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村两型社会建设需要两型文化支撑。两型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文化样态、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形式,两型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在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建设两型文化必然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领导和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法制。  相似文献   

2.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的信息载体,语言的根基是文化;语言与文化是共生的,互依的,两者息息相关。语言是文化的镜子,每一种语言都是整个文化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文化中的翻译与翻译中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篇章语言学的发展,使 我们对有着跨文化和跨学科特征的翻译活动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即翻译不仅是把源语转换成目的语的过程,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转移,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媒介,是一种跨文化行为,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分析翻译和文化的关系,提出了“文化中的翻译”,“翻译中的文化”,“文化翻译”,“翻译文化”等不同概念,对其意义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和诠释。认为翻译活动受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双重制约,只有将语篇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语境之下,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解决翻译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它是社会政治经济的“晴雨表”。80年代初,中国兴起的“文化热”,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一次再反思,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次“价值转换”。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亚文化研究,诸如:“饮食文化”、“鬼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等,  相似文献   

5.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行为的基础,要学好一种语言,了解、正确理解与文化相关的隐喻是非常重要的。文中从语义理解入手.对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差异从文化根源差异和英汉隐喻关系差异进行深入比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学习英语隐喻,培养地道英语的思维习惯,提高理解和表达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任何一种哲学思想的解读和领悟,都应当联系孕育它的时代条件,特别是当时的文化背景才能实现。着力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文化含量,充分展示和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多重文化元素,使哲学教育具有浓郁的文化韵味,是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之效果和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学的视角看,评估文化属于院校文化范畴,是一种自然出现的亚文化,在院校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非主流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评估文化也显现出一些负面现象,要营造健康向上的评估文化必须在确定评估文化的内核,并且在此文化内涵的基本层面上采取一些可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交通文化与交通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此提出基于交通文化的交通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车友会是一种文化。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及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家用汽车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现在,我们不仅仅把爱车当作我们日常驾驶的工具,然而想更好的诠释一种汽车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文化信念是生活于特定文化环境中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原则,方式、惯性,一切信念本质上都是文化信念,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的繁荣也带来了多元的文化信念,导致了社会心理层面巨大的矛盾冲突,研究文化信念为解决这一社会心理层面的矛盾冲突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对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开设中西方文化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打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日益重要,对此,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责无旁贷。此外,和外国人进行有效交流,了解西方文化是必备条件。中西方文化课作为留基委考试科目的有效辅助课程,为广大学员提供了了解中西方文化知识、练习用英语表达相关思想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园景观重构与地域文化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生态的恢复空间,能够反映所处城市的文化属性。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融合一体是景观再生重构的重要途径。地域文化是城市公园景观文化功能重构的关键因素,城市公园景观是地域文化表现的直接载体。现代城市公园景观重构必须充分挖掘和融合地域文化元素,创造更具生命力的新型景观。主要基于地域文化与景观重构的相互关系,以及地域文化在景观重构中的价值维度和作用原理,提出城市公园景观重构建设的地域文化功能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3.
南海神是国家祭祀的重要海神之一,自唐代以来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具有广泛的信仰基础,是广州乃至岭南独具海洋文化特色的知名品牌.南海神洪圣文化凸显了岭南深厚的历史文化与蓝色海洋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彰显了中国航海文明,是岭南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深深地蕴藏在它的语言之中。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底蕴深厚,而大学语文涵盖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崇高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族品格,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的具体体现。淡化大学语文教育即是忽略民族文化的弘扬,因此,必须加强大学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学习型组织这一新型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点,建立一种符合中国文化特色的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6.
南海神庙是岭南文化海洋性特质和中西文化融合、创新的一个典范.从海洋文化视角审视南海神庙,南海神庙是广州海上丝路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海神民间崇拜的中心,蕴含着丰富的广州海洋民俗文化历史,是从大陆文化到海洋文化转折点的一个见证,具重要的海洋历史文化价值.继承和弘扬南海神庙所表现的传统文化,是广州海洋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交往日益增多,联系进一步加强,并产生文化上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事实上,各个国家,尤其是经济上处于落后状态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正被主要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解构,并产生文化同质化的危险。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所确定的社会秩序也被迫解构和重建。由此,全球化的际遇使中国儒家伦理文化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在把握全球化向度的前提下,揭示中国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就是儒家伦理文化的解构及其重建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洪圣文化与妈祖文化是我国海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在源流上存在着较大区别,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两股文化,充实与丰富我国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地域条件、文化的传播性质和各自的文化需求,它们始终处于双向互动状态。本文提出以大学文化为主导,以企业文化为手段,以社区文化为关键,学校、企业、社区三者有机结合,"大学人"、"企业人"、"社区人"三者相互认同,相互融通,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自育人的作用和效益,努力开创和谐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0.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我校航海特色校园文化具有行业性特征、地域性特点、国际性特性和海洋性特质.构建我校航海特色校园文化的思路是:彰显航海文化内核;实施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对接;推进校园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努力拓展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校园文化的学术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