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舰船电子工程》2010,(1):201-201
Internet和Web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Web信息系统已成为分布式应用系统的主流形式之一,在公众计算、企业计算和行业信息化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全国Web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会议(WISA)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暨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专委会主办的系列会议。前六届会议分别在武汉、沈阳、南京、北京、西安与徐州召开,最多时收到论文近1000篇。  相似文献   

2.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5):144-144
Internet和Web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Web信息系统已成为分布式应用系统的主流形式之一,在公众计算、企业计算和行业信息化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全国Web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会议(WISA)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暨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专委会主办的系列会议。前七届会议分别在武汉、沈阳、南京、北京、徐州、呼和浩特与重庆召开,最多时收到论文近1000篇。  相似文献   

3.
《舰船电子工程》2009,(12):212-212
目前在Web信息的表示和获取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瓶颈,而语义Web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增加一些语义信息,使得计算机能参与到自动处理Web信息的过程,并为实现智能化的Web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语义Web吸取了人工智能、信息论、哲学、逻辑和计算复杂性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是多学科、  相似文献   

4.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5):146-146
目前在Web信息的表示和获取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瓶颈,而语义Web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增加一些语义信息,使得计算机能参与到自动处理Web信息的过程,并为实现智能化的Web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语义Web吸取了人工智能、信息论、哲学、逻辑和计算复杂性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是多学科、多技术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李林会  李琳 《中国水运》2009,(3):112-113
本文介绍了基于.NET技术和MATLAB及所提供的Web server专用接口程序来进行《自动控制原理》中的系统分析与仿真计算功能的虚拟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装载仪因受互联网技术和图形处理技术的限制,大多数为单机版且无三维可视化功能现有的局限性,提出将Web技术应用到装载仪中以实现船舶与公司之间共享配载数据,达到实时监控和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目的。采用Web技术、Java编程语言、液位在线监测技术、MySQL 5.5免费版数据库对船舶数据的存储与读取功能和Web图形库(Web Graphics Library,WebGL)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开发一套船舶装载在线计算的软件。船员和岸上人员可登录软件进行计算、查看装载计算结果。将“互联网+”理念与船舶装载计算相结合,建立“互联网+船舶配载”体系结构对船舶航运行业的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舰船电子工程》2010,(1):202-202
目前在Web信息的表示和获取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瓶颈,而语义Web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增加一些语义信息,使得计算机能参与到自动处理Web信息的过程,并为实现智能化的Web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语义Web吸取了人工智能、信息论、哲学、逻辑和计算复杂性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是多学科、多技术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针对船舶核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无法保证问题,为了提高船舶核算系统的安全性,提出Web Service技术的船舶核算系统安全功能设计研究。利用船舶核算系统的概率密度函数,根据先验分布函数和系统电子元器件样本分布函数,得到了船舶核算系统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根据船舶核算系统的可靠性理论,计算了船舶核算系统失效率的上限值,结合数学期望理论的定义,计算了船舶核算系统的失效率,通过引入Bayes估计理论,评估了船舶核算系统的失效数据,实现船舶核算系统的安全功能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船舶核算系统安全功能不仅可以提高核算数据资源占用率,还可以提升系统的兼容性,从而提高了船舶核算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Inmarsat-Fleet77的船岸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原有单船综合监控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Inmarsat-Fleet77海事卫星通信系统,运用先进的.NET框架、ASP.NET Web编程技术、GDI 图形编程技术,设计和开发了一种具备Web功能的船岸综合监控系统,在实船上已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鑫诺卫星的船岸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单船综合监控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一种具备Web功能的船岸综合监控系统,实现船岸共享监控数据.设计和搭建了由多种现场总线数据采集网络、船舶计算机局域网和基于鑫诺卫星VSAT的船岸宽带通信网络构成的三层网络结构,综合运用Microsoft.NET编程框架、ASP.NET Web编程技术、GDI 图形编程技术、现场总线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开发实现.该系统在实船上已得到成功应用,达到设计效果.船岸通信系统采用VSAT通信方式和系统具备Web功能是系统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1.
修云  董明望 《中国水运》2007,5(3):131-132
新兴的Web服务由于其与平台无关、松散耦合的结构特性,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领域。将Web服务引入到远程监控系统中,可以解决监控系统中现存的一些问题,增强监控系统的开放性、可集成性,使监控系统更易于部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使用基于Web的监控技术实现机舱设备的远程监控与管理是当前船舶自动化发展的趋势。本文把基于Web的网络技术应用到船舶机舱设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领域,提出了利用LabVIEW的Web发布工具实现远程监控的系统方案,给出了该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硬件组成和利用LabVIEW实现Web发布的具体方法。远程用户通过Web浏览器可对现场监控机发出监控指令,获取机舱设备的状态参数。当出现异常数据本船无法判别时,可通过远程故障诊断系统进行在线诊断。  相似文献   

13.
余敏 《中国水运》2006,4(9):115-116
Web Services是Internet上新兴的应用通信和集成技术,本文先介绍工作流和Web Services技术,然后结合工作流系统和Web Services的技术优点,通过实际开发实例介绍基于Web Services工作流模型结构.  相似文献   

14.
姜丽丽 《集装箱化》2009,20(2):22-24
介绍基于Web的港口商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明确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析系统的功能划分并给出功能模块,简要说明系统的教据库设计,指出系统实现过程中应用的Web服务和ADO.NET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Web3D技术在海船轮机员实操训练和考核评估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和突破.利用Web3D技术建构具有交互功能的船舶电站三维场景,采用PHP动态网页技术,结合Ajax信息传送,以及Apache 服务器和MySQL数据库的使用,设计并实现了Web3D船舶电站在线考核评估系统.从系统设计原理的分析、在线考核评估系统功能的介绍、学员在线考核评估过程和教师评阅过程的实现,全面阐述该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使用功能.系统经海事主管机关的测试、应用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国雄 《珠江水运》2012,(14):84-85
随着网络的发展,Web应用服务的快速普及,各种形式的攻击手段不断出现,Web应用系统面临严重安全问题.本文试分析Web应用系统的主要安全问题,并提出事前防范、事中防御、事后响应的系统安全防护策略.  相似文献   

17.
Web服务合成是Web服务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Web服务的替换与Web服务合成密切相关。Web服务的替换对于Web服务合成系统的健壮性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使用进程代数作为形式化的分析工具描述Web服务,为Web服务建模,并提出为保证替换后服务合成仍然是正确的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舰船雷达信号目标的识别方式简单、识别度低的情况,文中提出基于 Web语义的舰船雷达回波自动识别系统。因为雷达信号目标特征信息点分散且繁杂,在语义 Web网下取得雷达信号目标图像的数据特征,运用改进 FastICA算法提取特征数据后,通过智能雷达回波视频图像识别系统,对舰船目标图像进行分析。实验证明,基于 Web语义的舰船雷达目标识别系统,能使大量信息被系统充分利用,达到精确识别舰船雷达图像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舰船雷达信号目标的识别方式简单、识别度低的情况,文中提出基于Web语义的舰船雷达回波自动识别系统。因为雷达信号目标特征信息点分散且繁杂,在语义Web网下取得雷达信号目标图像的数据特征,运用改进FastICA算法提取特征数据后,通过智能雷达回波视频图像识别系统,对舰船目标图像进行分析。实验证明,基于Web语义的舰船雷达目标识别系统,能使大量信息被系统充分利用,达到精确识别舰船雷达图像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船舶的日常营运中,雷达系统和AIS系统是船舶导航、通信和目标探测不可或缺的关键系统,雷达和AIS系统的运行会产生海量的船舶数据,船舶雷达和AIS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一项研究热点。本文结合船舶雷达和AIS系统的数据特点,利用web客户端的Web GL技术进行了船舶雷达和AIS大数据的可视化研究,将船舶雷达与AIS大数据以动态Web海图的形式实现可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