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进行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高边坡加固直观重要。在进行高边坡加固时,预应力锚索技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加固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边坡承载力,节约工程项目成本,保证公路边坡工程质量。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高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然后对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预加固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的一项新技术。以永蓝高速公路白泥坳滑坡治理工程为例,简述高速公路高边坡变形破坏模式,介绍边坡预加固技术的原理及适用条件,并阐述其施工工艺、施工步骤及技术经济效益,为高速公路中边坡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华南山区某深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基于边坡破坏成因评价其稳定性,结合工程实际从稳定性和经济性等方面提出了“清方卸载+适当锚固”的最优深路堑边坡加固处治方案,并通过变形监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边坡因软弱结构面出现了沿顺坡向软弱带的整体滑动;采用“清方卸载+适当锚固”边坡加固方案具有造价低、施工难度小、施工工期短的优势,且后期安全风险相对较小;采用该方案处治边坡时,可有效减少边坡变形,保证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软质岩路堑高边坡的加固与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宋从军  周德培  鄢宏庆 《公路》2003,(12):76-80
针对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软质岩路堑高边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锚固桩、预应力锚索桩、桩板墙、挡土墙及预应力锚索地梁等加固方案,以及结合加固工程的边坡植被护坡技术。为保证合理组合的加固防护措施得到顺利实施,给出了分层稳定、逐级加固和坡脚预加固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山区高速公路初建时期由于施工开挖、工程爆破、防护不到位或者高边坡防护措施不合理,后期易受到雨水冲刷发生浅层山体滑塌,严重威胁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文章针对某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发生浅层山体滑坡的实际,在边坡施工条件受限情况下,选择有效边坡加固防护方案,先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确定设计施工参数,然后对该段高边坡施工安装预应力锚索和浇筑肋板墙加固处治,有效提高了坡体的稳定性。目前边坡浅层表面未出现继续滑塌现象,坡面裂缝未有明显变化,达到了加固防护目的。  相似文献   

6.
王晓帆 《公路》2022,67(2):381-385
以福建省某高速公路实体工程为依托,结合其主线与国道紧邻路段高陡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与施工空间要求,采用板肋式锚索挡土墙进行预加固,确保开挖过程中的坡体稳定,保障主线上方国道运营安全.根据稳定性分析与实施情况,板肋式锚索挡土墙预加固工艺较好地解决了涉路复杂边界条件下的边坡开挖与道路保通问题,且所需施工作业界面较小,对原状坡...  相似文献   

7.
张从军 《路基工程》2012,(1):118-121
结合吉怀高速公路王坡大桥高压铁塔边坡加固工程实例,介绍了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采用桩板式挡墙加固边坡技术,针对上述加固方法进行了岩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计算及其加固工程设计,并对边坡加固工程施工程序与原则进行了探讨。工程成功实践表明,桩板式挡墙加固高压铁塔边坡在增加边坡安全系数的同时减少了对现有铁塔塔基的施工干扰,而与整体改移铁塔相比又大幅降低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8.
武广高速铁路路堑边坡变形破坏特点与处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詹学启 《路基工程》2011,(3):223-226
武广高铁沿线分布有大量的软质岩和土质路堑边坡,由于强降雨及开挖后边坡加固与防护工程的滞后等原因,部分工点在施工期间产生了大小不一、因素复杂的变形破坏。从工程地质条件、水的作用和工程活动等方面,分析了边坡变形破坏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基于对处治措施的技术可行性、适用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等综合考虑,对部分典型工点的处治方案进行了介绍。处治工程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依托某路堑边坡工程,采用有限元变形分析方法分析现状边坡变形破坏特征,提出合理可行的加固措施,并分析了加固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边坡主要破坏模式是由坡脚开挖、降雨入渗导致潜在滑体强度下降,从而引发表层滑动,原设计边坡的3个工况均不满足工程稳定性要求;边坡采用减缓坡比及坡面系统锚杆加固措施,并在边界外设置截排水沟后,减小了降雨及地下水对边坡岩土体强度的软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板肋式锚杆挡土墙作为一种新型轻型支挡结构,以其占地面积小、施工方便、变形小、安全度较高的优点在市政工程、建筑工程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高速公路边坡加固防护中板肋式锚杆挡土墙的运用则比较少见。文中在某高速公路K45+642-700段右侧岩质路堑边坡的预加固防护设计中,采用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方案对该段边坡进行加固支护,经实际运行检验,边坡的安全状况良好,达到了边坡预加固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三轴压缩条件下裂隙性黄土的变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裂隙性黄土样的侧壁标记网格,量测、描述了不同含水量、不同裂隙空间形态的土样在不同试验围压下经过三轴压缩后的变形及其特征,总结了其变形规律。试验结果显示,裂隙性黄土的整体变形分为轴向变形、弯曲变形、旋转变形和扭转变形4种方式,其变形方式与土样的含水量、原裂隙的空间形态及性质、试验围压等因素密切相关,土样的变形方式决定了土样的破坏方式。  相似文献   

12.
城市隧道施工可能致使邻近上部建筑物发生变形、开裂和破坏。分析隧道施工对邻近上部建筑物的变形影响和上部结构的变形模式,针对重庆在建的渝中隧道同时下穿华夏银行营业部大楼和上跨轨道6号线区间隧道,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渝中隧道施工期间,华夏银行营业部大楼和轨道6号线区间隧道的变形及结构的应力变化过程,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为类似隧道施工中邻近建筑物安全控制技术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焊接变形具有诸多危害,为保证产品理论尺寸及控制其精度,文章通过选择合适的焊缝形状和尺寸、合理的焊接顺序和工艺参数、刚性固定法以及反变形法对车架焊接变形进行控制,最终将变形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使产品满足装配要求。虽然焊接变形具有不可预测性,但只要掌握其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就能很好地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CrMnTi材料轴上键槽淬火变形进行试验,得到最佳淬火工艺,并对键槽淬火变形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重载铁路列车轴重的不断增加,作用于路基上动应力也随之增大,进而引起路基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的增大,严重影响了列车的安全运行。通过对路基现场动态测试和室内分级加载动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压实度的重载铁路路基土体的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随动应力增大的变化规律,为预测轴重增加条件下的路基稳定性及变形的发展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TDR技术在监测岩体和土体变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TDR技术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种新型监测手段,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TDR技术在监测岩体和土体变形中的应用,阐述了TDR技术的基本电磁学原理,分析了岩体和土体的变形对TDR波形的影响,并结合国外工程实例,分析了TDR监测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体现了该技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盾构隧道内堆载可以有效抑制隧道的上浮变形。为研究隧道内堆载对隧道纵向沉降及变形的影响规律,采用综合考虑管片环间错台和转动变形效应的协同变形模型,推导计算堆载引起的隧道附加荷载,通过最小势能原理求解隧道纵向沉降、环间剪切力、错台量和转角,并研究不同堆载大小、堆载长度、土质条件对隧道纵向沉降及位移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采用该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实测值和数值模拟结果比较吻合,说明方法可靠; 2)堆载引起的隧道附加应力和沉降沿隧道纵向呈正态分布,堆载中心处最大,且与堆载大小近似成正比; 3)隧道环间错台量、转角及剪切力三者变化规律相同,在堆载中心处近似为0,但在中心两侧急剧增大; 4)随着堆载长度的增加,隧道沉降量相应增大,但增大速度逐渐减缓; 5)不同土质条件对隧道堆载引起的隧道沉降量及沉降范围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地铁深基坑邻近隧道施工时既有隧道的受力与变形特性,以南京地铁9号线管子桥站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基坑开挖引起的既有隧道的受力与变形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地铁基坑开挖引起的既有隧道最大沉降值为7.32 mm,最大水平位移为5.74 mm,隧道变形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隧道主体沿Y方向和Z方向产生的位移远大于沿X方向产生的位移;基坑开挖时,隧道敞开段与暗埋段会产生沉降差异,施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沉降差。  相似文献   

19.
边坡施工期的变形监测是实现边坡安全监控、预防边坡失稳的重要手段.现依托杭绍台高速公路K157岩质高边坡的工程实践,讨论了三维激光扫描的测试原理与数据采集方式,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边坡的施工期进行监测,获得边坡不同阶段的变形规律,与GNSS监测进行对比,为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其成功应用表明,这是一种科...  相似文献   

20.
通过漠北公路沿线各试验段不同冻土条件和工程措施下各层土体沉降变形状况,分析东北高纬度岛状多年冻土区路基沉降变形主要发生土层部位及其破坏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路基施工完成后早期路基变形较大,主要由工后不均匀沉降变形引起,变形主要由原天然地面下季节活动层的沉降压缩变形等引起,由于运营时间较短,由多年冻土融化引起的沉降变形很小。路基沉降变形主要发生在暖季,在冷季(11月~次年6月)路基基本保持稳定,变形很小。路基整体变形状况与冻土含冰量、冻土地温有一定的关系。高温多年冻土区比低温多年冻土区变形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