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轨道,车辆系统竖向振动模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李成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5,30(3):291-294
高速列车的发展迫切需要对线路和机车车辆系统的动力性有更深入更合成的了解。为此,本文建立了轨道、车辆系统竖向振动分析模型,并对轨道、货车和客车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轨道、车辆系统竖赂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2.
铁道车辆振动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研究了车辆的振动响应特性,建立了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了转向架蛇行运动模态和车体固有振动模态的频域模态参数与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时域平稳性指标。计算结果表明:转向架蛇行运动频率和轨道激扰主频率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而车体的固有振动频率是不随速度而变化的;在某一速度下,转向架的蛇行运动频率和轨道激扰主频率必然与车体相关振动的固有频率接近而发生共振,共振会严重恶化车辆的平稳性,因此,应采取适当措施使共振速度区远离车辆的常用运行速度,以保证车辆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3.
4.
5.
全挂车辆制动时振动状况的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挂车辆在平坦路面上的制动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全挂车辆制动时振动的激励因素,应用Wilson-θ逐步积分法并通过MATLAB语言编程进行了全挂车辆制动过程的仿真计算,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车辆轮对的粘滑振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立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9,34(3):274-278
对两接触物体的粘滑振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给出了粘滑振动发生的条件。分析了驱动速度的粘滑振幅的影响,应用数值方法对三种不同摩擦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粘滑振幅与驱动速度的似成线性关系,最后从蠕滑力出发对办对可能产生的扭转粘滑振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左右轮轨摩擦不均及曲线通过内轨先产生的粘滑震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翟婉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0,3(4):63-69
本文应用健图法研究铁道车辆的垂向振动问题。建立了客车六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健图模型;给出了模拟轨道周期性不平顺与单一脉冲型不平顺的健图模型,并以X玩2型行李车(装用209型转向架)为例,进行了动态响应模拟。结果表明:键图模拟车辆垂向动态响应,简便、直观、快捷。文中还进一步探讨了健图法用于车辆悬挂参数优化的可行性,发现健图法的特长对此可以得到更充分地发挥。 相似文献
8.
沈祥林 《上海铁道学院学报》1994,15(4):31-41
本文介绍了美国70t货车在振动试验台上进行强迫振动试验时的计算机仿真模型。该仿真模型描述了被试车辆在轮对上施加垂直和横向的强迫振动时,车体和摇枕的动力响应从及悬挂系统中的能量损耗。仿真模型中考虑了库仑摩擦和死区等非线性因素,并详细介绍了使用滑块--弹簧模型对库仑摩擦进行仿真的方法。仿真模型的输入激素可以是任意的线路工况。也可以选用程序中所产生的三种典型迫振工况。最后比较了仿真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测车辆的振动工况。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双自由度的1/4车辆振动模型,把路面刻槽的函数作为输入激励,对路面刻槽引起的车辆振动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行车速度对于冲击系数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随着路面刻槽槽深和槽宽的增大、槽间距的减小,车辆的冲击系数会增大。 相似文献
10.
孙首奇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1,12(1):82-84
建立一个铁道车辆 CAD 系统,有限元结构分析程序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有限元分析程序,虽然都有各自的长处,但直接应用于铁道车辆 CAD 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1)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人们对支持 CAD 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基础的看法已趋向一致,这就是硬件基础为32位工作站,软件基础为 UNIX 操作系统和 C 语言,但现有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多数不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发的,要把它们引入 CAD 系统,都要作较大的变动,而这些变动的耗资是巨大的,对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 CAD 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很多 CAD 软件都留有与某些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的接口,但直接采用现有有限元结构分析程序的 CAD 系 相似文献
11.
开发了一个用于客车CAD系统的前处理器PILECAR。适用于IBM及其兼容机,PRECAR前处理器拥有一系列实用性较强的系统功能和参数,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客车车体结构的特点;其下拉式菜单作为与用户进行交互的主要界面,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快速的交互环境。它可产生各大单元图和1/2车体结构图,生成各大单元及三维整体网格数据文件。PRECAR前处理器自动化程度较高,生成的数据文件具有灵活的数据格式,根据需要加工后,即可用于CAD系统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和结构优化程序。本文还以TSK61为例对PRECAR进行了测试,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关于厚梁横向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芝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88,(4)
本文应用哈密顿变分原理较简捷地建立了厚梁横向振动的微分方程.同时得到梁的边界条件和运动的初始条件,进而导出了简支厚梁的频率方程.由计算数据可知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对厚梁振动(以及薄梁的高阶振型)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3.
铁路客车的振动对旅客和车辆本身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我国准高速铁路客车的振动进行了车内测试.并对其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车体振动主要表现形式为横向振动和垂向振动,铁路客车抖动的原因主要由共振引起. 相似文献
14.
接触网检测车振动补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接触检测车实际工况,分析了检测车车体振动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基于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论述了训练样本得出检测车拉出值振动补偿函数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铁路环境振动单排桩隔振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列车-大地-排桩耦合动力分析模型,运用瞬态动力学方法,针对单排桩桩深、桩径、截面形式和材料等结构参数对隔振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排桩的隔振机理和规律.分析表明,单排桩桩深、桩径和材料的变化对隔振效果的影响比较大,而桩身截面形式的变化对隔振效果的影响不大,这主要是由排桩的衍射效应决定其隔振效果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轨道横向动力特性振型叠加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包括两根钢轨、轨枕、道床的点支承欧拉梁轨道横向振动力学模型,用振型叠
加法进行了分析,得到了20一500比频率范围内的位移响应.它与轨道实际情况有良
好的一致性。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分析频率范围广,计算量小,是分析软道横向动力
特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胡小勇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0,8(2):17-20
在铁路设计工作中,货车平均长度、总重、静载重、每沿米重量等主要参数,对计算铁路行车量有较大影响,并影响到铁路的设备规模及运输能力.随着我国车辆技术进步,70t级车辆将代替60t级车辆,现行设计参数已不适应铁路的发展,本文对设计年度铁路货车主要技术数据进行了计算,提出了2020年、2030年铁路货车主要技术数据的修订意见,并结合设计实例对参数变化后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Jinchuan ZHANG Hao YANG Yuguang WEI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8,8(2):96-102
The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of heavy haul railway is complex in China, especially, the feedback of empty cars.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deep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pty cars distribution of heavy haul railway, the authors construct the feedback schematic model of empty cars in unloading end of heavy haul railway. The minimum quantity of the combined trains and the time for combination is taken as the model goal and solution algorithm on the basis of minimum cost and maximum flow is formulated. Daqin railway is taken as an example and relevant conclusions of feedback scheme of empty cars of heavy haul railway, through an analysis of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drawn. 相似文献
19.
张肇洲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1,12(1):11-15
本文给出了梁截面参数计算的一种新方法,优化设计变量的选取原则及其与截面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编制了一个计算梁截面参数的微机程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重载铁路运输组织比较复杂,空车回送也有其特殊性。本文在借鉴已有空车调配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重载铁路空车以列为单位回送等特点,研究了重载铁路列车组合分解作业对通过能力的影响,建立了以组合列车数量、组合时间最小化为目标的重载铁路卸车端空车回送模型,并将其转化为网络流模型,采用最小费用最大流算法进行求解。以大秦铁路空车回送为例,利用本文所建模型求解并分析计算结果,得出重载铁路重车方向以提高输送能力为主、空车方向以提高通过能力为主等相关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