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昌市一环路于2019年成环通车,是南昌市的第一条快速路环线。在分段建设过程中,各建设单位只限于对施工范围内的道路指路信息进行设计和建设,造成一环路成环后指路标志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还存在部分路段采用的指路标志等级与道路等级不符等问题。通过分析现状南昌市一环路交通指路标志设置杂乱症结,探索既满足国标又符合南昌市交通发展需要的一环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优化方案,为南昌市新建或改建的城市快速路交通指路标志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伟  姜明  唐铮铮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2):117-122,143
通过对比分析美国、日本、中国指路标志系统的特点,针对公路指路标志在交叉点和路段中的版面形式、设置位置、指示内容侧重点等问题进行研究,提炼出国外指路标志系统值得借鉴之处。从指路标志的识认性、系统性出发,建议国内指路标志系统设置作如下改进:进行地名分级、加强道路编号工作、完善指路标志图形化、明确标志形式适用性,确定交叉点、路段中指路标志设置的系统要求。希望能为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施工提供指导,为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指路标志信息量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指路标志信息量过载评价方法和弥补规范相关指标不足问题,文章提出采用汉字个数和路名数作为指路标志信息量评价指标。通过设计室内指路标志视认实验,采用稳健估计理论和95%分位值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论得到不同行车环境下指路标志的极限汉字个数和路名数阈值模型。研究成果可作为指路标志信息设计的参考依据,在提高指路标志视认性和行车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重庆人和立交指路标志设置不合理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指出了人和立交指路标志存在的主要问题:标志设计对象不明确、出口标志信息量过载、设置位置缺乏提前诱导、版面英文翻译过于教条、商业广告信息过于集中等五个方面,通过借鉴北京和美国指路标志的设计与使用特点,提出了重庆人和立交指路标志的整改对策。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7,(6)
针对枢纽互通指路标志设置的特殊性,对国外发达国家(美、德、日)和中国部分省市(北京、天津、江苏、广东)的枢纽互通指路标志类型、设置位置、结构形式等进行对比研究,基于枢纽互通功能和交通特性,从信息角度研究枢纽互通指路标志设置需求,分析我国枢纽互通指路标志当前设置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和规范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指路信息选取是系统化设置指路标志的重要一环,主辅路并行快速干线路网条件较为复杂,其指路信息的选取具有特定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驾驶员对出行路径的认知方式和路网条件下的出行模式,综合考虑路网层次、道路周边路网条件和道路的服务对象,在分析指路信息选取需求的基础上,研究了主辅路并行快速干线指路标志设计中信息选取的规则和方法,为我国主辅路并行快速干线建设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丁乃侃  田壮  逯兆友  卢林盛 《公路》2022,(4):243-249
为评价高速公路出口指路标志设置有效性,以湖北省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调整为案例,在湖北省高速公路沿线代表性服务区开展针对驾驶人的实地问卷调查,获取不同个体特征和出行特征驾驶人对于出口指路标志设置清晰程度、是否满足驾驶预期、能否有利于少走错路的主观判断。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上,调整后的出口指路标志能够满足驾驶人出行需求;(2)男性、年龄较大和驾龄越长的驾驶人更倾向于认为指路标志设置是有效的;(3)跨省因公出行且出行越频繁的驾驶人对指路标志设置越满意。本研究可为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调整后的有效性评估提供参考,为高速公路出口指路标志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美日中三国公路指路标志设置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伟  陈宏云  张高强 《中外公路》2007,27(6):190-193
在路网环境中,驾驶人获得道路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公路沿线的指路标志。通过对比分析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标志设置规范和实例,分析三国的公路指路标志在交叉点和路段中的版面形式、设置位置、指示内容侧重点等问题,提炼出美日指路标志设置理念中值得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指路标志系统信息的系统性和标志设置的合理性是有效引导交通出行的重要保障,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道路网络的不断完善,现有的指路标志系统未能及时的更新完善,使得指路标志系统的引导作用明显下降。通过义乌市中心城区指路标志系统规划改善研究案例,得出现有指路标志系统存在的信息量过载及设置不当等问题,并对其提出改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国内外指路标志在版面设计、信息传递方式、标志设置地点及密度等情况,分析了北京市城市道路现有指路标志在规范性、视认性、连续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指路标志设置要求,提出了细化信息内容、分层分类设计、添加新的信息元素等针对性对策,以达到完善标志设置、方便群众出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对比国内外交通设施标准中有关立交桥指路标志规定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道路标志标线标准有关立交桥指路标志设置规范在针对性、标志设置系统性、版面设计的精细化以及特殊情况规定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我国立交桥指路标志标准在系统构建、标志配套使用、针对措施等方面需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由于当前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系统设置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设置不规范、指示信息不能有效引导交通等,该文对指路标志的设置方法进行了探讨,论述了设计指路标志的重点步骤并给出了实践经验.最后,结合成都市蜀龙大道四期工程作了工程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般公路区域路网指路标志系统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路标志是非常重要的一类交通标志,它的设置关系到路网交通能否有效运行。首先提出了驾驶员在交叉口前的指路信息需求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了预告、告知、确认的一般公路区域路网指路标志系统构成与构建方法。实车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可有效提高指路标志的设置有效性,减少驾驶员走错路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区域高速公路对指路标志设置的变化和需求,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区域高速公路的特征及其给指路标志设置带来的问题,在总结国外先进做法和我国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区域高速公路指路标志的设置原则和要点,并研究了互通间距较近、重合路段、互通立交指示等3种特殊情况指路标志的设置方法,最后对我国相关标准规范的制修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科学有效的高速公路出口指路标志设置满意度评价体系,分析多维度因子对评价结果的直接和潜在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收集驾驶人的基本信息和对指路标志的主观评价,通过贝叶斯网络构建高速公路出口指路标志设置满意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可以准确识别驾驶人对高速公路出口指路标志的满意度,总体准确率达到72.9%;通过贝叶斯网络模型识别了驾驶人个体特征、出行选择特征、出口处的行为特征等因素之间的因果关联及其组合对出口指路标志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指路标志设置位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借鉴了有关文献及一些地区成功设置指路标志的经验,阐述了根据不同道路功能系统设置指路标志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公路与汽运》2006,(2):52-52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和上海市交警大队通过对本市高速公路网上近3000块指路标志的全面检查,发现现有高速公路指路标志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用高速公路编号名称指示方向,使有些指路标志缺少地点信息;个别指路标志存在内容不完整、形式不统一、设置不完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驾驶员主观认知角度出发,建立了驾驶员认知路标志信息传输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室内仿真和室外实地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指路标志信息量与驾驶员认知能力之间的数理关系,确定了指路标志的理论极限信息量及其发布原则。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驾驶员与指路交通标志之间的人机功效性,同时为评价公路指路标志的视认性和筛选指路标志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指路标志版式与信息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交通指路标志是为交通参与者提供道路信息,并对交通流进行合理诱导的交通设施。平面交叉口指路标志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版面格式和信息组成直接影响其指路功能的发挥。文中结合现行国家规范及国内外城市交叉口指路标志的设置经验,提出了适合广州市的平面交叉口指路标志版式与信息选取组成方式。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北京和天津两地交叉口指引标志的不同,依据相关技术规范,从版面形式、信息选取和信息形式方面对交叉口指引标志设置现状进行对比研究.根据标志存在的显著差异,对两地驾驶员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两地驾驶员在被交道路信息、道路名称形式和道路空间位置方面的认知存在差异,说明在各自的指路标志体系下驾驶员形成了一定的认读习惯,可能影响其对异地指路标志信息的理解.最后为两地交通标准一体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