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蚀是导致老龄船舶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合基本点蚀原理,文章对碳钢、低合金钢海水全浸没点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点蚀进程做了简要解释与评述。基于Melchers点蚀深度模型及其相关实验数据,文中提出一种简化形式的新型点蚀最大深度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三组我国船舶结构常用碳钢、低合金钢的青岛海域全浸没点蚀试验观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验证,证明采用Weibull函数表示点蚀最大深度随时间变化关系是合适的。此外,依据青岛、厦门、榆林海域碳钢试验数据,文中还对海水环境因素,如:溶解氧浓度、平均温度、盐度、PH值等,以及钢材成分变化对新型最大点蚀深度模型各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了相应的函数关系式及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腐蚀是导致老龄船舶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合基本点蚀原理,本文对碳钢、低合金钢海水全浸带点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点蚀进程做了简要解释与评述.针对我国船舶结构常用碳钢、低合金钢的实海腐蚀试验观测数据建立了新型Weibull函数形式的点蚀最大深度模型.通过对比验证,证明采用Weibull函数表示点蚀最大深度随时间变化关系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骆钊  林红星  王超 《水运工程》2020,(1):173-178
针对部分海域海港工程建设中潮差较大的问题,设计采取改梁板为下层全预制结构、改护舷挡板为钢结构、试验取消剪力键的方法来减少水上作业时间,并用组合桩解决浪溅区的防腐难题;在施工方面,根据水上施工环境的窗口期分析和潮位预报,提出须乘潮靠港并及时松紧缆,推荐采用随潮差转动的跳板驳和浮码头,借潮起重安装钢栈桥,采用自升式平台避潮和根据潮差采用不同抛石工艺等方法解决大潮差下水上施工的难题,可为大潮差条件下的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海水间浸环境下,研究不同温度对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AH32钢焊接热影响区电化学腐蚀的影响。利用Autolab PGSTAT 302N电化学工作站对试样进行经典三电极测试,分析其自腐蚀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噪声、电化学阻抗谱等变化趋势,比较不同试样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5.
无溶剂超厚膜环氧涂层海洋腐蚀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厚膜重防腐涂料具有优异的防腐性能以及环境友好的特点,是海洋环境防腐涂料的重要发展方向。文中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无溶剂超厚膜环氧重防腐涂料,测试了涂层的物理性能,并采用海洋腐蚀模拟试验装置对该涂料以及常用的三种重防腐涂料在海水浪花飞溅区、潮差区和全浸区的耐久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涂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VOC含量极低,是环境友好型无溶剂涂料;模拟试验表明浪花飞溅区是海洋腐蚀最严酷的区域,各涂料在该区域腐蚀最严重,超厚膜环氧重防腐涂料的防腐效果最优,是环氧沥青涂料的理想替代品。  相似文献   

6.
B级碳素船体钢焊接接头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腐蚀挂片及电化学测量试验 ,研究了B级碳素船体钢三种常见焊接接头的耐海水腐蚀性能。结果表明 :在海水中 ,接头的焊缝区最易受到腐蚀 ,其次为母材 ,热影响区腐蚀最轻 ;几种接头相比 ,B级碳素船体钢与J4 2 2焊条匹配后焊接接头的综合耐蚀性高于其与J50 7和H0 8MnSi2A两种焊接材料匹配后接头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7.
以不锈钢/碳钢金属复合材料为例,探讨耐蚀金属复合材料在海洋环境中长期使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耐蚀金属复合材料在海洋大气区和浪溅区时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使用效果显著;但当耐蚀金属复合材料在水位变动区使用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阴极保护)消除复合材料基材与复材之间电偶腐蚀,以保证复合材料在该区域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部沿海平均潮差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沿海地区面积广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平均潮差的分布及变化特征相当复杂。由此,利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21个验潮站连续1 a的逐时实测潮位资料,统计其年平均潮差及月平均潮差,并由此分析了年平均潮差在我国东部沿海的分布特征及月平均潮差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我国东部沿海平均潮差的分布及变化除受天文因素的影响,径流以及海湾形态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沿海地区,在天文因子作用下,月平均潮差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但在河口内及受非周期性因素影响严重海域,月平均潮差变化规律则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9.
王素华  朱梅五 《船舶工程》2000,(6):54-56,49
通过室内腐蚀挂片及电化学测量试验,研究了B级碳素船体钢三种常见焊接接头的耐海水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海水中,接头的焊缝区最易到腐蚀,其次为母材。热影响区腐蚀最轻;几种接头相比,B级碳素船体钢与J422焊条匹配后焊接接头的综合耐蚀性高于其与J507和H08MnSi2A两种焊接材料匹配后接头的耐馈性。  相似文献   

10.
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横流一直为人们所关注。针对连云港港的连云港区和徐圩港区,利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分别计算不同潮型下的口门航道横流,建立潮差与横流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具体应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连云港海域环抱式防波堤口门的航道最大横流由涨潮控制,在最大横流与涨潮潮差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拟合曲线相关程度高。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潮汐预报表统计涨潮潮差的累计频率,利用拟合关系求得不同累计频率的口门航道最大横流,可为航道设计或船舶进出港管理调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用于海水淡化装置各部件上的碳钢和合金钢在运行中的腐蚀问题之试验研究结果。含铬和铝的低合金钢看来较有前途,其抗腐蚀性能要比碳钢强2~10倍,尤其是处在除氧的海水之中。海水除氧对含钼和含铬低合金钢的抗腐蚀作用看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碳钢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速率预测非常复杂和模糊。针对碳钢腐蚀速率的灰色预测模型精度普遍不高的现状,为提高腐蚀速率预测模型的精度,[方法]通过船用碳钢腐蚀速率和海洋环境因素的灰关联分析,得到影响船用碳钢腐蚀速率的关键因素,进而建立具有较高精度的GM(1,N)腐蚀速率预测模型。[结果]实例分析表明,在青岛、厦门、舟山和榆林海域影响船用碳钢腐蚀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海水温度、海生物附着量、pH值和海水盐度,在此基础上建立的GM(1,5)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且计算量较小。[结论]GM(1,N)模型可以有效预测碳钢等船用金属的腐蚀速率,可为船用金属腐蚀寿命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玉生 《船艇》2008,(2):32-34
NBC型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机,适用于各种普碳钢、优碳钢、低合金钢等1MM以上薄板、中板的CO2气体保护焊接。以优质、高效而著称的CO2气体保护焊接工艺,在现代技术领域中占有极为特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夏海峰  张玮 《水道港口》2008,29(1):25-30
通过建立长江口、杭州湾大范围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综合考虑长江口、杭州湾两大潮波系统,探讨南汇东滩及浦东国际机场外沿圈围工程对附近各关心水域的水动力条件的影响范围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南汇东滩及浦东国际机场外沿圈围工程后,长江口侧的涨、落潮潮量略有减小,而杭州湾则略有增大。相应的,工程附近海域的潮流流速和潮差也受到工程不同程度的影响。就流速变化而言,涨潮时,南槽主槽流速略有下降,北槽则略有增加,落潮时,南槽主槽流速主要呈现略有增加的趋势,而北槽则基本不变;在杭州湾侧海域,涨、落潮水流流速均略有增加。而潮差方面,在长江口一侧,高桥处潮差略有减小,且呈现出越接近工程区,潮差变率越大的趋势;而在杭州湾一侧水域,潮差整体呈略有增加趋势,但是变率基本都在1%以内。  相似文献   

15.
赵晓明 《中国水运》2014,(2):179-181
文中采用自腐蚀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方法研究了船体用钢Q235在海洋优势菌种(硫酸盐还原菌和需纳弧菌)共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与单种菌相比,两种菌混合作用下促进了Q235碳钢的腐蚀。混合菌种中Q235碳钢电极的自腐蚀电位均低于单一菌种,腐蚀的电流密度增加,交流阻抗值随时间减小。  相似文献   

16.
《江苏船舶》2017,(4):7-9
针对海水腐蚀的模糊性以及船体结构腐蚀剩余寿命的不确定性,基于灰色理论建立了综合考虑各种海洋环境因素的碳钢腐蚀厚度随时间变化的GM(1,1)模型,提出了船用钢腐蚀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通过算例分析发现:腐蚀模型可在小样本数据的情况下为海洋环境中船用钢的剩余寿命预测提供参考,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现场取样与室内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海洋环境下大管桩的耐久性能。通过对深圳、连云港和宁波三个地区服役1~17a的大管桩展开耐久性调查。同时在潮差区和浪溅区的桩身混凝土钻芯取样,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试不同深度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计算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进而经统计分析得出桩身混凝土的腐蚀参数。本文对比研究桩身混凝土与桩帽节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差异,研究裂缝对氯离子渗透的影响.研究大管桩接头处FRP包覆层对接头耐久性的影响。取样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任何箍筋和主筋锈蚀的现象.服役10~15a的大管桩箍筋表面氯离子浓度在0.1~0.2%,箍筋表面光洁如新。  相似文献   

18.
台州湾海域水文泥沙环境及海床冲淤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苗  闫勇  吴以喜 《水道港口》2009,30(4):246-252
文章结合台州湾海域历史上各年代、各测次的水文泥沙测验和实测地形资料,对该海区1934~1998年和1988~2003年2个不同时间长度内的地形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台州湾属于强潮海域,具有潮差大、潮汐动力强的特点;该海区在1988年以前处于略有淤积状态,而1988年后期处于冲淤基本平衡的稳定状况;椒江口内高含沙水体的往返运移对湾内水域冲淤变化的影响甚小;造成该海区海床变化的泥沙主要来自于浙江东海岸沿岸泥沙运动,随着来自长江口泥沙的逐年减少,该海域的海床形态基本趋于稳定,海域含沙量逐步降低,为台州市深水港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泥沙环境。  相似文献   

19.
虽然不锈钢的特殊性能是它的耐蚀性,但是这种性质,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显示出来的.文章从氧化膜理论、钢的组织结构、杂质成分、热处理方法以及不锈钢容器的焊接加工过程出发,分析了造成不锈钢容器腐蚀的内在因素;从其使用环境介质中活性离子影响考虑,分析了造成腐蚀的外在因素,提出不锈钢容器从选材、加工、制造到生产使用全过程的有序控制,提高不锈钢压力容器的耐蚀性,保障寿命期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海工钢结构在浪溅区及潮差区腐蚀问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本文简要指出浪溅区及潮差区腐蚀概况,并针对近些年国内外防腐蚀方法做出总结,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