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周攀 《港口装卸》2010,(5):19-20
为获得良好的防摇性能,RTG的吊具采用了八绳系统设计。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卷筒上,另一端固定在吊具上架上(见图1),虽然防摇效果非常好,但是钢丝绳在RTG每次起升、下降过程中受拉力较大。八绳系统有4根钢丝绳经过1个滑轮,另4根钢丝绳经过2个滑轮,经过2个滑轮的钢丝绳受到的摩擦力大,弯曲疲劳严重,往往先开始出现断丝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大多数新建电厂中,码头卸船设备配置为新型差动式抓斗卸船机.该机的主要特点是,抓料执行机构采用起升、开闭、主小车运行三合一模式,这就决定了起升、开闭钢丝绳成为传递主小车运行动力的执行机构,辅助的牵引、张紧钢丝绳保证小车系统正常平稳的运行.我厂卸船机投产2年来,多次因钢丝绳的问题而导致停机检修,主要是起升、开闭钢丝绳磨损较快,断丝严重,辅助钢丝绳使用寿命较短,绳体变形断丝严重.为了保证卸船机安全、高效运行,必须选择结构形式合理、性能良好的钢丝绳.  相似文献   

3.
岸桥小车滑轮出现明显压痕,影响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对滑轮压痕产生原因及对钢丝绳使用寿命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止滑轮痕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黄志祥 《集装箱化》2020,31(6):19-20
正为了配合后期实施自动化改造,某集装箱码头新购置的12台轮胎式龙门起重机(以下简称"轮胎吊")采用新型八绳全功能小车结构。小车架左右两侧水平布置2个起升卷筒,每个卷筒安装主钢丝绳和辅助钢丝绳各2根,其中:主钢丝绳负责承载吊物,并可实现吊具左右倾;辅助钢丝绳可实现吊具旋转及平移。辅助钢丝绳的设计使用寿命为3 200 h,但其实际在使用400~1 800 h后就可能出现断丝、断  相似文献   

5.
1 卸船机小车牵引钢丝绳存在的问题 我公司矿石码头有2台KONE 2 100 t/h小车牵引式桥式抓斗卸船机,其小车牵行系统(见图1)由1个主小车和1个副小车组成.小车行走靠从机器房内的横行卷简装置引出的钢丝绳来牵引.4根海侧横行钢丝绳经过前肩梁上的改向滑轮连接到主小车的海侧,4根陆侧横行钢丝绳经过张紧小车和副小车上的改向滑轮连接到张紧小车的海侧.  相似文献   

6.
1 RTG八绳起升系统简介 八绳起升机构只有一个卷筒,钢丝绳倍率为1,卷筒表面有8组绳槽。8根钢丝绳从卷筒出来后,或直接通过纵向滑轮向下,或通过水平及纵向相应滑轮,分成4组对称连接到吊具上架的相应位置上。4组共8根绳在吊具的前后左右4个方向上形成4个倒八字(见图1),从而实现了大车和小车两个方向上的防摇。八绳起升系统最大的特点是防摇效果好,它用纯机械的手段解决了吊具的稳定性问题,既有利于RTG吊箱行走,也减少了吊具着箱时的冲击和振动,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加强润滑 改善卸船机起升钢丝绳的使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卸船机钢丝绳外股外层断丝组织,认为钢丝绳与滑轮之间因为润滑不足引起短时静摩擦导致钢丝表面组织出现马氏体是引起钢丝绳使用寿命降低的根源,改善钢丝绳制造过程所采用的油脂的品质,加大表面润滑油脂附着量,是提高该用途钢丝绳使用寿命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1 故障现象 我公司大码头有2个卸船泊位、7台卸船机,其中5台是行星差动式钢丝绳牵引小车桥式抓斗卸船机,额定卸矿能力为2 500 t/h,采用了抓斗起升、开闭与小车运行"三合一"四卷筒的差动补偿方式,四绳抓斗的2根起升钢丝绳和2根开闭钢丝绳分别与4个卷筒相连,通过钢丝绳的速度差合成小车运动.为了解决工作时抓斗的起升、开闭钢丝绳张力变化大,引起钢丝绳的抖动大,导致抓斗不能打开的问题,设置了有效的托绳系统,对上悬钢丝绳设置固定的钢丝绳托架,对下悬钢丝绳设置移动的四托绳小车.  相似文献   

9.
《港工技术》2021,58(4)
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双小车岸桥设计过程中,将机房由后大梁尾部转移至大车轨距内加大了钢丝进出滑轮和卷筒的偏角。为保证出绳角符合国标规范,本文以双小车岸桥俯仰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俯仰机构多层缠绕卷筒的数学模型及控制方式,结合机房具体布置,设计了一套符合国标规范的钢丝绳卷绕系统,对钢丝绳进行有限元法受力分析并统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后续多层缠绕卷筒在其他设备上的应用提供借鉴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为了缩短浮式起重机分段式变幅钢丝绳的穿绳周期,对传统穿绳工艺进行改进。对分段式变幅钢丝绳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并设计工艺托辊、中间变幅滑轮托架、臂架搁架等工装,创新性地将穿绳工作分成臂架上固定端穿绳和人字架活动端穿绳2大部分。运用该新型穿绳工艺可将穿绳工作提前至臂架总装前,减少高空作业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