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州港南沙港区港池适航水深综合论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采用现场实测底质以及浮泥密度和高低频水深测量资料对比分析、港池回淤泥沙流变试验和船模阻力试验等方法,对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二期港池的泥沙特征、港区浮泥分布及适航水深重度值进行了论证研究,为指导南沙港区适航水深资源利用提供了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2.
3.
根据浮泥层中船舶航行时船体边壁带动附近浮泥作剪切流动的物理过程与浮泥在缓坡上的重力流之间的相似性,提出以船体边壁附近浮泥层流态转换条件来定义适航密度,以避免现行方法的不确定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表明,适航密度与航行速度和浮泥层厚度有关.在通常航速和0.5~1.5 m浮泥层厚度条件下连云港航道的适航密度约为1.25~1.35 g/cm3.  相似文献   

4.
金镠  虞志英  何青  赵捷 《水运工程》2015,(2):145-149
根据浮泥层中船舶航行时船体边壁带动附近浮泥作剪切流动的物理过程与浮泥在缓坡上的重力流之间的相似性,提出以船体边壁附近浮泥层流态转换条件来定义适航密度,以避免现行方法的不确定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表明,适航密度与航行速度和浮泥层厚度有关。在通常航速和0.5~1.5 m浮泥层厚度条件下连云港航道的适航密度约为1.25~1.35g/cm~3。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拓展连云港港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港口的资源配置作用,加快推动港口从货物吞吐量向要素聚焦港、产业支撑港和发展带动港方向转变,分析连云港港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提升连云港港贸易港功能建议:理性制订港口发展规划;深化港区功能布局;有序开发港口建设;创新港口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华台电煤港适航水深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华台电港口存在严重的泥沙回淤现象,并在台风入侵期间容易产生船舶碍航的骤淤现象,对国华台电港口运煤船舶的正常航行及靠泊带来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国华台电港口泥沙回淤层容重较小,密实过程较慢,自下而上容重呈逐渐降低的分布规律。利用回淤层中一部分容重小于某标准值的淤泥层厚度作为水深使用,而不影响船舶通航与靠泊的安全,以减少航道、港池的维护疏浚工程量,提高泊位使用率。从而解决了骤淤情况下船舶及时进港问题。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浮泥测试及“适航深度”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运工程》1998,(8):28-31
  相似文献   

8.
9.
10.
《港口科技》2007,(1):I0001-I0001
新年元旦,是连云港港永远难忘的日子。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省市领导李源潮、梁保华、张连珍、赵克志、李云峰、黄莉新、李全林和王建华、刘永忠、丁军华等陪同下,冒着严寒,来到连云港港视察,了解关心该港的建设发展。港口集团党委书记俞向阳、总裁白力群等,也在码头陪同视察。  相似文献   

11.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位于开敞海域,淤泥质浅滩宽广,航槽开挖厚度大,航道里程长,工程规模大,建设条件复杂,是开敞海域淤泥质浅滩深水航道的典型。通过研究基本解决了海床性质及岸滩稳定性、水动力泥沙条件、航道回淤、航道选线、航行安全性等主要技术问题,不仅为连云港港航道后续研究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可供国内外其他淤泥质浅滩深水航道建设借鉴。对主要技术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2.
连云港徐圩海域海岸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连云港徐圩海域底质的粒径特征和泥沙水力特性,并与连云港主港区、天津港和黄骅港等港口进行对比,研究了不同海岸类型在底质的粒径特征和泥沙水力特性的差异,指出泥沙颗粒黏性影响泥沙水力特性、泥沙水力特性决定海岸性质,给出了海岸性质分类的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徐圩海域海岸性质.  相似文献   

13.
开展了连云港港15万吨级航道实际回淤观测,结合水文泥沙条件,对常年和大风天的回淤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连云港港15万吨级航道年回淤量约为607×104 m3,与15万吨级航道初步设计预测值基本相近;回淤分布与7万吨级航道相似,最大淤强位于外1段,约为1.86 m/a。大风天航道回淤呈现3阶段变化特征,具有先淤后恢复的特征,风后的局部淤积是暂时的,需要疏浚的实质性回淤很小。依据15万吨级航道实测回淤特征,建议30万吨级航道宜结合港区在东西连岛口门建设防波堤,以减小回淤峰值区段淤强。  相似文献   

14.
朱飞  丁鸿林 《水运工程》2012,(12):78-82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导标的设计,需要统筹兼顾现阶段和远期航道建设规模条件下船舶通航需要.外航道外段长41.5 km,轴线延长线方向为旗台山,后方地势较高,受地形因素限制,前后导标间距不宜过大,仅能满足重点航段船舶导航需要,为解决近端盲区的问题,设置第3座导标;徐圩航道长20.1 km,轴线延长线方向地势平坦,建设条件较好,基本可满足全航段导航的需要,但导标塔身高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连云港徐圩港区航道大风天强淤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云港海域流速不大,徐圩港区规划航道线南北两侧断面,平均流速在0.20~0.40 m/s;波浪作用相对较大,年平均H1/10最大波高为3.58 m;徐圩港区南部紧邻粉沙质区,位于粉沙向淤泥过渡的边缘地带;徐圩港区底质沉积物主要以细颗粒为主,中值粒径一般都在0.01 mm以下,粘土含量在30%以上,属于淤泥质海岸性质;海域年平均含沙量在0.20 kg/m3左右,近岸河口或浅滩表层平均含沙量在0.10~0.20 kg/m3,外海域表层平均含沙量在0.1 kg/m3以下;台风期间海域含沙量骤增,近底层含沙量可达5.0 kg/m3以上。根据国内其他港口大风天回淤问题的研究经验和对骤淤(或强淤)条件的分析以及与连云港港区的对比分析,认为徐圩港区航道开辟后,也会出现大风天强淤情况,但淤积的形式应完全不同于粉沙质海岸。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三维海洋数值模型FVCOM,建立了连云港浅滩海域的三维潮流数值模型和对流扩散模型。运用对流扩散模型,对连云港港主体港区的保守物浓度进行三维模拟计算,并对港池的三维水交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港池口门处的水交换能力最强,并向港池底部逐渐减小,港池表、底层水交换能力差别很小,主体港区的平均滞留时间、半交换时间和冲洗时间分别约为13、5、84 d。  相似文献   

17.
基于熵权和AHP的港口工程选址模糊优选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层次分析法(AHP)中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偏好及对问题的理解等因素可能对港口选址产生影响,引入基于熵权和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熵权的港口选址模糊层次分析决策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为决策者提供了直观、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是徐圩港区成功开发的先决条件之一。通过对防波堤总体布置形态、口门布置方 案和结构分段布置等方面的研究,择优弃劣确定较为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以利于港区起步和后续项目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