法的应用步骤,说明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黄强 《中国水运》2005,(6):18-19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宏观区域经济一级轴带和东中西经济大动脉,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带。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已形成城市集群、产业集群和港口集群,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龙头。长江黄金水道作为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的核心,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长江航运现代物流发展,对于推动和提升相关产业、提高流域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A 的山东省港口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DEA模型的港口城市经济和港口有效性的横向评价模型及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的纵向评价模型。横向评价结果表明:青岛属于港口和城市经济双有效城市;威海属于城市经济有效,港口无效型城市;烟台和日照则属于双无效城市;各港口发展程度各异,全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纵向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9年港口与区域经济未能实现系统双向有效协调。在此评价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东省港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针对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2.
刘庆广 《水运工程》2012,(9):106-109
为了更好地理解港口物流与南通区域经济的关系,制定出合适的协同发展战略,选取1990—2011年港口物流与南通区域经济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港口物流与南通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指标的合理性和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了分析变量;在此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对港口物流和南通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港口物流与南通区域经济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比区域经济对港口物流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一些。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利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对重庆市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同时通过多维灰色GM(1, N)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得出重庆市港口物流与经济增长整体上协调,有一定的发展能力,但是两者之间同时存在某些不协同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进而实现与区域经济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14.
江苏沿海港口开发与物流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苏沿海港口物流业已经初步形成协调发展、层次分明、重心突出的格局,但与它们承担的任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港口物流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开发。在借鉴国内外港口物流业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江苏沿海港口开发与物流业发展战略,以期提高江苏沿海港口物流业的整体效益,充分发挥江苏沿海港口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提速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 port industry has undergone a rationalization process over the last decade. An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port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is being taken over by global port operating groups. Many port operators who previously ran only their local business now extend their business scope to the regional or global scale; today's port operators can be regarded a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e era of global economy, a port no longer enjoys a natural monopoly, as was the case in the past. To cope with this chang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a certain form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ports is necessary so as to provide services that fit into shipping lines' strateg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ports have to concentrate on new ways for co-operation in an effort to establish a countervailing power.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strategic option known as co-opetition , the combination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for the port industry, and explains a case of co-opetition between the container ports in Hong Kong and South China.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will provide a useful insight into the port industry, which is currently required to carry out its business in an ever-chang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美国对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比较成熟,通常应用量化方法分析港口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着重叙述了美国华盛顿州的温哥华港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港的相关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美国对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比较成熟,通常应用量化方法分析港口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着重叙述了美国华盛顿州的温哥华港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港的相关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区域临港产业发展优化中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等3方面,以绿色GDP最大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区域临港产业发展优化模型;以上海地区临港产业发展优化为例,对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兼顾经济、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对区域临港产业的发展进行综合优化,可以为区域临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e port industry has undergone a rationalization process over the last decade. An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port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is being taken over by global port operating groups. Many port operators who previously ran only their local business now extend their business scope to the regional or global scale; today's port operators can be regarded a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e era of global economy, a port no longer enjoys a natural monopoly, as was the case in the past. To cope with this chang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a certain form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ports is necessary so as to provide services that fit into shipping lines' strateg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ports have to concentrate on new ways for co-operation in an effort to establish a countervailing power.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strategic option known as co-opetition, the combination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for the port industry, and explains a case of co-opetition between the container ports in Hong Kong and South China.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will provide a useful insight into the port industry, which is currently required to carry out its business in an ever-chang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