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砀山南站候车厅屋面设计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梁截面尺寸大,跨度大,且施工时支撑体系属于高架支模。本文详细介绍了高支模体系的设置和预应力体系的建立,成功地解决了高支模体系的稳定性差和高空预应力施工难的问题,确保了大跨度预应力现浇梁的施工质量,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朔黄铁路T梁提载要求,针对桥梁的特点和构造,采用新型体外预应力体系对其进行强化加固。该体系的锚具、预应力束和转向器均与普通体外预应力不同,预应力损失不能直接按现行规范进行计算。通过24 m足尺梁张拉试验,利用IMC数据采集系统动态记录体外预应力筋在张拉过程中有效应力的整个变化过程,简捷准确地获取了新型体外预应力体系锚固损失、摩擦损失的试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锚固损失为0.98%σcon,摩擦损失为1.6%σcon,摩擦因数μ为0.063。试验结果为该新型预应力体系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效计算依据,也为今后改善体外预应力结构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混凝土拱桥结构型式独特,构造复杂,施工环节多,工艺要求高,经历多次体系转换,受外界影响的因素很多,为了预防拱肋裂纹的产生,在主桥施工过程中必须时刻进行严格的施工控制.结合沪杭城际高速铁路跨沪杭高速公路(88.8+ 160 +88.8)m自锚上承式预应力混凝土拱桥施工,介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拱桥拱肋裂纹控制技术,可为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4.
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已在公路、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考虑到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质量容易控制等特点,可将其引入到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应用中来。本文在梳理铁路桥梁预应力体系及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受力、构造和施工3个方面分析了在横向、竖向、纵向预应力中应用缓黏结预应力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可用来解决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竖向和横向预应力体系容易出现的预应力筋安装质量差、耐久性突出等问题,也可在梁体中用作纵向预应力以进一步优化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5.
董艳 《铁道建设》2010,(1):24-27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应力施工技术,介绍了预应力张拉设备的选定、预应力孔道制孔、钢铰线下料及穿束、预应力箱张拉、预应力孔道压浆等工艺,并提出了在预应力施工应当注意的事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体外预应力作为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是当代桥梁工程建设的流行趋势之一.详细介绍了桥梁体外预应力结构关键部位的构造细节,包括转向块、锚固体系、体外预应力索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加,预应力钢绞线长度随之增加,长束预应力钢绞线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加大.本文结合津秦铁路客运专线跨唐津高速公路下坞蓟运河特大桥预应力现浇126 m长连续梁施工,介绍了顸应力钢绞线波纹管定位控制、钢绞线穿束、设备选型、改进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过程,施工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保证长束预应力钢绞线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华 《铁道建筑》2006,(3):11-13
巴漏河大桥现浇梁箱体结构及预应力体系复杂,工期紧,施工难度大,特别是160 m通长曲线预应力束的施工工艺,在同类结构中尚属首次,文章对此做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预应力梁施工中预应力损失的内涵,并通过对预应力损失计算、分析,得出影响预应力主要因素是孔道摩阻系数和孔道偏差系数的结论。同时,提出了施工中通过保证孔道平顺来保证其管道摩阻、锚口摩阻和喇叭口摩阻,且以控制锚具的质量达到控制锚具回缩量的目的。另外,介绍了超张拉是不可以彻底消除或减少梁的预应力损失的,但可以抵消一部分损失对预应力的影响;在预应力施工中,为达到减少预应力损失的目的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大跨连续箱梁桥普遍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其中竖向预应力的使用增强了腹板的抗剪能力,防止裂缝的产生。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竖向预应力常常出现压浆不密实的情况,不能使预应力筋与梁体混凝土牢固粘结为整体,还会引起预应力筋锈蚀,从而影响预应力梁的寿命。本文根据长湾澧水大桥竖向预应力筋施工方案,总结了如何提高竖向预应力孔道压浆畅通度,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津滨轻轨以 3 2 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为主 ,设计中对截面形式进行了优选。由于无碴轨道控制徐变上拱度的要求 ,采用部分预应力体系 ,设计了能够满足长桥连续施工的A型、B型和AB型 3种梁型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与施工中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施工中的问题,从质量和安全方面考虑,就竖向预应力钢筋有效预应力的保证措施、合龙温度和测量时机的选择、支架(托架)合理预压方法的确定、支架体系刚柔过渡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新型预应力托架的结构、悬灌梁0号段临时支撑方式的正确选择和混凝土灌筑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的设计和施工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结合新田黄河特大桥的主桥0#块施工实践,介绍了连续梁桥施工中采用普通型钢结构体系与精轧螺纹钢预应力体系相结合牛腿托架,克服了因薄壁高墩截面主筋密集而无法预埋钢构件的难题,实现了深水高墩牛腿托架施工方案,确保连续梁桥0#块梁部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路堑施工中大量采用了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加固边坡,本文研究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施工中,如何有效地对各工序进行质量控制。研究结果:本文总结了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施工中的锚索试验、测量、造孔、编索、安装、注浆等重要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建立了常规施工条件下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施工质量控制框构。  相似文献   

15.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改建DK4+958.62跨京秦铁路特大桥4#~7#墩的(50+80+50)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施工实践,介绍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施工的基底处理、支架搭设、钢筋绑扎、预应力混凝土管道与排气孔的埋设、混凝土浇筑养护及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注浆等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实践证明,该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结合沪昆高铁平寨特大桥跨六枝河(40+56+40)m连续梁悬浇施工,根据各悬浇段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数据分析结果,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损失原因和计算方法,重点介绍降低预应力损失的技术控制措施,可供预应力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王灌冲大桥的现场施工实践经验,对后张法施工纵、竖向预应力中的纵向预应力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对钢绞线、波纹管原材控制、预应力筋管道的施工定位、当钢绞线与竖向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发生冲突时允许进行局部调整的原则、锚垫板安装、金属波纹管接头管的处理等每道工序进行阐述,对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补救措施,为以后的预应力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TZL预应力注浆锚杆是一项观念超前的施工技术,雁门关隧道采用TZL预应力锚杆作为初期支护的一部分,通过施加预应力和注浆固结,能迅速遏制围岩的坍塌和变形.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其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通过高速铁路跨度40m箱梁全预应力体系、部分预应力A类体系、部分预应力B类体系的设计和对比,分析了各类预应力体系40m梁的受力性能、残余徐变上拱值及材料用量。结果表明:部分预应力体系的设计主要由运梁荷载工况控制;部分预应力A类体系仅在二期恒载等级大于120kN/m时才能降低残余徐变上拱值,部分预应力B类体系可有效降低各级二期恒载下残余徐变上拱值;与采用全预应力体系相比,部分预应力体系40m简支箱梁的普通钢筋用量和混凝土用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加固既有铁路桥梁,能有效提高桥梁结构刚度,释放混凝土受压区过大压应力,是有效的主动加固法。本文通过锚具锚固型预应力碳纤维板体系拉伸试验、疲劳试验和桥梁加固实践,验证了锚具锚固型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体系的可靠性和增加结构刚度的有效性,同时探索出一套不影响列车正常运行的加固施工工法,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