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型海洋平台上部组块提升和顶升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安全高效地完成上部组块起升作业是大型海洋平台建造合拢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围绕大型海洋平台合拢中的上部组块提升和顶升技术,调研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案例,对提升和顶升的核心技术进行研究,从设备、能力和过程等方面分析了提升和顶升的技术特点。通过对重量、高度、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的比较,总结出提升和顶升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上部组块起升作业安全系数,为大型海洋平台合拢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1 现状与问题 额定起重量5 t的抓斗起重机,配备两台30 kW的JZR绕线式电动机用于开闭和升降。转子绕组外接频敏变阻器(BP-3225型),在电网电压420 V时,作业启动、运行均正常,运行中电压可保持在380 V,电压降还在正常范围。但在夏季用电高峰或其他季节电压不稳定时,机械作业起升困难,要经常停机待电压上升再作业。如电网电压在380 V时,启动后电压骤降至330 V(晚间可见照明灯暗下来),启动电流超过额定电流2倍,闭斗、起升均困难,速度极慢,电动机高热,作业一个小时左右需停机降温,影响作业进度。电动机在低电压、大电流、低速作业时绝缘损坏很快,更换周期缩短。南昌铁路局姚家州站两台5 t抓斗起重机同时作业时相互影响,起升不能同时进行,需错开起升时间,司机操作时需观看对方起升状态,待对方起升停止后再本机起升。另外,姚家州站起重机走行线220 m,在靠近变压器的一端,闭斗后单一闭斗电机尚能将满载抓斗缓慢起升,在远离变压器的一端,抓取作业闭斗难以合拢,电动机减速,电流增大,但不能提起整个抓斗。 以上问题困扰该站装卸作业多年,虽采取加大导线直径至90 mm,采用铜铝夹板接头等措施,但仍没有解决问题,所以必须另寻出路。  相似文献   

3.
许升元 《集装箱化》2019,30(6):11-13
<正>轮胎式龙门起重机(rubber-tyred gantry crane,RTG)是集装箱码头堆场的主要装卸设备。RTG起升机构中的起升卷筒联轴节作为起升减速箱与起升卷筒的连接装置,是吊具上升和下降时传递转矩、承受载荷的重要部件。起升卷筒齿式联轴节技术开发较早。2000年以前生产的RTG起升卷筒联轴节普遍采用直齿式,连接部位固定。随着设备使用时间和作业箱量的增加,联轴节磨损加重且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港口行业单臂架门座起重机起升机构2种钢丝绳缠绕系统的结构差异,分析了作业工况下钢丝绳受力状况,总结了2种钢丝绳缠绕系统的优劣势,结合实际使用和管理经验,提出2种缠绕系统下不同的钢丝绳安全管理方法,可提高起重机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2.2 技术性能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吊具起升和小车运行的速度和加速度、吊具下起重量是其最重要的性能参数,对起重机作业效率有显著的影响。 (1)吊具起升和小车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6.
正集装箱运输是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集装箱起重设备设定额定起吊质量,设备的起升钢丝绳、滑轮及减速箱等起重元件选型均须满足额定的受力要求。为了避免起重设备超载作业引发事故,设备配备称重系统。作为称重系统的检测元件,称重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确保起重设备作业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集装箱堆存作业的需要,制造商开发了堆码5~9层的空箱叉车。随着堆码集装箱层数的增加,集装箱叉车最大起升高度越来越大,目前空箱叉车起升机构的结构形式已满足不了集装箱叉车发展的需要,起升方式需要进行改造和调整。  相似文献   

8.
自升式钻井平台属于海上移动式平台,由于定位能力强和作业稳定性好,在大陆架的勘探开发中居主力军地位。而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重要系统齿轮齿条升降机构是自升式平台的重要承载机构, 在各种工作状态下起到支撑船体及相关设备的作用, 并长时间承受重外载荷作用。因而,对齿轮齿条升降系统的检测直接关系到平台的作业安全,本文从平台结构入手探索一种适合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安全监测系统实施检测平台关键部分的受力状况为作业安全、生产指挥、寿命评估等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个具体的集装箱轮胎吊防误吊集卡测控装置,本装置由检测装置、PLC控制系统、起升联锁装置、报警指示装置组成,可以有效预防集卡误吊,保证轮胎吊装卸作业中集卡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码头卸船作业期间门座起重机起升钢丝绳末端链条容易被抓斗摆架与开闭斗绳导轮卡死的问题,确定了在抓斗摆架内侧上部增加腹板和加强筋板的改造方案,有效解决了作业过程中抓斗支持绳链条卡链的现象,可提高港口装卸货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